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谓是十分低劣的误解,无论选官制度怎么改,在当前条件下,沙赫的选择范围还是限定在贵族、文吏家族、富商子弟、教士和自行出资培养的家奴和平民。
真正促使葡萄牙人坚定思想的则是铺满主要道路的硬化路面、伊斯法罕的富有和战胜奥斯曼后的阅兵仪式。
当被俘获的奥斯曼军械、人员和旗帜在广场上被展示时,当伊朗的步骑兵昂首挺胸地列队通过大道时,他和其他自欧洲来的观众都被这一武功折服了。
随后葡萄牙人继续旅行至霍尔木兹,根据所闻,那里是波斯的海贸中心和海军总部,他如愿以偿地看到了坚固的海防工事和规模庞大的造船厂——体量差距足以让人绝望。本地的贸易已经被他抛诸脑后了,海军是控制海贸的前提,有印度的战绩在先,他并不怀疑波斯水兵的实力。
“尽管波斯的林木资源不算充裕,但他们依然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手段获取木材,霍尔木兹岛和海峡对岸的易卜拉欣沙赫港的船坞、工匠多如繁星,再加上巴士拉和印度诸港,所能见到的城市都有持续运作的军械作坊,波斯人能够制造和维护的船只远多于我国。在印度诉诸的一切武力都是将命运完全交给主的大无畏行为。”
记录下这一切,葡萄牙人旋即返回伊斯法罕,他准备与萨法维治下的各非穆斯林族群交流以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
…………
同样看好萨法维的不仅仅有旅居伊斯法罕的葡萄牙间谍,沙姆的一些马穆鲁克官员、权贵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借助马穆鲁克内部的宗派斗争,哈伊尔贝伊借机下场联合其他派系大力排挤、针对马利克派至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亲信官员,双方将几乎所有精力用于内斗,内斗烈度的上升扩大了坎苏·高里与在野派系的裂痕,增强了沙姆地区的离心力。
依此良机,哈伊尔贝伊秘密串连阿勒颇、大马士革和黎巴嫩山的埃米尔,他挑选出不少对开罗并无忠诚可言的要员与之来往,适时拉拢,以便在未来需要时说服他们“反正”。
强化同僚与中央的对抗是一方面,同时他没有忽略下力气强化对下属的控制。借助截流的地方收入,哈伊尔扩张了麾下的私人武装和关系网,配合伊朗间谍渗透沙姆。在他看来,阿勒颇已经被经营成开罗无法插入的铁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