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1575章 日新月新

略更网 www.luegeng.com,最快更新明左最新章节!

亲近的人都能发现,只要来到台湾,左梦庚就会非常的开心。

虽然这座岛确实很好。

风景宜人,物产丰富,位置重要。但皇帝的情愫,还是令人诧异。

“到今年为止,大部分的荒地都开垦出来了。来自福建、江西、广东的移民算是落地生根,喜欢上这里的生活了。”

左梦庚和公端的眼前,一望无垠的稻田郁郁葱葱,金黄色的稻穗随风轻摆,奏响着世界最美好的旋律。

无论任何时代,丰收都是最令人喜悦的事情。

台湾这里得天独厚,作物可以一年三熟。因此公端上任之后,就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到了农业上面。

成果自然是喜人的。

现如今福建、浙江、广东等很多地方,都要仰赖台湾的粮食。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

有三省之地找到了粮食的供应来源,那么就意味着南方的粮食可以更多地向北方输送。

加上辽东的产出,帝国的粮食行业已经开始到了溢出的地步。

粮价一步步的跌落,也逼迫着粮商们开始寻找新的途径提升粮食的附加值。

左梦庚居然在市面上看到了雪饼在卖。

台湾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想不发达都难。

这里是沟通本土和吕宋、巴达维亚、琉球等地的中枢,光是每年从这里经过的船只,都足以让台湾赚的盆满钵满。

以至于公端这个台湾省政完全没有被发配烟瘴之地的惨状,身宽体胖,面色红润。

“再有三年,我能让台湾的产值提升十倍。到了那时,恐怕江南都要落后于这里了。”

公端的豪言壮语,左梦庚是相信的。

前世的台湾漂泊在外,都能混成四小龙之一。现在有一个庞大的国家在背后支持,想不发达都是奢望。

而他对台湾看中的东西,其实并非是地理,而是这里的产出。

如今台湾的糖业已经如火如荼,台南、台北、台中各地都有糖业加工厂,每年出产的糖多达两千万斤,是全国各地糖供应的最大源头。

“吕宋那边也在加大蔗糖种植园的建设,那边的条件会更好一些。我如今才发现,民间富裕起来之后,对糖的需求居然这般恐怖。”

说起蔗糖生产,公端感慨连连。

从前的时候,除非逢年过节,寻常百姓才小心翼翼地买一点点的糖,品质还不怎么好。

可是现在呢,随便走进一家日杂商店,都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糖堂而皇之地摆在货架上。

当医生千叮咛、万嘱咐让人们少吃糖的时候,也就预示着生活是多么的好。

“糖的产量再高都不怕浪费,就怕跟不上。”

对于糖业的发展,左梦庚看法不同。

公端看到的只是商业和食品业,但左梦庚看到的却是军工和化工业。

将糖用到军工业和化工业,如今已经在帝国进入了快车道。

军方每年消耗掉的糖,一点都不比民间少。

带来的好处就是,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大,极大地帮助了军队的作战。

最新一款的火箭炮,射程居然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千米。虽然依旧不怎么准,但打的远就是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关于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杨安开局穿越大夏,发现大夏新帝竟是女儿身。为保住小命,杨安先扑倒女帝,再征服皇后。想逃出皇宫却发现大夏内忧外患。前有狼,后有虎,奸臣又一堆堆。只想安稳活着的杨安无奈操起了屠刀。
天青色呀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关于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嘘!知道吗?韩非当年没有被李斯害死,而是替秦始皇干了一件极为机密的事情。从话都说不清的结巴男,到怼遍神、仙、妖、鬼四界的怼王之王,最终以一人之力开启末法时代。两千多年,韩非到底经历了什么?
艾迪蓝波
征服者在清朝
征服者在清朝
关于征服者在清朝:是一部历史小说,它巧妙地将虚构的故事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相结合,讲述了一位名为征服者的人物与清朝皇族爱新觉罗家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1616-1912),这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从鼎盛走向衰落的过程。主人公征服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武力征服者,而是一位具有非凡智慧和深邃洞察力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清朝的政治格局。他的名字象
征服者爱写作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