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未雨绸缪的叮嘱宋应星。
“殿下,不是臣不想造,而是你看这作坊空间就这么大,实在是造不下了,等新的兵器制造局建成,空间大了,臣定多造几台锻造机,保证钢铁供用,不会耽误殿下大事!”
宋应星连忙向朱慈烺解释原因。
朱慈烺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是离开了锻造作坊,随着宋应星准备去水泥作坊看看。
朱慈烺也十分看重水泥,因为他实在是受不了大明的“水泥路”了,即使是朝廷修建的官道,一到雨季,也是泥泞不堪,人马寸步难行。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打通交通这个大动脉,才能让货物飞快的流通起来,才能创造价值。
而且,如果在大明朝建立起全国的交通网络,不仅货物流转方便,消息传递也会畅通很多。
同时,修建水泥道路其实也是重要的战略举措,朱慈烺准备先修建北京到辽东的水泥路,这样后面对建奴发动灭国战争的时候,可以迅速的将士兵、粮草运送到前线,再也不用担心粮草不济的情况。
这条路,朱慈烺已经在规划了,他离开辽东的时候,便着令让洪承畴修建山海关到义州的山义公路!
想到这里,朱慈烺也不知道十万灾民招募的怎么样了!
思索间,朱慈烺到达水泥作坊。
其实,水泥的生产很简单,生产水泥的原料主要是石灰石、黏土和铁矿渣。
这三种原料在现在的大明朝都非常容易的得到。
然后将石灰石和黏土一起磨成生料,接下来把生料煅烧至部分或全部熔融,称为熟料,最后把熟料和铁矿渣同磨就得到明朝版的水泥了!
朱慈烺将这个方法告诉了宋应星后,宋应星实验几次便成功了。
朱慈烺放眼望向水泥作坊,很多工人在忙碌的工作着,有的研磨,有的煅烧,流水线的作业模式,让水泥生产的速度很快。
宋应星又充当起解说员的角色,开始向朱慈烺讲解。
“殿下,目前水泥作坊有工人七百多人,每天可以生产水泥近四万斤!”
朱慈烺一听,四万斤也就是两万公斤,也就是二十吨,才二百包,这点水泥够干嘛的呀!
朱慈烺皱着眉头问宋应星。
“七百多人,生产四万斤,人均才生产不到六十斤,这产量是不是有点低?”
宋应星一听,太子殿下这是不满意了!
他连忙又解释说:“殿下,产量低的主要因为研磨费时费力,太浪费时间!”
“宋大人,你可以试试,想想办法,利用蒸汽机进行研磨,就像锻造机那样!”
朱慈烺随口一说,他也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做。
宋应星仿佛醍醐灌顶,一拍大腿说道:“对哦,我马上就安排人去研发!多谢殿下提醒!”
朱慈烺一脸懵,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