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人生张阳李玥

第五百零八章 令人脊背发寒的故事

反正天可汗不会说自己看不懂,一张张图纸太过复杂,简直不是人能看的。

上官仪看向一旁忙碌的牛闯,以往的工坊多是木制,而现在加入了许多铁器。

许多零件也更加精细了。

整个骊山的铸铁和工厂是分不开的。

铁匠坊的铸造技术,造就了现在新式的流水线,而牛闯所带的这些工匠也很辛苦,他们的工作强度已经是极限。

当年他们建房子的技术早就用不上了,换来的反而是杠杆原理和诸多力的应用,甚至还涉及了数术的应用。

一个个精细的尺寸都要经过计算,比如说根据杆与轴之间的距离,就需要用到三角数术的运算。

这方面还要时常去过问魏王殿下。

这些技术早就已经超过了牛闯他们原本能掌握的知识天花板,他们这半年也一直都在恶补这方面的学问。

就是恶补,没日没夜的学,想要跟上也很吃力。

牛闯是个执拗的人,他不想失去在骊山的地位,用魏王殿下的话来说,他需要掌握最前沿的技术,才能稳坐骊山技术的领头人。

张尚书何许人也,这些技术就连宫中的工匠都未曾掌握过,尤其是力学,数术,物理这些知识融合之后,所制造出来的流水线与之前的流水线相比是天差地别。

这才是骊山工厂真正的模样。

李世民走入还在建设的工厂中,“这个轮车是做什么用的?”

上官仪解释道:“陛下,摇动一旁的把手试试。”

依言,他摇动把手,巨大的轮子开始转起来,一排排的针开始转动。

上官仪解释道:“这些排针是用来将丝线拉直的,陛下请看当排线转动,它们整齐一排压到此处的弹簧,就可以驱动下一个轮子,如此一来我们就节省了换线的人力。”

李世民打量这个工厂,现在这里还没有正式使用,不过这新式的器械多是铁器与木质框架拼凑而成。

“倒是巧思。”李世民点头道,“朕听张阳说过,他的父母当年也是做五金活的工人,也算是手艺人,他自小就能帮着他父母靠手艺谋生,想来他有这种手艺倒也不奇怪,算是子承父业了。”

上官仪笑道:“子承父业,也是孝道本就是身为人子应该的。”

“你听说过五金手艺吗?”

“下官也从未听说过。”上官仪解释道:“陛下,臣以为所谓五金涉猎广泛,以如今张尚书所展现的这些无非就是铸造工艺,或许是他的家乡话,换了一个说法而已。”

这番话很是中肯,李世民点头赞同。

“若是学得五金铸造术,以县侯的水平,徒手可以造出诸多事物,无论在何地这种技术都能用来谋生。”

“五金铸造术?”李世民笑道:“好名字。”

离开还显凌乱的工厂,眼前是忙碌的骊山村民。

这里的村民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各个郡县向往,看着这个小村子,李世民突然笑了,这不就是朕一直以来追求的盛世之景?

“朕之前看不起弹簧这个不起眼事物,想来是朕短见。”

“当人们使用铆钉之后改变许多建造术,弹簧也是同理。”

现在李世民算是理解了,张阳苦心孤诣要提高铁器的铸造水平,生产力离不开技术的提升。

一个小小的弹簧,就能将骊山的生产力再上一个台阶,匪夷所思。

“以你的估算,现在骊山的生产可以提高到什么程度?”

上官仪回道:“至少是老工厂的三成,而且老工厂多是木制,已用三年,简单的木制结构容易磨损,需要时常替换部件用着也麻烦,就像是一个老人家,已不堪重负了。”

皇帝走到远处,一眼看尽七座正在新建设的工坊,这都是于社稷有利的建设!

李世民的眼神火热,这就是张阳费尽心力,养出来的成果,这些成果都将是朕的。

朕早晚要将这些全部收为己用。

朕的大唐要富强。

从神情上掩藏住对这里的火热觊觎之心,李世民板着脸与上官仪嘱咐,“好好建设此地,若此地有失不仅仅是张阳会问罪你们,朕也会问罪你们。”

“喏。”

骊山要抓紧建设,张阳也忙着建自己的新家,应付朝中的事情,新家的建设进度耽误了许多。

白天在骊山上建房子,晚上便给媳妇写故事。

这便是张阳这些天以来的生活

李玥将聊斋的十数篇故事分成上下两册,让婶婶带到了印刷坊,印刷出来送入长安城。

聊斋的故事中处处带着讽刺,中原的读书人刻苦,他们半辈子都在读书,读了这么多的书,肯定也能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这便是蒲松龄的厉害之处,也是聊斋能够传世的原因,讲最荒诞的故事,写的是让人脊背冒汗的人心。

皇帝在骊山,有了好东西自然第一时间会送来,不论在哪里这个天可汗都充分使用他作为皇帝的特权。

李世民得到了印刷出来的第一册聊斋,他正仔细看着。

皇帝在骊山避暑,除了偶尔要应付国事,闲来看看聊斋也成了平时的消遣。

李世民在骊山避暑的日子很悠闲,他还能看着骊山的工厂一步步扩建心情很美丽。

但看着眼前这册聊斋荒诞的故事,李世民怎么都笑不出来,“以他的年纪,他的阅历,怎么能写出这等故事?”

