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喜田园:扑倒克妻夫君

25.第25章 山中宝库

之后,不管他们在外面弄出多大的动静来,程小婉都没有任何的反应。

最后在一家人合计之下,程远和小泽还是去了河边捉鱼,而程连山则是在编着篮子,打算等赶集的时候带去镇上卖钱。袁氏打着打络子也是准备在赶集的时候拿去卖钱的,自然苏雯也在忙,她在绣一副屏风,是镇上一个大户要求的,做好之后就能够得到一两银子了。

“老头子,你说小婉这是怎么回事啊?怎么进了一次山回来就变得神神秘秘的啊?”

程连山摇头,“谁知道呢。”

自从程小婉失忆之后就越是让人看不懂了,现在要他说出个所以然来,他还真的是不知道应该要怎么说。

苏雯却是非常的放心,“娘,你就放心吧!小婉她已经长大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之前她不是说要挣钱吗?说不得她这次就是已经想到了什么好办法呢?”

袁氏摇头!

“我觉得她还是放弃那个想法比较好,你说说这都已经过去多长时间了,她还是没有想到不是吗?按我说的,她就应该跟着你好好学学刺绣,以后嫁人了也好能够不被嫌弃,哪儿能像现在还整天的在外面野啊!”

袁氏是越说越担心,越担心就更加想要将程小婉从厨房里面给叫出来。

只是,程小婉这次似乎就是打定了主意不回答,所以不管外面的人叫的是多么的厉害,她就是窝在厨房里面不出现。

程远兄弟二人在河边捉鱼的时候,正好据遇到了打算给他们家里送些东西的杨湛宇。

“你们这是做什么啊?”

程远无奈摇头,“这不是小婉从山上回来带了些东西就在厨房里面不出来吗?后来还让我们来捉鱼,我们也不知道她到底想要做什么,但还是来给她捉了。”

杨湛宇也跟着程远坐在了河边,“你妹妹这是又在闹哪出啊?”

这鱼虽然是个不错的东西,但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好,没有办法去除腥味,所以不到非常饥饿的时候,都不会有人来捉鱼,按理说程小婉家里也不算是太贫困,根本就不需要捉鱼,可是程小婉却主动要求,还真的是非常古怪的事情。

程远耸肩。

“我要是知道会瞒着你吗?反正自从她失忆之后我就总是觉得她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你都不知道就是在上一次我大伯家的那个女儿回来对她说了些话之后,她就总是将挣钱的事情挂在嘴边。这不,之前和我们一起去镇上了一次,吵着闹着的要做出既便宜又好吃的面来卖,只是当天面条是做出来了,味道也不错,但是因为消耗比较贵,所以我们就想说她会打消这个想法了。却不想,这丫头还真的是死心眼的就是要挣钱,这些天不都在村子里面瞎逛吗?说是要找食材,结果没找到就去了趟山里,回来的时候带了些古古怪怪的东西,就把自己关在厨房里面不出来了。这不,还指使我们出来捉鱼,真的不知道她到底是想要做什么啊?”

程远表现的非常苦恼,但若是普通人,肯定就会相信他是单纯的抱怨,而杨湛宇却是听出了他的另外一层含义。

担心他会误会程小婉又在闹事情,不愿意娶她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关于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众人皆是菩提果,恶人自有恶人磨。杀尽恶人千千万,盖世魔头慈悲佛。文臣结党误国者,杀!文臣武将贪赃枉法者,杀!吸血藩王不服管教者,杀!军将世家拥兵自重者杀!地方豪强劣绅地主者,杀!卖国不法商人者,杀!犯我华夏沿海倭寇海盗者杀!犯我华夏野猪皮,族灭!杀杀杀,杀出个朗朗乾坤!日月所照,皆为我华夏领土!小小倭国,种灭!佛郎机、红毛番、以西巴尼亚,胆敢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杀杀杀,
爱吃枸杞黑豆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关于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爽文杀伐果断不舔)唐云山一觉醒来穿越一个黄埔十一期的晋绥军少校团副身上。开局便获得功勋系统,打鬼子爆装备!什么晋绥军,中央军,老子通通不要!独自发展才是王道!打炮楼,拔据点,建立新式部队。什么!喀秋莎溜着玩!虎式满地跑!看唐云山如何在乱世之中杀鬼子,保家卫国,书写自己的传奇时代。
番茄肘子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关于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在现代农业科创基地实习的张镇,竟然带着整个科创基地所在的山谷穿越到了大明弘治十八年。困于特殊空间,出不去。太子朱厚照无意闯入,张镇以特辣火锅下马威,啤酒一扎对瓶吹,茅台五粮漱漱口,葡萄美酒玻璃杯独特方式,隆重接待了隐藏身份却贵气逼人、自称为朱寿朱公子的朱厚照。席间,兵部主事王守仁闯入,三人相谈甚欢,到外面桃花灼灼的院子里指天为誓,结为异性兄弟。张镇掐指一算,弘治
牧马江南n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关于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社会底层牛马赵辰无意发现自家衣柜通着个古代王朝,拿现代工业品去古代换钱换古董。修豪宅,养私兵,搞权利,实现男人终极梦想!
庚金丁火
旧五代史品读
旧五代史品读
关于旧五代史品读:属于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从朱温代唐称帝到北宋王朝建立,即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它详细记载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资料。笔者作为历史文献爱好者,尝试对进行解读,如有陈述和解读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文笔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