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农门医女,反派首辅撩我生崽崽最新章节!
柳昭昭看着突然出现的陈娇,神色如常。
虽然陈娇在清河县受人推崇,但是离开清河县之后,便什么也不是。
柳昭昭对陈娇很看不上眼,碍于谢豫在场,柔柔弱弱地说道:“陈小姐,瑾修夸赞你的医术好,言辞间多有表露对你很欣赏,我们两家有婚约,我将他视作未婚夫,心里有些不高兴,那日你为我诊病的时候,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还望你多多包涵。”
“不信任我的大有人在,这种微末小事,我并不会放在心上,你不用特意来道歉,毕竟我不会再接诊你这样的病人。”陈娇一点情面都没有留:“你若没别的事情,带着你的东西离开医馆。”
柳昭昭暗恼陈娇这个人鲁莽,表面功夫都不做。
她面色微微发白,愈发的怯弱:“陈小姐,我知道那一日做得太过分,你若是不肯原谅我,我会每日都来找你道歉,直到你原谅我为止。”
陈娇与柳昭昭只打过一次照面,这次是第二次见面,但是从第一次见面,便知道柳昭昭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这一次居然忍受屈辱,一直在示弱。
足以说明,柳昭昭一定是带着目的来的。
陈娇相信自己看人的眼光,柳昭昭的高傲从骨子里流露而出,实际上柳昭昭并不相信她的医术,相反仍旧从骨子里看不起她。
究竟是什么令柳昭昭这般委曲求全呢?
陈娇带着试探:“你不必来医馆找我,我这段时间不会在医馆。我相信国公府的教养很好,柳小姐不会让人为难吧?”
柳昭昭噎住,无助地向谢豫求助。
谢豫并未看她,目光自始至终没有离开过陈娇:“你去给齐院长送饭了?”
陈娇点头,拎着石桌上的竹篮,径自往厨房走去:“他想念我的手艺,一直念叨着要吃我做的饭菜,我被烦得没办法,特地给他送过去。”
谢豫有自己的骄傲,陈娇知道谢豫不会想让她过多插手他的事情,尤其是为他求人帮忙。
可谢闻举这件事,多半有她的原因促成,若是没有替谢豫办好,她心中愧疚难安。
谢豫知道陈娇撒谎了,齐院长这段时间忙得分身乏术,哪有时间缠着陈娇做饭?
不用想也知道陈娇为了何事去找齐院长,心里变得十分沉重。
他在陈娇眼里,似乎很没有用,事事为他办好。
谢豫轻叹道:“你不必心存愧疚,谢闻举重利,即便没有你,迟早也会在别的地方栽跟头。我这一次回来几日,便是有事要告诉你,我要离开青松镇半个月,去郡府一趟为齐先生办事。此事办成了,我科举不科举都没有多大影响。”
陈娇听到这句话,脑海深处的记忆被触发。前一世谢豫离开南岭村后,去往了郡府,在那儿遇到了贵人。
他之后虽然参加了乡试、会试、殿试,拔得了头筹,最后进入翰林院,只不过半年时间,他便高升了。
升迁得这般快,全都与他的贵人有关,简直是史无前例。
此事许多人心里不满,大家兢兢业业地搞政绩,居然比不过一个毫无出处的小子。
便有人在聚会上提起这一件事,谢豫还没有回话,贵人直接打脸:“谢大人有大才,孤很欣赏,便要直接给他谋个一官半职。谢大人十分有远见,大约早就预料到会有今日这一出,执意要参加科举,为的是堵住悠悠众口。”
众人哪里敢反驳贵人?
只能忍气吞声,眼睁睁地看着谢豫一路高升。
谢豫在原著里的人生简直就是挂逼。
可惜死得太早了。
陈娇想到谢豫的际遇,心里变得轻松:“出门在外,你自己要多加小心,我给你准备一些常用的药丸和药粉,有啥事儿就给我写信。”
谢豫微微颔首,余光瞥见柳昭昭,眉心紧皱,提醒道:“你小心她。”
“好。”陈娇嘀咕道:“我早就看出她不怀好意。”顿了顿,又问:“你啥时候出门?包袱都收拾好了吗?”
“明日便要出门,该收拾的已经收拾好了。”谢豫挽起袖子,拿出竹篮里的碗筷放在木盆里清洗。
陈娇倒是不和他抢,她不太爱做饭,更不喜欢洗碗。
柳昭昭看着气氛融洽的两个人,一口牙几乎咬碎了。
她留下两本书,带着婢女离开,坐上马车。
婢女看着满面怒气的柳昭昭,不由得开解道:“小姐,您没必要讨好谢豫,更没有必要在陈娇面前委曲求全。秦家即便认回了谢豫,不会在亲事上为难他,但是也绝对不会允许谢豫娶陈娇。”
柳昭昭眉心一皱:“为何?”
婢女压低声音说道:“陈太医犯事被贬,而且还是牵涉到皇上的宠妃,京城里的权贵,谁敢与她沾亲带故?”
柳昭昭心中一惊:“你如何得知的?”
婢女回道:“奴婢偶然间听到老爷提起过,当初夫人想派人来请陈太医给您治病,老爷劝阻下来了。陈家的事情与您没有利益牵扯,奴婢也便没有提起。事情太过久远了,方才记起来。”
柳昭昭眼底闪过暗芒,若是如此的话,陈娇更不值得她重视。
天蒙蒙亮,陈娇从床上爬起来,特地给谢豫做了又大又白的馒头,烙了几个肉饼和素菜饼子,又将猪肉切成条炸干了,放入干辣椒翻炒,装进一个小陶罐里。
肉条干没有放水,可以多吃几日不会变味,方便谢豫赶路。
她抓出一把碎银子,与几百文铜钱,分散装进两个钱袋子,放进谢豫的包袱里。
“我给你一些散钱,在外钱财不露白,不然会为你招来祸事。”陈娇将包袱塞进谢豫的怀里:“素菜饼子有芝麻,没有芝麻的是肉饼,你若不喜欢吃肉饼,可以分给车夫吃做一个人情,为你办事会更尽心。”
谢豫听着陈娇絮絮叨叨的话,心里一阵熨帖:“我记下了,迟则半个月回来,早则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