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录取的进士太多,所以大宋朝的“冗官”问题就出现了,但不管是寄禄官还是职事官,大宋朝都奉行“高薪养廉”制度,比如当今赵官家政和年间,就下诏,以九品官阶为定,一品官有百顷土地可以免税,九品官则有十顷。
因此在大宋朝,国家朝廷财政收入,主要就面向着占据不到一半土地的自耕农,占据一半以上土地的官员、大地主阶层,也只需要缴少量的税务。
王伦在登州推行土地改革,就是对大地主阶层动刀,这一刀砍得有点儿狠,为了尽可能平息这一阶层的怨气,王伦除了靠杀人立威之外,还得寻求其他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大量减免附加在土地和商业行为上的杂税,将多种杂税合并,前后减免了四十多种杂税。
由于登州已经不存在冗官、冗兵问题,王伦这么一计算,发现他改革后,登州的岁入,理论上竟然与改革前大致等同,这就意味着贪污、三冗问题,消耗了本该属于朝廷收入的三分之一还要多!
这尼玛难怪北宋要崩盘啊,难怪范仲淹、王安石先后推行新政和变法,王伦当真是对大宋朝的观感,随着他了解的越多,就刷新的越快。
大宋朝的文人,往往爱以“耕读传家”而标榜,王伦对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所谓“耕”,就是大地主;所谓“读”,就是掌握了读书权,也就掌握了做官权。
从东汉时期,华夏就已经发展到了庄园经济,大宋朝也同样如此。就以被梁山打破的祝家庄为例,独龙冈上三庄联在一处,有自己的铁匠铺、酿酒坊、粮仓、庄内开设商铺,每一个都是独立的小城寨,内部生产和贸易,几乎可以满足百姓大部分生活需要。
而大宋朝的文人官员大地主们,实际上就掌握了一个又一个祝家庄这样的庄园,通过佃租的雇佣关系,在占据的大量土地上,获得了大量的产出,又通过庄园内部的农业初级加工业、手工业,开始涉足商业贸易。
所以官员、大地主、大商人,就成了三位一体,也是每一个有实力的家族必然发展的方向,假设祝家庄、曾头市不曾得罪梁山,或许两三代人之后,他们也能发展到家族出了官员,摇身一变成为特权阶层。
所以王伦从大地主们身上割肉,再给他们减税,最大的受害者、受益者,都是一批人,而王伦通过市舶司,实际上也是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海贸当中去。
如果这些措施仍旧不能满足这一批人,那么王伦还有最多一个办法:提起刀子。
就在登州的诸多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中时,两浙路传来了一个坏消息:方腊丢弃了杭州城,向睦州逃去。
这个消息大大激励了被梁山占据州县的官员大地主阶层们,他们纷纷觉得,方腊很快就会被朝廷大军平定,朝廷下一步必然派大军前来平定梁山,那么他们的机会就来了!
于是按耐不住的齐州士绅首先发难,仓促间聚了千余人,就要攻打历城县。驻守齐州的,是调回去的林冲,他一面领军镇压,一面向萧嘉穗和王伦分别送紧急书信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