越轨I

第34章 娃娃亲对象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越轨I最新章节!

一时之间,顾思航还真是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就是觉得她好像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至少,他外公去世的时候,是希望他能够开开心心,而不是因为难过,连日子都不好过的。

一时之间,几人都不好说什么。

而此时,小乖儿打了个哈欠,躺在迟绾绾的怀里,一个劲地往她的怀里拱。

“绾绾,乖乖是不是困了?”傅甜甜问道。

迟绾绾把小乖儿抱了起来,“顾先生、沈先生,小主子他们俩都想睡了,不如你们先回吧!”

俩人见小家伙确实是困了,刚一到迟绾绾的怀里,小东西便已经闭上了双眼,困得眼睛一眨一眨的,瞧着可爱的紧,同时也令人有些心疼。

沈妄原本还有些想要问,可此时看着两个孩子困得不行的状态,沈妄也只好作罢。

顾思航刚刚如此没有多嘴,可能自己已经把想问的话,全部都给问了。

“五哥!”

傅甜甜跑出来,便伸手抓住了沈妄的手臂。

沈妄见状,有些莫名,“干什么?”

“五哥,你怎么这么好奇啊?你不会是喜欢绾绾吧!”傅甜甜试探性地问道。

那双大眼睛,时不时的偷偷看了看沈妄,放在身侧的手攥成了拳,有些紧张 。

沈妄先是愣了下,伸手在她的脑袋上轻点了下,颇有些无奈,“胡思乱想些什么东西?我就是觉得她长得跟我儿时的一个朋友有些像,就是我家小时候的那个邻居。”

傅甜甜闻言,更加失落,“五哥,你是说那个跟你从小定了娃娃亲的女孩儿吗?可是他们家不是出了事,失踪十几年了嘛,你还记得她长什么样?”

沈妄从小就定了那娃娃亲,只不过当时他的邻居出事的时候,沈妄也才八岁。

自从那家人出事之后,沈家人就再不提起他们邻居的事情,沈妄也只是知道他和邻居家的小女孩儿从小定了娃娃亲,当年他们家找到沈家帮忙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将他们拦在外面,沈妄一直都记得。

之后,他母亲也严厉的警告过沈妄,不许再提那家人的事情。

慢慢的,沈妄只记得那个女孩儿姓池,还是崔的,除了她的模样,沈妄能够想起来一点儿以外,就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个女孩儿的名字。

今天在见着迟绾绾的时候,沈妄便觉得她特别的熟悉,熟悉中还透着一丝心疼。

傅甜甜看着沈妄此时的表情时,她的眉心也跟着皱了起来,心里有些难受。

她是知道沈妄有个从小定下的娃娃亲对象,但这事情沈家早就已经作罢,如今也就只有沈妄自己还当真,而且这些年一直都在找那个女孩儿的下落。

“五哥,沈阿姨他们不是不同意你再找嘛,你还没有放弃呀?”傅甜甜忍不住问道。

“我有我的安排!”

傅甜甜原本还想多问,但是沈妄已经招呼上顾思航一起往外走去。

顾思航来到傅甜甜的身边,压低了声音道,“小甜甜,你还不跟他表白呢?你不说五哥怎么知道啊!”

“闭上你的嘴,我心里有数!”傅甜甜瞪了他一眼,警告的意思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锦书难托:乱世情殇
关于锦书难托:乱世情殇:南北朝乱世,烽火连天,各方势力逐鹿中原,天下苍生苦不堪言。苏锦,本是前朝公主,家族于朝代更迭时遭受重创,往昔繁华不再,她只得隐姓埋名,于书香余韵中成长。虽身处困境,复国之志却如星火在其心中长燃。萧凛,出身将门,年少便投身军旅,在沙场上凭借非凡的胆略与卓越的军事才能,屡建奇功,威名远扬。其身姿英挺,气宇轩昂,那坚毅的面容下是对家国的赤诚忠心。因政治的棋局与家族的渊源,苏锦与萧
爱吃卤肉饭的凤影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
关于深山修仙二十年,方知身在秦时:穿越异界,拜了一位老道士为师,学习长生之道。一晃眼,便已是二十个春秋。这一天,师父带回来一个拽拽的小女孩。从今日起,晓梦便是你的师妹。周元如遭雷击:师父,您老人家的道号是?贫道北冥。这特么是秦时!!!
永远不知有多远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关于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本书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慕容世家建立五个燕国的辉煌历史,为让读者轻松理解那段风云变幻、复杂多舛且英雄辈出的岁月,巧妙融合了大量武侠小说的精彩写作手法。在这个跨越百年的传奇故事中,慕容世家的燕国兴衰为主线,几百位英雄豪杰、十几位帝王先后粉墨登场又匆匆谢幕,尽显历史的残酷无情。权谋争斗、江湖恩怨、金戈铁马,情节跌宕起伏。故事起源于百家争鸣,老子的道家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姜子牙的
秦岭北山月
我执天下
我执天下
关于我执天下:秦方穿越大宁王朝,以纨绔之名,玩弄乾坤。秦方:作为一个纨绔,我嚣张一点,很合理吧?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
梁山老鬼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
关于天凉了,给本皇子披件龙袍不过分吧?:特种兵小队长萧景珩穿越成大雍不受宠的九皇子,继承了原身被三皇子萧景琰陷害的记忆。他被迫接受和亲北朔任务,凭借现代知识提出三条和亲条款,试图布局天下,牵制南楚,削弱北朔。面对朝堂权谋与背叛,他凭借智谋和勇气杀出一条血路,开启传奇人生。
晓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