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身后的院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排木架。近处的架子上架着簸箩,里面晾晒着一些药材,仿佛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远处的架子则较为简朴,一根横杆架在两根竖棍之间,上面晾着的布料似缎非缎,虽不如缎子那般飘逸,更显出一种垂坠感。
前方,一个小厮站在一人半高的大缸旁,正用木棍搅拌着里面的液体。由于缸的高度,他不得不借助脚下的木梯。木梯旁,一只小狗蹲坐着,好奇地探头看着小厮的动作,仿佛在猜测他在做什么。
在画面的深处,数棵挺拔的古树静默地伫立着,枝叶繁茂,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在它们的树荫下,一堆黑色的石头格外显眼,祝星氿将画面放大仔细观察推测这些很可能是用于制作墨汁的黑松石。
通常,墨汁是由黑松石(又称油烟墨)经过精细的研磨、筛选和调配而成。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会选用优质的黑松石,经过长时间的研磨,使其细腻如粉。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水和胶,经过反复搅拌和调和,最终制成色泽浓郁、光泽度高的墨汁。这种传统工艺制作的墨汁,不仅书写流畅,而且能够保持长久的颜色,深受古代文人墨客的喜爱。
与此同时,他注意到院子里晾晒的物品,那些整齐摆放的纸张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他猜测这很可能是刚刚浆好的纸张。
整个画面通过屏风和拱形石门的巧妙分隔,形成了一个既独立又相互连接的连环画般场景。
由于保存环境或历史原因,画面的左侧有着明显的残缺痕迹,祝星氿推测,那里原本应该描述的是浆纸的工艺过程。而且,从画面上依稀可见半个小厮打扮的身影,手里拿着几卷什么正朝着这边走来,那匆匆的步伐,似乎证明了那边的工作同样繁忙而有序。
这张画的主题直观地描绘了古代印刷术的各个工序,包括刻版、上色、晾晒等关键步骤。
这幅画作如同一面历史的镜子,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科举制度对南宋出版业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科举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知识的渴求和尊重,因为它为无数士子提供了通过考试实现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转变的途径。这种对知识的渴望,不仅体现在科举考试的参与者身上,更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崇尚学问的风气。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版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为了满足士子们对书籍和资料的需求,出版商们纷纷投入到书籍的出版和发行中,他们不仅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古籍文献,还积极编纂和出版各种科举考试辅导书籍,为考生们提供了丰富的备考资料。这些书籍的出版,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南宋的文化生活,也为科举制度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科举制度和出版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对知识的渴求和尊重,为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出版业的发展则为科举制度提供了更多的书籍和资料支持,推动了科举制度的繁荣和发展。这种互动关系,不仅体现在南宋时期,也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成为了推动中国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画面与祝星氿当前研究的课题不谋而合,难怪清单上会选择将第一个目的地定为这座私人图书馆呢。他心想着,这真是一次不虚此行的旅程,他能够如此深入地体验到南宋时期的文化氛围,感受到科举制度对出版业的深远影响。
突然画中的世界活了起来,每个人物都开始了自己的动作,仿佛是在模拟当时的日常场景。祝星氿真的能听到黄鹂清脆悦耳的鸣叫声,以及远处白鹭低吟般的鸣叫,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微风吹过,书页轻轻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与瓷瓶之间偶尔的碰撞声交织,构成了这个宁静空间中的独特旋律。
小厮在忙碌地搅拌着水缸,发出哗,哗,哗的水声如同轻柔的花花绳在空中舞动。而那位红衣女子,优雅地走到书架前,轻轻地从中取出一本书,准备翻阅。她的动作如此细腻,仿佛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祝星氿的目光紧紧跟随,当他看到书上出现的蓝色光点时,毫不犹豫地点击了它。
祝星氿对现代科技将古画变得如此生动逼真的能力深感赞叹,仿佛让他身临其境地穿越到了古代的世界。他特别喜欢这种能够让他近距离接触并体验古代文化的机会。
更是对高科技的复原能力敬佩不已,不仅能让人们轻易的读到古籍,还不用担心对它们造成伤害。
画面瞬间转换,一本古老的书籍图像展现在祝星氿眼前。
长久的视觉体验让他的眼睛有些疲劳,于是他懒散的靠在沙发靠垫上开启了听书模式,选择了“深沉、多变、富有感染力”古风师尊音,迅速沉浸在了这本古籍所写的故事中,很快他就想起了之前看画时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细节。根据他对古画的研究,画面上那两位女子的身形比例似乎有些与众不同。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受到男权社会背景的制约,女性形象通常会被刻意描绘得娇小,以突显男性的尊贵和地位。然而,在这幅画中,红衣女子的身形比例却显得异常匀称,甚至略带几分英气。
祝星氿的好奇心被激发了,他翻阅着书中的内容,发现这本书的主人翁正是这位红衣女子——一个颇具声望的书商。这个角色不仅打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还展现出了独立、坚韧和智慧的一面。祝星氿心中涌起了一股奇妙的想法,他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位红衣女子的故事,体验她所生活的那个时代。
于是,他唤来了科举小九,开始规划一场关于这本书的时空旅行。他们仔细研究了书中的背景设定、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试图找到最合适的时空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