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也让莫海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前世种种遗憾,是不是可以弥补了?前世的恩恩怨怨是不是可以了结了?
“诶,诶,同桌该你上去介绍了!”
同桌推了推神游中的莫海。
军训放了两天假之后就返校,莫海分配在高一16班,这不是正在轮流做自我介绍,结果自我介绍太过于无聊,莫海听着听着就神游了。
“大家好,我叫莫海,我的介绍只有54个字,我就是军训时候站着睡着,被误以为是中暑的同学,很高兴以这种方式让大家认识我。谢谢。”
全班同学,连同站一边的班主任蒋臻都愕然了,这介绍看起来平平无奇,似乎又是牛笔哄哄啊。
突然间就掌声、吼叫声、口哨声响起。
“帅气。”
“太帅了。”
“兄弟牛笔!”
莫海在训练场睡着,被误以为是中暑这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高一学生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极爱面子那种。莫海倒好,直接以这种糗事让大家认识自己。
放后世那就是社交牛比症一类的猛人啊。
所以在大家都是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中,莫海这自我揭短的介绍,不说是很有胆量和勇气的,至少也是脸皮厚吧?
“莫海同学牛啊,站军姿时候睡觉,你不知道那天你被弄到医务室之后,教官连忙让我们提前休息了。”
莫海刚坐下同桌张强就来凑热乎,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同桌是军训时候的牛人。
拿到新课本后莫海有些抓瞎,因为他想了千种重生后的生活,就是忘了自己还是学生,需要学习。
20多年没有碰过的课本,莫海有些头晕,这次是真晕那种。除了英语、数学看不懂,物理、生物、化学更是两眼一抹黑。
“这怕是得从初中补起了吧?”莫海在心里面给自己判了一个死缓。
对别的同学来说,高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三点一线生活。
而对莫海来说是一种折磨,理科类的知识和文盲差不多;文科类的知识,课本上的知道一部分,课本外的知识丰富到老师都有些尴尬,谁让后世网络上那么发达。
所以莫海上课状态是这样的:英语、数学还有三理科,上课时候莫海是小透明;相反政史地三门课的老师就怕莫海提问相关的延伸知识,倒不是问的延伸知识和课本无关,而是问的角度太刁钻。
莫海是无的放矢?错了是这个年代有部分老师讲课时候,会带有些“跪欧美”的姿态,莫海则专治这种按课本讲课都要跪的老师。
举个例子,高一的历史课本是《华夏近现代史》,第一章就讲了鸦|片战争割让港城,历史老师看似调侃的多说了一句:“这可是两国政|府都盖了大印的合同,咱们后来算是违约。”
莫海一听历史老师居然调侃咱们国家谈判收回港城是在违约,所以莫海当时就举手提问。
“老师你的意思是合同都应该遵守?”
“对啊,不然要合同干嘛?更何况国与国的合同。”
“那好,老师我现在拿把刀,逼着你和我签一份买卖合同,你用100万买我一支笔。全班同学见证是你自己签字来着。”
“你这是抢劫!”
“那英国人开着坚船利炮逼着签的条约,和抢劫有啥区别?还不允许我们强大了拿回自己的东西?”
这时候一些聪明的同学才回过味儿来,“这可是两国政|府都盖了大印的合同,咱们后来算是违约。”这是一句立场有问题的话。
上一辈子莫海这个年龄时候,对于这种调侃那可是大爱的,所以慢慢的就喜欢上看各种乱七八糟观点的杂志,特别是吐槽那些社会不公,这不好那不对的。
最后影响了莫海当年尚不成熟的心智,觉得高考有啥用,这种填鸭教育就是摧残,最后严重到莫海都没有去参加高考。
直到被社会虐了个体无完肤,莫海这才发现学历是一块敲门砖,是人脉的基础,是别人查验自己能力的最直观方式。也慢慢明白了,自己是被当年看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给害了。
因此对于历史老师一句调侃话,他是坚决反对的,怕的就是有其他同学重蹈自己当年覆辙。
上课怼得爽,晚自习时候就被班主任蒋臻提溜到教室外面谈话了。
“莫海同学,今天第一堂历史课,你就顶撞老师,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说着很严肃,但还是没有一来就劈头盖脸,单方面信历史老师的话,而是让莫海从他的角度谈一谈。
然后莫海就把历史课的事情说了一次,又加上了自己的分析。
“蒋老师,虽然历史老师是以调侃、戏谑的方式来说这个,但我个人觉得这根本上还是一种立场问题。如果以后的历史可,在讲完了课本内容后,都来这样一句否定的调侃,那么我们学习历史有啥用?大家只会觉得我们的历史好假。”
“但何老师说这是为了让枯燥的历史知识更加有趣。”蒋老师代替历史老师传话。
“蒋老师,历史课的有趣不是用调侃和戏谑方式来说的。”莫海依旧坚持立场,坚决杜绝历史老师“戏说历史”。
“你大可以私下和老师说啊。”
“蒋老师,如果有同学就因为这堂课一句戏谑,以后认为我们国家收回港城就是违约行为,算不算这位同学的过错?”
莫海完全不知道,今天历史课的一个问题,还有晚自习时候的辩解,居然就成了“教学事故”。
历史何老师因为一句话暴露了立场问题,也受到了学校的批评,一个学期后递交了离职。高一下学期,莫海他们就换了历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