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点说是我开学的第一堂课。
现在的张居正虽然贵为内阁首辅,皇帝帝师,是大明最有权力的人,但该有的君臣礼节一点也不能少。
首辅张居正早就候在文华殿里等待。
“臣、张居正参见皇上!”
面目端庄,浓眉长须,穿的蟒红色的官袍服棱角分明,格外有形。
“阁老请起!”
“给阁老赐座……”
我到龙椅宝座上坐好,抬手示意跟随的太监道。
“谢皇上!”
太监搬来一张宽椅给首辅张居正坐下。
“阁老,咱们开始吧。”
首辅张居正起身行礼回话:“是,皇上。”
“年前应臣之请,皇上的《论语》是否都通读熟记了?”
首辅张居正这就开始对我的读书学业开始考核。
“辛有阁老等内阁诸臣操劳国事,朕自然不敢懈怠,已经熟读通背。”
“《论语》有训:‘学而第一,为政第二。’朕深知无学便无德,无德便失政。”
“朝中政务全仰仗阁老,又得监察朕的学业,辛苦阁老了。”
我一上来就一个劲的吹嘘他内阁首辅张居正的功绩,倒不是怕他一会儿出难题刁难我。
我是想把他捧舒服咯,以后对我看管松一点。这家伙比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还爱管我的生活。
今年的大年初一,顺天府下了大雪,穿越之前,我是个南方人,从来没见过雪。打算带着几个太监堆个雪人玩来着,他看见以后立马就给否了,说什么作为皇帝,千万不能玩物丧志。
还在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面前列举出一堆大道理。
总之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苍生,我这个皇帝就是不能玩,一点都不能。
而且我的母后、慈圣皇太后还觉着他内阁首辅张先生教导我的话,一点都对。
“这是臣的本分,皇上你能明白读书的重要性,臣很欣慰。”
“孔子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说的便是学问的重要性。”
“皇上,你知道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吗?”
我能不知道吗?我上初中就能背诵《论语》了,这话不就是“没文化,真可怕”的意思吗嘛,但不能这么通俗的回答。
“朕明白,孔子的意思是蛮夷国家虽然有国君,也不如我中原的乱世。”
“文化礼仪是国家的根本,是帝王的根本。”
内阁首辅张居正听到我这么作答,不经意间透出喜悦的微表情。
他张居正的理想,不仅要做个千古第一的改革权臣,还要做个辅佐出一代明君的良臣。
他为他即将实现的千古美名而提前高兴,人之常情。
接下来的两个多时辰,内阁首辅张居正张阁老,从四书五经,到《史记》和《资治通鉴》,挨个的挑出知识点来提问我。
已经脱胎换骨的万历皇帝、我轻松之间就能对答如流。
“皇上天姿,再假以时日,必是旷古一帝。”
“大明之幸,天下之幸,臣之幸。”
“臣百年以后,九泉之下对先帝也有交代了。”
内阁首辅张居正夸赞道,估计他这会儿在想,挤走高拱确实是个非常不错的决策。
天下第一良相的美誉非他莫属。
“全仰我大明臣工的鼎力辅佐和阁老的尊尊教诲。”
我跟着使劲吹捧,今天就在这里,文华殿上,不把你张阁老吹舒服咯,吹上天,我就不叫朱翊钧,我说的,反正我也不叫朱翊钧。
我叫朱翊君。
当然了,吹牛也应该适可而止,这不没一会儿的功夫。
天上好像有点春雷的动静。
吹牛的人,最忌讳两样,雷和老中医。
学了两个时辰了,总算能批阅点奏章放松放松心态。
万历元年初,新朝的各部人事任命和调动也随之开始。内阁商议过后拟了方案,由吏部尚书呈上来,由我来定夺和朱批。
礼部的奏章上,大部分是一个位置留有几个备选的官员名字。
还没亲政的我,眼睛却明的很,这些名单上的官员,我只对应的勾选了第一个人。
我明白这是内阁商议的时候,内阁定的人选。排序不分先后的说法,基本是不现实的,没人会从后往前看,这种习惯注定了排首的形象一定是最高的。
内阁给足了我面子,我也得给内阁大臣们面子。
这叫君臣之间的默契,掌握这种默契,大家都能体面。
“朕还没临朝,对很多政务很不了解。礼部的官员任用奏本,如果有疑议,内阁回去再商议。”
我边执着朱笔批阅,边跟内阁首辅张居正说。
“是,皇上。”
“臣等定竭尽所能,以解君忧。”首辅张居正恭首回复。
这时,内阁值房的太监神色的慌张进来跪禀:“禀皇上,张阁老,出大事情了。”
“什么事情慢慢说,惊了圣上,你的小命还要不要了?”
首辅张居正严厉的责问慌张的太监,一副临危不乱的神态端坐在宽椅上。
“回阁老,以翰林院为主的,几百官员把户部衙门给围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