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爹是土皇帝

第179章 太子的德育(下)

冯盎光儿子就有接近三十个,为什么偏偏带了个女儿?而且为什么带的是冯代玉而不是其他人呢?

从冯代玉对冯智彧的亲密以及冯智彧对冯代玉的宠溺中李世民得到了答案。

这样一个能长居岭南高州耿国公府的女儿,还有冯智彧对她的宠溺,这些让李世民找到了巩固两家关系的一个新突破点。

当然了,说到底李世民最重视的还是冯智彧这个人,而不是岭南冯氏。

说点儿难听的,岭南冯氏之所以能成为唐初的一个隐患不是因为他的实力足够强横,而是因为岭南那边大都是没有开发的原始森林,想要从北方发兵攻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是打不下来,但如果冯氏有心抵抗的话能够凭借着岭南那边的地势和唐军纠缠很久,甚至是长达几十年。

这是李世民所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也想像梁师都、罗艺甚至是突厥那般以武力强行威服,但那样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时间不早了,太子要不要来吃个便饭?”

似乎是觉得今天的话题都太过沉重了,对于李承乾这个十一岁的孩子来说有些难以消化,冯智彧开始转移起了话题。

他从没想过要让今天这些话直接起效果,没有任何事情能够一蹴而就,他只是希望自己今天所说的这些能让李承乾听进去就行了,至于效果那是以后的事情。

甚至是对李世民也产生效果。

“可以吗?”李承乾稍稍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随后看了看天上的太阳,又看了看冯智彧。

这霸上冯府的作息一直都和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家不太一样。

从高州的时候冯智彧就一直是一日三餐,最后甚至带着耿国公府冯盎夫妇的作息也改变了,而在到了长安之后这种习惯也没有被改变,就连李丽婉嫁过来之后也是慢慢的习惯了。

李丽婉的习惯是很快的,因为一日两餐制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的,像李丽婉这种身份的人一般都不会像普通百姓那样。

除非是真正的从困苦之中发家的,但是那种人在发家之后依然保留这种习惯的也很少。

“可以的,毕竟丽婉也是您的长姐,在出嫁之后你们怕是也没有见过几次面吧?”

何止是出出嫁之后,就算是出嫁之前他们减免的次数也是很少的。

在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前他们倒是没少见面,毕竟都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每天总是会有见面的机会的,但是在玄武门事变之后这种情况就很少很少了。

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成为了太子入主了那代表太子身份的东宫,虽然太极殿在去年之前一直都是李渊在霸占着的,但是皇宫何其大也?

别说太极殿了,单单是一个东宫就占了皇宫四分之一多不到三分之一的面积,李世民的孩子不说每人都有一个宫殿,但是李承乾最起码还是有自己的宫殿的。

就算是李丽婉不忌讳什么,但是又有什么用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
关于魂穿匪商,乱世谋权御大夏:一个现代魂魄,回穿千年,一分为二,一匪一商,为匪者纵横江湖,驰骋沙场,为商者苦心经略,富可敌国。他们在灵魂之间相互促进和支持,搅得大夏朝野风云激荡,地动山摇,最终各遂心志......。
宅男女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关于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诸天+铁血+意难平+……迈啊密某处庄园花园内朱元璋抱着头蹲在角落里,可怜兮兮地望着叼着雪茄的朱兴祖:哥,别打了,咱错了!朱标与朱棣如狗腿子般在朱兴祖身后捏肩捶背:三伯,您这样哪能让我爹长记性,要不我去给您请朱家家法——藤条侍候?朱雄英与朱高炽三兄弟对视了一眼:咱爹什么时候这么勇?秦始皇放下红酒杯对着看呆住的李世民与杨坚:寡人这贤婿如何?李世民与杨坚纷纷竖起大拇指:不愧是始
墨客老张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关于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推荐语我叫萧云天,本是个现代人,却穿越成了大周的纨绔。我那四个姐姐倒贴小说主角,还让我受尽屈辱。哼,可我不是好欺负的。幸运的是我觉醒了系统,只要打脸主角,让姐姐们悔恨就能得积分。从此,我开始一路使计报复姐姐们,我定要让她们知道我萧云天不是能随意拿捏的,我要让她们后悔所做的一切。**第三人称引导语:**
阿凡达人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
关于穿越后科举,皇帝竟想组队退休:终于实现躺平时,夏温娄被一场车祸带到了古代。事先声明,他一点都不想穿越。何况还是在功成名就、开始享受人生的时候穿越到一个十岁小孩儿身上,所有的辛苦努力通通归零。更糟心的是一来就有一推烂摊子要收拾。恋爱脑的娘,虎毒要食子的爹,吃奶的弟弟,压根不是人过的日子。一顿操作猛如虎,跟渣爹脱离了父子关系,娘也正常了,便宜弟弟还挺讨喜。凑合着过吧。拜师父、考科举、入仕途。小日子
九月醉影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
关于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武松被嫂嫂调戏,郁闷之下喝了个酩酊大醉,醒来竟然变成了嫂嫂潘金莲!王婆:大官人放心,老身的计谋,犹如孙武子捉女兵,十捉九着。西门庆:求干娘快快做成小人。(穿越从第6章开始,不想看铺垫的读者可以直接从第6章开始阅读)
北山智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