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十斗,一斗大约六斤粟,全部算下来便是三十万斤左右,相当于现代的一百五十吨。
看着不算少,但如今没有各种肉类补充,一个干重活的成年男子,一天最少也要两斤粟才能勉强吃饱。
赵粟招募了两百户人,老幼加一起差不多有近千人,这些都没什么积蓄的贫苦之家,现在是十月,离着春耕还有五个月,春耕之后又要三个多月才能收获,也就是说这千人最少需要自己养半年。
这是什么概念,老弱妇孺吃的少些,但一天也要近一斤出头,加点野菜什么的扯个平均值一人一天消耗一斤半粮食,千人一天就是一千五百斤,一个月就是四万五千斤。
半年就是二十八万斤粮食,基本只是刚好够用。
而一亩地一季的收入大约是两石左右,蜀中的气候一年能够种两季,一年一亩地也就收获四石。
这些百姓都算是武乡侯的食邑佃户,不用给朝廷交税,而以前诸葛家也尽量免除这些百姓的赋税,但即便如此,一亩地还是要上交三成左右,这已经算是很轻的赋税了。
因为只要交了这三成赋税,就没有其他人头税等等的杂税,故而原来的那三百户百姓生活还算可以。
至于其他地方豪强和朝廷的自耕农,赋税就很沉重了,各种杂七杂八的赋税加起来,基本要拿走一户百姓一年所得之六七,就是这般沉重的赋税,蜀中百姓依然极为怀念诸葛武侯,可想而知在以前和以后,百姓们过的是什么日子。
难怪一户百姓往往要种七八十亩地才能活得下去,这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一边查看,一边听着黄氏说着,一边结合这几日所看武侯留下的竹简书籍,与其中所言的施政心得一一对照。
一时之间颇有收获。
走到一间房屋时,一股淡淡的霉味传入了诸葛瞻鼻翼之中,打开一看,却是一些丝绸布匹。
下面一些的已经有些霉味,显然放了不少时间了。
“公子这里有丝绸一百匹,粗布七百匹,都是历年来陛下所赐。”
诸葛瞻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但心中已经将这些东西全部记了下来。
又看了一些杂物之后,诸葛瞻问道:
“新来的百姓们安置的怎么样?”
黄氏行了一礼。
“暂时安排在各处佃户家里,再有几日茅屋应当便能建好。”
诸葛瞻点了点头。
“去看看。”
黄氏一愣,面上有些为难。
“怎么不行吗?”
听得诸葛瞻语气有些不对,黄氏连忙道:
“公子,他们很脏的。”
诸葛瞻看了看黄氏,语气越发有些冷了。
“去看看。”
黄氏不敢再多说,低头应“诺”。
————
“亮以严法治蜀,数年中五伐中原无功,徒劳百姓.....”炎汉新书卷十二,丞相列传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