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当祸害徐安萧岚儿

第714章徐安小贼又害我

南城商盟现在在京都,就是个变异的存在。

按理说南城商盟都是一群商贾组建的组织,而他可是朝中正三品的大员……不,现在奉旨辅佐太子监国,已经升为正二品的大员了。

所以无论是身份还是地位来说,南城商盟都没有资格邀请他以及他的家人。

可问题是,南城商盟的会长,是徐安!

“回绝了吧,不去。”

杜如画直接拒绝,见到管家欲言又止他又问道:“怎么?还有事?”

“夫人和小姐正和苏婉儿合伙做生意……咱们府上这段时间都是靠夫人和小姐的生意维持,不然早就揭不开锅了。”

杜如画怔住。

差点忘记了,他家里的银子和值钱的东西都被徐安搬空了。

“徐安小贼,不在京都了还敢如此害我!”

杜如画抬头看天,气得咬牙切齿。

不用说,这损招肯定又是徐安想出来的。

……

与此同时,江南鱼县。

淮南军已经撤出了鱼县,现在的鱼县已经全部由新军和黑甲军接手,灾民、难民以及患病的百姓,都得到了相应的安置和治疗。

同时,由于萧岚儿不顾自身安危亲临一线指挥,也获得了鱼县乡绅和百姓的一致支持。

加上新军亲自巡逻镇压一切动乱,原本混乱不堪的鱼县终于开始渐渐有了秩序。

此时,鱼县县衙中。

萧岚儿站在会议室窗前,看完手中的信件唇角不由微微扬起。

密信是淇县绣衣使者发来的,徐安在淇县现身了。

“公主殿下,是徐小公爷有消息了吗?”

宋玉颜看到萧岚儿的脸色就知道肯定是徐安的消息,这段时间她也算是对这个女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强势冷静,现有事情能让她将情绪表现在脸上的。

唯独徐安除外!

这几日徐安没消息,萧岚儿几乎和她一样,也是夜夜辗转难眠。

听到这话,会议室中新军、黑甲军的一众将领,以及柳絮等人都齐齐竖起了耳朵,徐安这段时间没有消息,他们也很担心徐安的安全。

“嗯,是有消息了。”

萧岚儿扬了扬手中的密信,道:“徐安出现在江南粮仓淇县,现在淮南王府的高手都在往淇县汇聚,想要在淇县围攻徐安。”

“包括江南武林盟,也都正式奉淮南王的诏,开始对徐安进行追杀!”

众人闻言顿时都愣在当场,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萧岚儿。

公主殿下你是认真的吗?这不是说徐小公爷此时正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吗?那公主殿下你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不是,公主殿下,我们现在难道不该支援徐安吗?”

程虎猛地站了起来,道:“现在淮南王对徐安恨之入骨,徐安要落在他的手中那是想死都难。”

一众将领也齐齐附和起来。

“对,必须先支援徐小公爷。”

“没错,徐小公爷要是出现意外,那对我们大乾的损失可就太大了。”

“公主殿下,请你下令吧,我愿意率军前往!”

“……”

一众将领纷纷请战,要杀往淇县支援徐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
关于直播:开局盘点最强帝王:秦明开启系统直播,盘点最强历史帝王。第十名第一位,汉明帝刘庄。最强二代守成之君!永平之治,不输贞观。开疆拓土,再复西域。第十名第二位。宋太祖赵匡胤,一代雄主,生于乱世,平定天下,统一中原。壮年暴毙,尤为可惜。第九名:汉宣帝刘询,造就孝宣中兴,开创西汉极盛之世。汉家雄风,威震四方。…………第二名,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缔造者,万王之王。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大唐
倚栏听风雨
烛渊传
烛渊传
关于烛渊传:盘古初辟混沌天,太极两仪四象悬。鸿蒙初定三族出,龙汉初劫烛皇显鸿钧传妙道三千,诸天七圣了道玄。女娲造世功德满,后土六道轮回全。巫妖之乱终得了,炼石补天护众生。三皇五帝临治世,商周之争为封神。西游之行取经路,原是佛道较一场。世间万物俱有道,遵道而行天佑之。后人安得需谨记,因果循环自为真。本书当不拘一格,以历史神话故事小说为本,将中华历史于书中一一体现。力求为列位看官展现一个不更加真实的洪
博渊尊少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
关于回到古代,你们居然对我图谋不轨:冷墨言接到兄弟遗孤来电。万万没想到,好兄弟居然在古代给他整了个大活。养养兄弟遗孤,打打野、偶尔给古人一点小小的震撼。可慢慢的他发现好兄弟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遇到的一个个古人都对自己图谋不轨。大幕拉开,在朋友、下属、红颜、兄弟遗愿等一份份羁绊纠缠下。面对景国的绝境,冷墨言终是无法独善其身,亲自下场救景国于危难之间。既然躲不开,那么就给古人一点现代超前的震撼吧!
脑袋八个窟窿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重生之明朝朱瞻基
宅男穿越为皇太孙朱瞻基,春芳斗艳,不知道采撷哪一株,满座的御宴很平淡,治病靠喇嘛,太监满地走,宫女赖着不走,王爷满天下,公主命薄休,储君独又独,哪里有朋友?平凡的画图狗带你体验不一样的宫廷生活。
小一号
我,孙山,科举
我,孙山,科举
关于我,孙山,科举:「科举+穿越+种田+考试+无空间系统」「有CP,男主专一,女主算青梅竹马,但出现的频率少,爱情不是主线」「男主靠勤奋和运气,一步一步往上走」「男主不擅长谋略,但实干,技术」「科举制度参考明清时期」一场意外,他胎穿到古代一户农家。为了不想一辈子种田,服劳役,只能往科举方面费功夫!他成为大乾朝名落孙山的孙山。凭借着吃苦和运气,成功搭上尾榜,成为倒数第一的同进士,成为一个偏远山区的县
西门七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