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543章 天下熙熙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明左最新章节!

徐文爵猖狂而去,狼狈而归,如同见了鬼一般。

“父亲,那家店铺……”

徐宏基云淡风轻。

“砸了没?”

徐文爵努力挤出笑容。

“孩儿竟然不知,家中竟有这等产业。”

看着他虚浮浪荡的样子,徐宏基愁眉不展。

可是没办法。

这是徐家的继承人,该教诲还是要教诲。

“打从靖难起,咱们魏国公府就大不如前了。世祖皇帝迁都北去,却把咱们家扔在了南京。这是什么?这是冷遇。从那以后,咱们家在这大明朝堂上,可就没了面子。可这么一大家子,又得吃穿用度,好好活着。这没了权、没了势,还能如何?”

魏国公府当然不是没权没势,甚至在这南直隶的地盘上依旧是第一世家。

当然了,和京师的那些勋贵比起来,甚至和同祖同根的定国公府比起来,着实差得远了。

顺着徐弘基的思路,徐文爵渐渐有了眉目。

“那便不能没了钱,要不然的话,咱们可就得喝西北风了。”

徐弘基长舒了一口气。

“谁说不是呢?”

他让儿子坐下,语重心长地道:“要想保持富贵,最重要的是,招子要亮。那左梦庚你也见过,区区一个少年竟然能够得刘念台、侯若谷、李孟暗等顶级名士相助。这些人当年即便是在朝中,也是中流砥柱。因此这左梦庚其必有过人之处。如今情势不明、胜负难料,贸然下注,一旦错了,咱们徐家可就灰飞烟灭了。”

这话着实大逆不道,可徐文爵并没有任何惊吓。

或者说,大明的勋贵们早已变了质。

早就没有了和大明与国同休的念头。

在他们的心中,如何保存自家的荣华富贵,比什么都重要。

曾经他们大权在握、风光无量,自然也就对大明忠心耿耿。

可是后来,又是文臣又是阉宦,全都骑在了他们的头上,让他们成为了靠边末流。

他们对这个王朝自然也就没有了一丁点的归属感。

绞尽脑汁的牟利,才是他们的本色。

“你脱下鞋来。”

徐文爵不明所以,但还是照做了。鞋子脱下后,露出了精美洁白的袜子。

徐宏基指着那袜子,道:“你看,连你也穿着天织的袜子。”

徐文爵颇为不好意思。

“此袜实有独到之处,孩儿穿着确实舒适。莫说孩儿,如今这南京城里谁不喜欢这种袜子?”

“这便是那左梦庚的厉害之处啊!”

徐宏基感慨至深。

“想我徐家,本有良田千顷。用心经营,倒也衣食无缺。可咱们的日子,你也看到了。却是一日不如一日,再没有其他进项,光靠那点祖产,迟早坐吃山空。初见此袜,为父便想到定当大行于市。为此,为父派了徐骄赶赴松江,和那左梦庚的岳丈交游,因此才得了在这南京城经营天织分店的好处。”

徐文爵听目瞪口呆。

浑然没有想到,老学究一般的父亲竟然这般的有商业头脑。

说起这个,徐宏基矜矜自得。

“你可知,光这一家店铺,月利几何?”

徐文爵只管吃喝玩乐,哪懂得这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