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又说回来。
这终究只是人心中的偏见。
九州四海,皆为华夏。
要学会正视青史的发展历程。
才是一个在野名仕应该有的态度。
就这样。
许尚和黄石公、应曜算是化干戈为玉帛,彻底的和解了。
尉缭子对此表示有些难受。
他还想看打起来呢!
尉缭同志现在就是妥妥的看热闹不嫌事大,只要活得精彩,纵然是一现昙花,又有何妨?
毋庸置疑。
尉缭子的这种新活法,别的不说,其内心肯定是十分痛快的。
右席。
北冥子等到众人重新落座以后,才开始述说此番论道的总结言词。
“黄石公的【守虚合道】之论,用四个字便能够形容,那便是:虚极静笃。”
北冥子闭目述说道:“使自我之心灵,保持在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放空本我,如同大梦方觉后的醒转之间。”
“以此观察万事万物并行时的循环往复之规律,这便是我们生而为人的【顺天求道】之法。”
“而应公的进一寸便得一寸进益,进一分便得一分的欣喜……此当是我等在求道过程中,最为上佳的心态。”
“如果顺天求道让我们平添迷茫,愈加痛苦,分不清现实和虚妄,反而坠入更加不可测的深渊,那这便是妥妥的走火入魔,彻底丢失了本心。”
“顺天求道,需要结合自身的年龄,经历,性格,当下的状况等等,多重辩证看待,戒骄戒躁,方得始终。”
“综上,黄石公更加直观的剖析出了【守虚合道】之境,而应公则是阐述了【顺天求道】的应用方法,与理当保持的良好心态,以免误入歧途,害人害己。”
“两者皆可为上乘之论,谓之极好。”
……
北冥子也算是不吝赞誉。
因为黄石公和应曜提前向许尚表达了后者更胜一筹……
遂。
北冥子无需评判两方之高低。
所以他才会把黄石公和应曜的论道之言,合在一起进行总结。
一者告诉你守虚合道是什么。
二者告诉你顺天求道时需要保持的心态和方法。
都是纯干货。
道家太上亲自认证,妥妥的童叟无欺。
许尚听的也是频频点头。
黄石公和应曜的发挥,已经是其自身能够达到的极致了。
可惜。
两人合起来也不可能比得过许尚。
毕竟许尚的论道之言,暗合了四个人……他自己身为穿越者的眼界格局,借势北冥子的大道二元区分,移嫁汉高祖的先天守虚气运,借用嘉靖皇帝的云在青天水在瓶……
比人多?
不好意思。
你只有两个人。
我却有四个人。
此乃阐述【守虚应人】的优势,许尚可以汇而总之。
甚至只要许尚愿意,他还可以有更多的人,那么多牛逼的帝王气运,真要全部融合挪用之。
估计许尚得搞个九九八十一天的讲道。
那场面……
还别说,在他大限将至的时候,或许还真可以搞搞看。
现在肯定不行。
北冥子已经为此番论道进行总结收尾了。
并且。
黄石公阐述的【顺天守虚】在融会贯通方面,注定是有局限的。
天道至理,说来说去,都是是玄之又玄的。
老庄的框架就摆在那里。
黄石公不可能开创出来新的大道,他只能用自我感悟,贴合出些许大道真言。
然而。
黄石公一人之感悟,又怎能比得上历代最为顶尖的帝王大气运呢?
另外。
他们这次基本上属于三段式的论道大比。
开局许尚用【吾心光明说】小试牛刀。
中段许尚用【有、无、名、玄、道】再下一城。
终局许尚搬出了大杀招……彻底让对手心服口服……
十分圆满。
完美至极!
许尚对此是非常满意的。
北冥子亦是觉得这次下山游历,所得甚丰。
“总结完了黄石公和应公的论道之言,我们就得说说许公的虚实之间,虚心实腹,归于合道……”
北冥子沉思了好一会儿:“事实上,我对于许公在应人层面的【守虚合道】之言,已经无从做出具体的评断了。”
“世间无我,处处是我。”
“想来这就是许公眼下正在所求的大道吧。”
“百家夫子,关中秦公,大隐隐于朝,不现真身,不露真名,却能够把整个九州华夏的发展进程,慢慢推向合道之中。”
“这份境界功力,前所未见,后也不可能再有。”
“也正应了那一句:何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许公能够参合世间的光景,混同世间的尘象。使得【自然道】和【人文道】能够达成一种和谐共存的模样,即为合道……澄澄湛湛,和而不杂,同而不流,若存若亡,虚实相生。”
“尽显大道的空虚无尽,玄而又玄。”
“许公,必当会被后世奉为:应天圣人!”
“顺了天道,应了人文,理当得封圣之名,传于万世。”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什么叫做夸人?
北冥子拿出了旷古绝伦的范例。
把玄之又玄用在赞誉他人上。
甭管以后流传出去以后,普通人能不能听的懂。
反正所有人都会对于北冥子之言,仅仅观之便是无上享受。
太有章法了。
具体夸了什么也就不重要了。
那一句应天圣人,就足以说明一切。
北冥子绝对把许尚抬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