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北静王

第七章秦可卿进王府

翌日,秦府院内停了一顶女轿,女轿装饰精巧讲究,红缎作帏,辅以垂缨,紫色珠帘从矫顶一泻流下,耀眼的红色纹路布满整个轿身,枣红色窗布随风摆动,霎那间看上去,气派极了。

一婆子满脸笑意,走上前笑吟吟的说道:“姑娘,老奴特来接您进王府。”

眼前花容月貌的姑娘是世子爷看中的人,婆子自然客气相待,言语间满是阿谀。

“有劳了。”

秦可卿一身的宝蓝色水袖群,头别碧玉簪,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描斜红、涂唇脂,明艳动人,显然是精心打扮过的。

面对来接她的婆子,秦可卿以礼相待,不能失礼于人,让人小觑了。

婆子见秦可卿温婉有礼,提着的心放了下去,似秦家这等小门小户的,飞上枝头变凤凰,心气难免高昂,只不过这秦家姑娘与众不同,说起话来如沐春风,半点不见娇戾之色,当真是难能可贵,也不枉素来温文尔雅的世子爷上心。

“姑娘,时候不早了,该上轿了。”婆子提醒一声。

秦可卿闻言点了点头,拜别秦业以及稚儿秦钟便上了轿。

四人抬着轿子一路而行,行至北静王府门前,两对石狮子眼睛怒目圆睁,爪子粗壮有力,眼神横扫着周围过路的行人,威严姿态让人退避三舍。

住宅大门的建造是有严格规定的,亲王一级的住宅是五间大门,郡王,公侯等高官的住宅是三间大门,北静王府大门面阔三间起脊,三间兽头大门门前镶嵌着四十九个金色门钉,纵横皆七,尽显奢华庄严。

兽头大门是很少打开的,平常出入都是走角门,后门,大门也只为尊贵的客人打开,或是重大节日、大婚时才打开,如果大门让地位低的人随意出入,那就是有辱门楣了。

轿子自西边角门而进,至一垂花门前落下,随行婆子上前打起轿帘,扶秦可卿下轿。

秦可卿扶着婆子的手,引着朝宁安堂而去,一路上,秦可卿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谨守本份。

宁安堂外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鬟,一见婆子引着秦可卿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世子爷还念呢,可巧就来了。”

秦可卿想起昨日匆匆相视,长眉若柳,身如玉树,端是秀美绝伦,不由地,秦可卿眉眼低垂,脸颊上浮上一抹嫣红。

丫鬟几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秦姑娘到了!”

宁安堂,软塌之上,北静王妃安坐于中,旁边便是水溶,听见丫鬟呼喊,水溶神情一震,自昨日一见,水溶便难以忘怀,以至于梦游幻境,一大早,璎珞便又清洗胫衣。

北静王妃察觉到水溶的异动,心中不觉好笑,自家心肝儿开窍了,不过想起秦可卿妩媚风流的模样,足以令爷们见了她之后腿肚子发软。

片刻后,秦可卿进入房中,见榻上的北静王妃,盈盈一礼道:“拜见王妃。”

北静王妃轻点颔首,秦可卿行事妥当,令其满意,于是和颜悦色道:“可卿,不用多礼,快坐吧!!!”

可卿坐在下首处,丫鬟摆了茶果上来,不过秦可卿并未享用,安坐于上,柔眉如水的双眸低垂,安静娴然。

北静王妃也不在意,笑说道:“可卿,往后你就同我在套间暖阁儿里面,我已经让人收拾好了,要是缺什么物件,你就吩咐人去置办,不需拘束。”

水溶闻言嘴角一抽,将秦可卿安置在套间暖阁,往后他还怎么窃玉偷香,秦可卿进府是因为他,需要这么严防死守的?

try{ggauto();} catch(ex){}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关于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木盆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关于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的姓氏(主要是百家姓)的起源,发展与改变。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姓氏变迁。前面主要是中国的姓氏介绍,后面是文化遗产介绍。
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关于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三年前的一场宿醉,沈闲拿走了未婚妻的第一次,觉得伤害了未婚妻,于是下定决心呵护她,写出来的歌曲都给了未婚妻,差点把她推成情歌天后。后来一场离奇车祸,沈闲天赋消失,沉寂三年。三年后,天赋刚刚回归,未婚妻却是卷款跑路,留给沈闲的只有天价违约金。并告诉沈闲,三年前的那天晚上,沈闲伤害的是另有其人。就在此时,华语顶流,情歌天后带着萌娃找到了沈闲。说——这是你的女儿。……
徽州
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
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
关于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穿越种地,铁四角的爱恨情仇,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四处漏风的屋搭配一锅浓稠的毒草汤,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吗?不,撸起袖子就是干,这不是我的挑战区,这是我的舒适区……
蚂蚁不吃蛋糕
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
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
关于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在亚波人的蛊惑下,未看过艾斯奥特曼且单身许久的洛西宁为了未婚妻穿越成为了塔克队的山中队员,亚波人命令其为卧底潜伏在塔克队伺机干扰他们的行动。由此,山中队员便开始了自己的卧底行动......(温馨提示:本文略带抽象,请勿带脑子观看)
慕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