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很简单,内地州县的土地被分配完毕后,军功土地只能向新占据的国土封赏,以农耕民族安土重迁的性格,如何向那些生地迁徙人口使之变为熟地,这个难度太大了!
王伦在忙着改革的同时,也在各州对已经均田的百姓进行了一次征兵,梁山的骑、步两军,已经扩充到了四万人,其中有一万左右都是新兵。
王伦仍旧坚定不移地走精兵路线,这四万人大致上已经到了目前梁山根据地的极限,根据征东将军府户曹的统计数据,京东两路十州之地,有百姓人口近二百万。
理论上王伦可以征召至少六到八万军队的,但毕竟有许多百姓刚刚才分到属于自家使用权的土地,若是王伦盲目扩军,就是将相当一部分民间青壮劳动力给抽调走了。
故而王伦在各州平均只招了一千新兵,再加上各州投降的部分原朝廷官兵,就组成了梁山的二线守城军部队。
他在登州忙碌的同时,妻子赵盼儿也来到了登州,萧嘉穗派人护送,随行的还有张叔夜父子二人。
萧嘉穗将张叔夜父子送往登州,是王伦的意思,就是要让这位亲眼看一看,梁山是如何改革大宋朝诸多弊端的。
刚上梁山时,张叔夜还是个老愤青,能从王伦骂到梁山泊,从京东西路官员骂到当朝宰相不带重样的。
后来高俅被杀,这位老先生又是一番痛骂,王伦干脆将自己写的一些文章,比如关于阶级、关于权力、关于民族的一些观念,都送给他看。
张叔夜顿时来了兴致,你王伦想杀人诛心,我偏不如你的意!就开始研究起了王伦的文章,准备好好辩论反驳一番。
王伦的文章,写得的确没什么文采,但直指问题的核心,就是讲一些基础的理论,比如阶级是如何诞生,又该如何划分。
张叔夜写了近万言的文章想要反驳,却越是反驳越是无力,因为传统的儒家思想,偏偏就是讲阶级的,君子治国,小人为民,君子和小人,难道不就是一种阶级划分吗?
于是老愤青、大喷子张叔夜难得地闭上了嘴,萧嘉穗顿时大喜,只觉得这位是洗心革面了,连忙向王伦汇报。
王伦却不觉得自己几篇文章就能让张叔夜转了性,他只是觉得,大宋朝的文人阶层,脱离民间实在太久了,也该脚踏实地地看一看民间的真实情况。
所以干脆大笔一挥,将各州县被俘却不肯投降的朝廷官员,全部集合到登州,让他们好好看一看,自己集结了山寨所有智慧,推行的一系列改革,究竟与大宋朝的政策,哪个更加为百姓考虑。
他知道自己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赶快让妻子生下个儿子,如此一来,才能够安稳更多人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