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他也束手无策,他并不希望看到大明的子民如此死去,但他能够做的事情却又寥寥无几。朱元璋问:“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百姓保证足够的取暖措施吗?”詹徽思考片刻回答:“现在取暖本身就是一件困难的事,普通百姓家中大多只能依靠烧柴火取暖,条件稍好的,会烧木炭取暖。
但是,柴火提供的热量微乎其微,许多百姓住的是木草屋,因失火导致事故的就有三户人家。还有一些百姓不用柴火取暖,强忍严寒,结果又有六户冻死。那些生活稍微富裕些的家庭,虽然使用木炭取暖,但由于缺乏基本常识,中毒身亡的有十几户人家。剩下的那些,要么就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房屋四处透风,缺乏棉被等等。”
听着詹徽描述大明百姓的生活现状,朱元璋心中满不是滋味。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源于国家贫穷,许多百姓仍旧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连最基本的取暖保障都无法实现!朱元璋对不住全天下的百姓!
他试着问詹徽:“朝廷是否可以拨款出来,免费给百姓发放棉被?”詹徽低着头,沮丧地说:“皇上,棉花在市场上卖得很贵,如果朝廷要确保京畿地区的每户百姓都能分发到棉被,当然我们的财政可以承受得起。然而,这样一来,其他州府的百姓一定会产生怨言,毕竟百姓不怕物资匮乏,只怕分配不公啊!要是全国范围内的州府都这样做,朝廷的财政早晚会被拖垮。”
朱元璋的眼神中流露出几分无奈,他叮嘱詹徽:“你务必好好交代各地官府县衙,要定期去民间乡村巡查,认真做好关乎百姓生死存亡的工作,特别贫困的家庭,让他们上报上来,我们要救助!”詹徽低头答道:“微臣遵旨。”朱元璋摆了摆手,“下去吧。”
等到詹徽离开后,朱元璋深深地叹了口气。施舍不是长久之计,眼看着还没进入深冬,就已经有这么多百姓受冻受伤致死,到了真正的寒冬季节,百姓还能有活路吗?
不久,陈洪小心翼翼地走近,将朱元璋身边的火盆端出去换上了新的。朱元璋并未过多在意。然而,当他批阅奏疏一会儿后,他不经意间瞥了一眼自己腿脚附近的火盆,身体不由得停顿了一下。
他起身,好奇地走了过去。黑色的火盆内火焰熊熊,让他感到暖意融融。他把手伸到火上,一股暖流传遍全身。
但是,为什么这里没有毒气?为什么会没有烟雾呢?这一点让朱元璋产生了好奇并走过来查看。
这盆炭火与往日宫内供应的不同,过去的炭火燃烧后总是会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需要打开窗户通风。此外,以前宫里提供的炭火还会冒烟,点燃后,房间里烟雾缭绕。“陈洪。”
朱元璋在外面唤了一声。不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巧合,陈洪并没有走远,仿佛一直在宫殿外面等待着。“皇爷,老奴在此。”陈洪立刻快步进来。
朱元璋好奇地问道:“这盆火是怎么回事?用什么烧的?”陈洪笑着回答:“回禀皇爷,这是皇孙殿下特意送过来的,皇孙殿下担心皇爷您批阅奏疏辛苦,又不敢打扰您,就托人给您送来了这个。据皇孙殿下所说,这也是最近两天才在应天兴起的。”
就像那个叫做什么无烟煤的东西,我也不太明白,太子殿下告诉我这个玩意儿在南京还在试点销售阶段,价格非常亲民,好像只要二三十文钱一斤,所以他特意给您送了过来。\" \"这种煤比木炭优秀多了,火力旺盛,燃烧时间又长,关键是还没烟雾和有毒气体,确实是个难得的好东西啊。\" 无烟煤?我怎么感觉似乎在哪里听说过?
朱元璋一时之间想不太起来了。
最近这两日又是处决贪官,又是安抚受灾的老百姓,朱元璋手头需要处理的事情堆积如山,记不清楚也是情有可原。他朝着陈洪点点头,称赞道:“太子允炆考虑得真周到。” “等等,你说这无烟煤多少钱一斤?二十文?”
“可木炭的价格都得五十文一斤啊!这么棒的东西,竟然卖得如此便宜?”
陈洪连连点头:“没错,正因为这样,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了,也不知道下一次何时才会再售卖。”朱元璋的眼中闪烁着光芒。
这么实惠实用的商品,如果朝廷大量采购的话……
那岂不是能解决很多百姓的实际困难吗?
太好了!真是个好主意!
朱元璋的眉头缓缓舒展,“赶紧去调查一下,是谁在卖这个。另外,给我拿几十斤来,我有用。”陈洪面色不变地点头回答:“遵命。” 这位皇爷啊!
皇孙朱允炆对你这般好,结果你转头就要把这好东西送给别人?
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心寒啊!
不过陈洪并未想到,既然朱允炆已经收买了自己,那么他对皇爷的这份孝心还能算是纯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