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突然就想起了上辈子波波给他报过的一组数据。
23年出生人口,902万人,93年!2126万!
这年头,大家对生育是真有热情啊。
陈林重生回来,在他的影响下,至少他自己和东东是要生二胎了。
这都是上辈子没发生的,波波和丹丹一直都是独生子女。
本来连长他们也都是只生了一个,现在看来也不一定了。
这叫什么?重生之我为国家提高生育率?
陈林几家人在县医院里面互相望着尬笑,紧接着就是互道恭喜。
检查完后,大家都放心了,医生说是都正常。
陈林却暗下决心,妈的以后可不能随便庆祝了,赚再多都不行。
不然弟兄几个再来一次这样的可怎么搞啊。
这下倒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了,谁都没落下。
但一下多了五个孕妇啊!
93年的男人们,可千万别累死了!
重新开业后,生意倒是和去年差不多,都挺闲的。
虽然这年头和后世差不多,一般到正月十五之前都是节日氛围。
但是主要活动的地方还是集中在村里,县城里除了开工的国营厂及医院类的事业单位,人气恢复并不太好。
陈林几兄弟趁着还能闲几天,开始做起了打算。
之前的各个店铺在工作量上,五个兄弟和各自老婆那真的基本算是五五开。
现在五个女同志全部怀孕,必须趁早做好规划。
虽然拿思华和晓华来说,之前怀孕也照样三班倒,但真不至于上班上到产前。
后世波波媳妇生前一个月才休息,那至少还有上班是坐办公室的原因。
棉纺厂敢让女职工上班上到产前一个月?还是国营厂!
借厂长八个胆子他都不敢。
陈林他们出来后,虽然工作内容变了,但工作量其实并不轻松。
女同志们主要负责服装店。
除了大家正常看见的接待售货外,收货、熨烫、铺货、补货、盘点、记账。
每样工作都是费时费力的。
就拿记账来说,后世可能很少遇到这个问题了,因为每个店铺电脑记账,扫描枪配合专门的软件。
每天的收支记录清清楚楚。
90年代私人开的店可没有这么轻松。
五个小学学历,最高初中没毕业的女人,做起来就更难了。
但思华她们全靠自己琢磨,愣是从最初的混乱,变成现在一切都井井有条。
活不轻松就算了,时间还长。
厂里三班倒,就是标准的八个小时。
但开店就不同了,一天轻轻松松十个小时之上。
这还是在90年代的原因,放后世,工作12小时是家常便饭。
这也是很多招销售的条件都是上一休一的原因。
所以陈林兄弟几个商量了一下。
第一件事就是决定再招几个售货员。
这个决定提出后遭到了女同志们的坚决反对,说是生完孩子就能忙过来了,到时候难道辞退别人么?
陈林兄弟几个岂是白商量的?
“你们几个把这个店的方方面面都理顺了,积累的大量的经验,已经可以开分店了。”
“以后你们就要开始进一步学习了,学习怎么管理多个店铺。”
“现在就做出这样的成绩了,难道你们剩下几十年就守着这么点店面就满足了?”
陈林兄弟几个经过讨论,得出了这个结果。
其实也不能算讨论,因为开始几个兄弟和思华她们的想法是一样的。
陈林把上面的话先跟兄弟们说了一遍,才说服了兄弟们。
这是人的眼光问题。
上辈子县里很多店面八十年代就开上了,赚了不知道多少,但到2000年左右还是那个逼样。
然后新世纪后没多久只能关门大吉。
陈林可是有后世的经验啊。
先说青少年服装店,这个东西以后要么和厂子合作直接涉及设计和生产,做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