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搬运工

第122章 瓜分战舰

奕譞道:“只是这韩林,守着天津海域,我们就是想放你们出去,你们也出不去啊!不如过几日和谈,把韩林、李鸿章都叫上。好好议一下。”

英国公使威妥玛道:“王爷放心,我与韩大人有私交,随后就派人去商议。”

奕譞道:“我太后仁慈英明,你们要求的条件还是要降低,不然我可没办法跟国内交代。”

法国公使道:“王爷放心,开战之前我们定的一亿两白银,如今已经降到五千万两了。回去之后我们再去做军方的工作。王爷你也知道,那些打打杀杀的粗汉不像咱们这么文明。”

奕譞哈哈一笑,道:“既然都到饭点了,一起吃个便饭,本王特意找来许多跳舞唱曲儿的女子,一起听听?”

众人喜不自禁,点头称是。

韩林此时正与李鸿章在天津的一家酒楼里,商议如何瓜分战果。如今韩林的爵位、尊号、实力全面碾压李鸿章,自然不用对他客客气气。

就像两个老朋友,吃吃喝喝就把事情办了。李鸿章开始卖惨,道:“别鹤老弟,你看我那北洋水师穷得就一些蚊炮船,别说打列强,就是打海盗都费劲。最近听说日本国也开始在德国、英国重金买船。只怕五六年后。我北洋水师要命丧日本之手啊!”

韩林早有把那些垃圾船卖给李鸿章的意思,只是还不能上杆子直说,那不自掉身价。道:“渐甫兄,此次海战,我看在雨亭(丁汝昌的字)的指挥下,打得还是很不错的。”

李鸿章道:“可不要提他了,那几艘破船也就跟在别鹤兄的屁股后面捡点零碎。别鹤兄,此战缴获甚多。看在北洋水师多少出点力的份上,分我点船如何?”

韩林道:“哎。我那东海舰队也是非常缺船。不过,看在你的面子上,放在旅顺的十艘百吨级船都送于雨亭了。”

李鸿章道:“还是自家人好,真不愧是一起在山东战场打过仗的亲兄弟啊。那八艘千吨级的也送于我吧?”说完给韩林倒了杯酒。

韩林笑道:“哎呀,那八艘我本就答应了袁世凯,准备给他防卫台湾的。他那里的电报一个劲儿的催我,还说我偏心。渐甫兄你也是带兵的,得力手下的面子还真是不能不给啊!你得理解我。”韩林夺过酒壶,给李鸿章也倒了一杯。

李鸿章眼见糊弄不过去,道:“这样好了,我北洋花钱买,每艘50万两如何?也算给小袁一个交代。他台湾地小民贫,列强也看不上,不会急着攻打他。”

韩林道:“见外了,渐甫兄,这八艘都400万两了,朝廷每年才拨给你多少经费,不划算,不划算。”

李鸿章道:“哎,划算划算,我去西方买还要万里重洋,太过浪费时间还不一定比这个便宜。”

韩林道:“400万两太贵了,就当支持兄弟单位了,我把那艘巡洋舰也给你了如何?”

李鸿章激动的抓住韩林道:“此话当真?”

韩林一脸喝醉的模样,道:“当然当真,不信,那就立个字据。”

李鸿章幕僚早就在一旁写好协议。拿来了笔墨,韩林指了指李鸿章,笑道:“渐甫兄,你呀你……”正要签字突然扔下笔,道:“我痛快答应,那渐甫兄也得给我点东西补偿一下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
关于大明:朕才是帝国之主:众人皆是菩提果,恶人自有恶人磨。杀尽恶人千千万,盖世魔头慈悲佛。文臣结党误国者,杀!文臣武将贪赃枉法者,杀!吸血藩王不服管教者,杀!军将世家拥兵自重者杀!地方豪强劣绅地主者,杀!卖国不法商人者,杀!犯我华夏沿海倭寇海盗者杀!犯我华夏野猪皮,族灭!杀杀杀,杀出个朗朗乾坤!日月所照,皆为我华夏领土!小小倭国,种灭!佛郎机、红毛番、以西巴尼亚,胆敢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杀杀杀,
爱吃枸杞黑豆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
关于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爽文杀伐果断不舔)唐云山一觉醒来穿越一个黄埔十一期的晋绥军少校团副身上。开局便获得功勋系统,打鬼子爆装备!什么晋绥军,中央军,老子通通不要!独自发展才是王道!打炮楼,拔据点,建立新式部队。什么!喀秋莎溜着玩!虎式满地跑!看唐云山如何在乱世之中杀鬼子,保家卫国,书写自己的传奇时代。
番茄肘子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
关于大明镇南王:开局与太子桃园结义:在现代农业科创基地实习的张镇,竟然带着整个科创基地所在的山谷穿越到了大明弘治十八年。困于特殊空间,出不去。太子朱厚照无意闯入,张镇以特辣火锅下马威,啤酒一扎对瓶吹,茅台五粮漱漱口,葡萄美酒玻璃杯独特方式,隆重接待了隐藏身份却贵气逼人、自称为朱寿朱公子的朱厚照。席间,兵部主事王守仁闯入,三人相谈甚欢,到外面桃花灼灼的院子里指天为誓,结为异性兄弟。张镇掐指一算,弘治
牧马江南n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关于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社会底层牛马赵辰无意发现自家衣柜通着个古代王朝,拿现代工业品去古代换钱换古董。修豪宅,养私兵,搞权利,实现男人终极梦想!
庚金丁火
旧五代史品读
旧五代史品读
关于旧五代史品读:属于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从朱温代唐称帝到北宋王朝建立,即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它详细记载了五代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是研究五代十国历史的重要资料。笔者作为历史文献爱好者,尝试对进行解读,如有陈述和解读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文笔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