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元朝的时候,官员们聘请师爷纯属无奈之举!因为元朝实行的是严格的等级制度,蒙古人是一等人,能做大官!但是大部分蒙古官员连字都识不全,一辈子只知道厮杀,这样的人又如何做官?
try{ggauto();} catch(ex){}
所以他们就聘请一些懂得处理实务的人来帮他们处理政务。而在当时有很多被蒙古人挤占了大量名额,无法当官的读书人存在。为了他们胸中抱负也好,为了吃口饭也好,不少人相继投入到了蒙古人的幕中,成为了比较早期的师爷。而且他们同大宋的同行不一样,是有真正处理事务权力的!
等到大明时候师爷就真正开始掌握权力了!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些新上任的官员,在成为官员之前一辈子只读四书五经,完全缺乏实务的处理能力。那么他们成为官员之后就迫切的需要有处理实务的能力。
但这就要了他们的老命了,这种能力可不是马上就有的。一些大家族出身的官员自然是不怕的,因为他们在读书之初就要受到各种形式的精英教育,所以做起实务来虽然不能说是出彩,但至少不会出大错。
但其余大部分的读书人在处理实际事务的时候就是笑话了!所以为了不被刚当上官就被撸下去,那么请人来帮他们处理实务就是必然的了。于是师爷迅速的在大明就铺开了!
而很显然的,胡昌浩作为锦衣卫指挥使,往来的文案工作绝对少不了!所以他也聘请了两个师爷。之所以要聘请两个,是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师爷已经开始职业化和细分化了!
他的两个师爷,一个名叫钱粮师爷,另外一个叫刑名师爷。听名字就知道一个是负责公文往来,仓储运输,财务计算等一系列工作的。而另一个师爷是专门负责现场勘察,断案审案等工作的。所以他才请了两个师爷到自己的幕中!
而且经过一番考验之后,胡昌浩发现这两个人极为好用!一个账目明白清楚,从不出错。至于另外一个,光从文书上就能看出下面的人在审案断案的时候有没有弄鬼?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二人就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胡昌浩也不是没调查过这两个人的底子。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得出来这两个人的底子极为清白。都是普通的读书人,只是科举的运气不好,逢考必挂!无奈之下才转成了师爷。再加上两个人能力极强,所以胡昌浩也就慢慢的信任了这两个人。
可是他也不想一想,大明参加科举的人何其之多!文官集团想要找两个信得过,能力又强的落第书生难吗?一点儿都不难!这样的人物不说车载斗量,也是一抓一大把!
而且他们都不用设计将人往胡昌浩身边送,他们只要坐等着胡昌浩招好了人手,再暗地里许下承诺,这两个读书人会倾向于哪里就不用多说了!
尤其是当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分别被两个大儒收为入室弟子的时候,他们都恨不得立刻把胡昌浩切碎了零卖给文官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