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传

第十六章 官场初扬名

不过作为后世很注重传统节日的陈知昱来说,祭灶神之后他还是很隆重的对这个小年,陈家的家丁仆役们在陈知昱的带领下开始准备年货、扫尘、剪窗花等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这一天宋都汴梁城中百姓多在家中祭灶神,焚钱纸,送故迎新。

位于宫城的政事堂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陈执中和参知政事程戡等人正在议事。

此时的宋朝保留了唐朝时三省六部制,但虽然保留这些机构和职位,却并不给它们实权,基本属于没有实权的闲散部门。

大宋相职多为三人。当然政事堂中也有其他人,不过以此三人为主。说白了就是话语权在两人手里。

中书门下,作为代替三省的机构政事堂,成为了处理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中书门下的老大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此时事实上的宰相,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又设置了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统称为宰执。

此时大宋朝中陈执中拜同平章事陈执中任昭文馆大学士,刘沆拜同平章事任集贤殿大学士。程戡出任参知政事、枢密副使,位列执政。

“胜之,这几天那些陇右的灾民估计就到汴京了。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陈执中本以为有个好年过,没想到有消息传来,陇右那边情况并不好,据地方报还有灾民往汴梁城来。

“是啊,某以为当在城外设置安置点,陈相,要不让三司去处理这个事吧。”胜之是程戡的字,程戡以字行。作为首相可以喊次相的字,而次相只能喊首相官职,除非关系特别好。

“可,如此便下令...”陈执中没说完,就被下面人就送来了长安的急报打断。

“报,长安急奏!”

陈执中接急奏看了起来,越看越开心,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刚才的那种忧心忡忡了。

“陈相,何事让你欢喜啊?”程戡看到陈执中脸色喜色问道。

“胜之,好事,大好事,你自己看看。”说着把奏表给他递了过去。

宋朝延隋唐多以表和状上书,另增劄子又称札子是大臣上殿奏事前简单的呈递文种。一般情况下,大臣日用的话是劄子居多,而各地汇集过来的奏章则会正规一些以表呈。

程戡拿过奏章看了起来。

‘臣长安县尉李周,前段时间有灾民过境,于是就让人去打听,得知是陇右灾民欲前往京都,作为朝廷命官,食君之禄,分君之忧。于是让人开仓救灾,本意是给予灾民足够的路粮,好让他们抵达京都。

地方官员当有责任照顾好任何大宋百姓,于是臣苦思良计想安置灾民,在焦头烂额之时,康肃公之孙陈知昱寻到,道陈家大娘子宅心仁厚,菩萨心肠,姐弟两献良计与某言可学范文正以工赈灾,范文正于杭州时,两浙饥荒。文正公召集各佛寺言:‘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后又命令当地官府翻新仓库吏舍,日役千夫。通过以工代赈帮助灾民度过了灾荒。那年两浙地区唯有杭州没有出现流民。

臣亦认为此法大妙,苦于长安寺佛不多,陈知昱再次献计,文正公可用寺佛,长安商业繁荣可用商替佛。长安城西有荒地千余亩,作市价卖与商人,商人雇用灾民在此开荒建村作坊,经十日,起新村,建立起了二十八巷房子,每两巷配一水井,每巷三排,每排十间,每五间配备一个茅厕、厨房和洗浴间。

此时陇右六千灾民已生活安定,丰衣足食,臣以为此事陈家姐弟当有大功。另臣以为,此后若有例,可考虑以此以工代赈行事。’

“好,此事李周有大功,陈康肃之孙大才。”虽然奏章是古文写的,程戡看在眼里自动将其翻译成了现代文:“陈相,刘相,此事当报于官家知道。”

“善!”刘沆也应道。

随后两人就去见了宋仁宗,仁宗也是大为高兴,随即说了李周可为县令,随即想让陈知昱进京表功,细说以工赈灾之事。陈执中劝阻了仁宗,认为马上过年了,可以过年之后再说。

第二天灾民解决的事就在朝堂上说了出来,而且仁宗还在朝堂上夸了陈知昱,原话是:“陈康肃之孙可为楷模。”

陈知昱的名字终于在官场上第一次传开了。

京城陈家此时也热闹了,毕竟有着两朝宰相及一员大将作为家底,主家多多少少还有许多在为官的人。于是陈家的老人商量了一下,觉得陈知昱姐弟两可以回主家,于是由陈家的族叔写了封信让人年后给陈知昱他们送过去。

京城热闹可没那么快传到长安,安排完家里的事情,当天下午陈知昱和陈乔儿又来到了新村溜达。

“小郎君好,大娘子安好!”一路走来,但凡有遇到新村村民,大伙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热情的和陈知昱姐弟两打着招呼。

“昱哥,那边的小女孩好可怜。”陈乔儿指着不远处,一个穿的很破烂的小女孩说到,说完就走了过去,把自己身上的大衣披在了小女孩身上。

“这是那家的女儿,怎么会穿的这般破烂和单薄。”陈知昱不悦的问着新村的管事,说完也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了自家姐姐披上。

