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秦柳瑟救的人是大皇子,是皇家的金疙瘩,所以太皇太后到底是不好意思真的怪秦柳瑟。
但又不得不用这件事情来鞭策她,往后还得顾着自己的形象。
说实话,秦柳瑟压根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许因着是民间长大的人,到底没有那么多的尊卑情怀,也不将自己当做多金贵的贵女一般。
救人什么的,对秦柳瑟而言,不过是顺手之举,比起没面子,她更怕见死不救后,让自己更加愧疚折磨。
可对太皇太后这样在深闺里长大的姑娘而言,学透了诗书礼仪,便觉得女儿家的形象和名声更加重要。
这种事情,确实是因着每个人的身份,而有不同的见解。
比如西太后,乃是寒门出身,便觉得这种事情没什么,不由为秦柳瑟说了两句话,“如此仗义救人,太皇太后,本宫倒是觉得,这秦氏颇有侠义心肠。”
但东太后就不这么觉得了,她自幼尊贵,一向是视人命如草芥的人。
在她的眼里,除了有身份的人,其他的人的命,便都不是命。
便笑着附和太皇太后道,“本宫倒是觉着太皇太后说的极是,若是今日并非大皇子,而是那寻常人,那全然没有救人的必要。”
东太后的意思是,若是寻常人掉下去,那便等着宫里的其他下人来救,能救上来是他命好,救不上来,那也是他的命。
一时间,跟过来的妃嫔也是分作两派,有的人觉得秦柳瑟这般做,没必要害得自己颜面尽失。
不过这些人,是自己真的也这么觉得,还是为了附和太皇太后,就不好说了。
而有些出身普通,或是出身在武将家里的,则便站出来为秦柳瑟说话。
譬如那宁贵妃,家中的父亲是习武之人,从小她便也有些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一些。
习武之人是豪爽气派一些,是以便替秦柳瑟说道。
“皇贵妃娘娘如此狭义心肠,正当得起这个位置呢,若是不管不顾,只顾着自己的形象颜面,那往后又如何御下,还要御天下人。今日这事传出去,京城里定是人人都要夸上皇贵妃娘娘一句的。”
萧德妃也笑道,“今日后宫没有外男,也没人看到皇贵妃娘娘的仪态,且比起人命,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并不要紧,左右大皇子能平安无事,那才是最重要的。”
萧德妃这话里头,又把大皇子给捎带上了。
俩人一个会说,一个敢说,又因着位份够高,说话也比较有分量。
一时间,秦柳瑟便向萧德妃和宁贵妃都投去了感激的眼神。
皇太后怪罪归怪罪,但并不像东太后那样见不得秦柳瑟的好。
是以,听过这些人说后,心里头的怨念也消退了不少。
东太后见状,有意又要添油加醋几句,却在这时候永嘉帝开了口。
不过他并没有跟秦柳瑟说话,也没有替她向太皇太后求情,而是看向朱万喜问道,“扇子捞起来了吗?”
朱万喜点点头,朝外面知会一声,立刻有公公用托盘捧着捞起来的扇子进来,给永嘉帝看,“皇上,原封不动从湖边呈过来的。”
大皇子原本心情已经好受不少,一时间看到这扇子,心里头是一半喜一半愁。
高兴的是扇子被捞起来了,不高兴的是,泡了水,只怕已经没用了。
这扇子是折纸扇,纸制的扇面,一旦泡了水就没用了。
便是晒干了、风干了,那纸也不复原样,而是硬邦邦的。
小皇子眨巴着眼睛,包着泪珠子,但又不想落泪。
秦柳瑟过去搂着他的肩膀,轻轻拍着,安慰他说,“等回头那扇子干了,咱们除了纸面,用那木骨架再做一支可好?”
虽然这样也不过是杯水车薪,但到底有个骨架,大皇子只撅着嘴点点头。
永嘉帝指着那盘上的扇子,看向伺候大皇子的侍女,“今日这般凉爽,大皇子也得用扇子扇风?”
侍女赶紧摇摇头,“回皇上,并没有。这扇子原是大皇子藏在兜里的,拜了月亮,便挂在身上,并没有拿在手上。只不知怎么了,许是掉下来了,不知怎的就掉到湖里去了,这才出了后头的事儿。”
永嘉帝听她这么说,看了她几眼,挑挑眉,已然察觉出这事的不对劲。
秦柳瑟也早有这个想法,因着这扇子是折扇,如果没有撑开,直接掉落,那么应该是直接沉到湖底的。
没有扇面撑开,怎么会飘在湖面上?
只能说,恐怕是有人故意将扇子打开,扔到湖里,然后吸引大皇子的注意力,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