长孙皇后拿着下半卷看完后感慨道:“确实是荒诞又引人深思。”

“这些原本就是坊间的故事吗?”

“妾身以为这些故事光怪陆离,可讲述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出自坊间才会带有烟火气。”

“故事不是胡诌的,讲的也都是寻常人的故事。”李世民放手足的册子,莫不是真如岑文本所言的那般?

一本红楼就足够让各世家大族面红耳赤了。

李世民的脸上带着讥讽的笑容,“清河崔氏嫁娶女子皆是按照祖制,一篇梁祝让崔家的老祖宗跳脚大骂,要将此书全部收来焚烧。”

张阳这人倒是有意思,用一个故事将世家的丑恶尽数写出,让天下士子争论不休。

列为禁书又如何?依旧挡不住这些故事扬名天下。

故事讽刺,不忍直视,李世民却很喜欢,“朕倒是希望张阳多写一些,往后朕的江山大唐的史书上,就可以写下张阳这个狂徒著书讽人的大作。”

“写完了西厢之后,张阳便停笔不再写,时隔三年他再次动笔,写得便是这些讽刺故事。”长孙皇后忧心道:“妾身担心张阳处在风口浪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
关于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主角赵辉,大明的躺平之王——因为他的岳父是朱元璋。朱棣北伐他躺平,别人冲锋,他磨洋工。结果,四处逃窜的蒙古军冲到了他的阵前……朱棣北伐驾崩,他在青楼加钟。躺平的他辅佐太子登基,又赢了!朱高炽续航太短,几个月就下线。他又辅佐朱瞻基继位,啥也没干,赢麻了!朱瞻基苦干十年过劳死了,躺得屁股都快平了的他只好爬起来,又双叒辅佐堡宗朱祁镇继位。土木堡战神亲征,啥也别说了,接
猫头叔叔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关于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一朝重生,回到了20年前。许毅曾是清原县有名的富商家的阔少爷。那一天,父母带回来一个少年,说那才是真少爷,而他只是缓解相思之苦的替代品。许毅不敢,也不愿相信,如珠如宝疼他十五年的父母,转眼就咒骂他是丧门星,害的他们亲生骨肉分离十五载。还无情的把他赶回了贫民窟的亲生父母家。从此,再不愿意见他。而他亲爹娘,怕他难受,给他娶了媳妇成了家,大哥为了他甘愿冒险去当猎户赚钱
一只小猫吖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求求你们造个反吧
关于求求你们造个反吧:历史上说美色误国,为什么我娶了一个又一个,政权却更加牢固了?历史上说宦官专权误国,为什么我重用太监和宫女,太监宫女却成了保卫自己最坚强的护盾,每个人都成了以一敌十的存在。历史上说将军掌权会发生背叛造反,为什么我把军队的指挥权全交出去了,将军非但没有造反反而收复了失地,为国家开疆扩土。我只是想要完成任务,带着内库中的银子回到蓝星做一个潇洒的农夫。为什么你们要逼我在这个世界当一个
茜明湖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
关于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洛青杉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成蟠龙山黑龙寨大寨主,从此以后劫财劫色,杀人越货,强抢民女的事...一概没有做过。开作坊做买卖发家致富,打地主分田地,开仓放粮救济灾民。身在乱世,出身草莽,虽然娶女帝为妻,却仍被权贵世家轻视嘲笑。权臣篡位,异族入侵,洛青杉大杀四方,一路横推,从东海到漠北,从草原到江南,南征北战,威名远播,无人不知,最终成为一方霸主。
蝉七
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
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
关于游医变皇帝,都是娘娘太美惹的祸:穿越平行世界,假借游医之名,在萧府混吃混喝,误打误撞顶替萧将军之子萧彻远赴北境之事,未曾想因此结缘当今皇上的妃子黎容娘娘。黎容娘娘貌美如花,人见人怜,花见花开,车见车爆胎,好了,反正随着事故的发展,萧彻被逼无奈当皇上、、、
买醉的酒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