身边的罗晋要将自己的外套脱给陈知昱被拒绝了。

“回小郎君,应该是铁牛家的,估计是大人都去工作了,小女孩在家里呆不住就跑了出来。”新村的管事说到。

“罗晋,统计下新村有多少老人幼小,统计好后,让管家去采购厚一点的服袄送来一人一件。”

“是,小郎君。”

看着新村的百姓没能穿暖,陈知昱心中五味杂然,呆呆的望着远处正在修作坊的人想着若不是此次的以工代赈,这些人不知道走到汴梁去得死多少。

“这只是千万灾民里的九牛一毛啊!我该如何救这些百姓,衣食住行,衣食当先,如何能解决衣食的问题呢?”陈知昱囔囔道。

陈知昱回到陈家就开始想办法解决大宋百姓吃饱穿暖的问题。

回忆着后现代人们对于饱的解决办法有两种,第一就是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的水稻,按照目前来说,杂交水稻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通过地域来解决这个办法。

陈知昱拿着大宋的地图研究了起来,按照他的记忆,江苏南部即江宁府一带,以及福州、泉州、潮州、循州、广州、梧州等六州都是可以一年两熟的。一年三熟的自西南的宜州起往西到羁縻州,往南到琼州都是一年三熟的。

可是应该怎么做才能让人会这些呢,这个问题陈知昱考虑了很久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最后想到了一个人,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的陆琦,陈知昱认为术业有专攻,作为大宋的粮食大王陆琦可能会有办法。

解决饱的第二种办法就是养猪,后世不都说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养猪吗,但是养猪可就讲究了,还好陈知昱前世在爷爷那边看了不少书,医书中自然有猪的养法,不单单是猪的,鸡鸭鹅都有。

而解决温的方法,陈知昱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棉花,后世很多人认为棉花是从印度进入中国的,其实还真不是,关于记载,我们最早能找到的记载是在《尚书》里,在《尚书·夏书·禹贡》里写那些东南沿海各地上贡的物品时是这样说的:‘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意思就是说东南沿海各岛的人穿着草编衣服,把贝锦放在筐子里,把橘柚包起来作为贡品。贡品沿着长江、黄海到达淮河、泗水。

贝锦其实指的就是木棉花织成的布,只不过在那个时候还没有棉这个字,多以锦写。

而此时宋朝出现的也是木棉花,而不是草生棉。不过陈知昱是知道大宋肯定有草生棉的了。木生棉其实产量也不错,不过培育麻烦,时间也长,远远比不上草生棉,而他的要做的就是找到草生棉,唐宋爱花,所以大有人收集了各种花以及花的种子。

将棉花的草本样子画了出来,第二天他就交代人去各大花市以及商人手里寻找这种花。

接下来的日子,陈知昱每天除了和十二人训练之外就是写书,写各种家畜家禽的培养方法,重点是猪,因为猪还要阉割,而长安新村也弄起了一个猪圈,一个鸡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
关于最强藩王造反,老朱喜当太上皇!: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于是巡视全国,宣扬威仪。当他来到大宁时,发现道路竟然能并排跑下六辆马车!藩地的城池,竟然比应天府的还要大!百姓们的生活,竟然如此安定富裕……更让朱元璋震惊的是,藩王朱权麾下有精兵十万,兵车八千,战马三万……无时无刻不想着起兵造反,席卷天下。朱元璋:朱权啊,要不你别造反了,咱打算把大明送给你。朱允炆:十七叔啊,您如果造反,我将
加糖的小芋圆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
关于神鸦社鼓杨小瓜的穿越人生:一段被大家忽略的历史,历史课当做笑话的谈论,也是辛弃疾念念不忘的辉煌。五胡乱华,看我扭转乾坤。架空历史
老罗克
重生之岳飞传奇
重生之岳飞传奇
关于重生之岳飞传奇:一个普普通通的都市青年,在偶然的情况下穿越到南宋时代,借尸还魂成为南宋名将岳飞。它不仅要抵御外敌,还内有朝堂的阴谋诡计,内忧外患。且看他是否能逆天改命,转变岳飞的可悲命运。。。
书缘笔浅
红警:心灵终结
红警:心灵终结
关于红警:心灵终结:当一名拉丁同盟阵营的动员兵穿越到了巨塔启动的半年后……在这里,有月球苏军面对厄普西隆军的绝地反击,有心灵终结版的《全频带阻塞干扰》。在这里,有化身面壁者的将军同志,有置死地而后生的传奇英雄鲍里斯。在这里,有拉什迪的起家小故事,有云茹的童年过往、有天秤复制人的秘辛、有阿拉斯加幸存者的温馨日常、有马尔翁的孤独之旅。在这里,有巨塔启动前中国做出的最后努力,有云茹及其大反抗军独走的真相
水水水竹子
我是潜艇指挥官
我是潜艇指挥官
关于我是潜艇指挥官:U-49,一切的开始,我一睁眼就在这艘潜艇上,船员们正井井有序地工作着,他们并不知道未来有什么等着他们,铸就传奇、或是沉入海底……
ff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