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吴襄前脚刚走,后脚崇祯皇帝的脸色就从刚才的和颜悦色变成了冷若冰霜。虽然今日他没有处置吴襄,可对辽东将门的警惕性再一次提高,同时也对已经死了的袁崇焕更多了几分怨恨。
在崇祯皇帝看来,吴襄虽比祖大寿可信,不过可信的程度也是有限。虽然今天吴襄在自己面前说了真话实话,可是如果吴襄真的效忠自己,效忠大明的话,为什么不在接任总兵的时候就把这些情况已上书的方式告诉自己呢?而是在自己逼问下这才说了出来?
从这点来看,吴襄恐怕也是存着私心的。大明武将吃空饷的情况历来有之,空饷弄到的银子难道真的养兵了么?崇祯皇帝又不傻,当然知道这些银子大部分都进了这些武将自己的腰包之中。
try{ggauto();} catch(ex){}
吴襄同样也是一样,用一句难听话来形容,狗改不了吃屎,哪怕吴襄这条狗比祖大寿那条狗略微可靠些,但也有限度。
之所以没处置吴襄,是因为崇祯皇帝不想引起辽东动荡罢了。为了大局,安抚好吴襄才是上策。但吴襄这個人以后怎么用,还能不能重用,崇祯皇帝还要好好考虑考虑,眼下先让他回去再说,辽东安稳才是第一,等辽东那边事解决后,崇祯皇帝再另想办法。
见过皇帝后,吴襄在京中停留了一日,翌日就启程返回辽东。
等他回到辽东,辽东那边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这一次皇太极再一次领兵南下,摆出一副要打辽东明军的架势,辽东各部如临大敌,尤其是在锦州的祖大寿更是抓紧时间修筑城防,以防止皇太极来攻。
忙忙碌碌折腾了两个月,祖大寿都没等到皇太极的部队来攻,反而等来了皇太极派人送给自己的一封信。
信中皇太极很是客气,告诉祖大寿说他的子侄在他那边很好,虽然祖大寿在之前大凌河兵败后摆了皇太极一把,先降后逃,跑回了大明,可皇太极非但没有责怪祖大寿,反而对祖大寿很是推崇,也佩服他的忠义。
祖大寿看完信,许久都没说话,也有些佩服皇太极的大度。虽然双方是对手,不过既然对方好意来信,还告知了自己子侄之事,祖大寿也不想和皇太极撕破脸,就此写了一封简单的回信,信中对皇太极说自己是大明的臣子,虽然感激皇太极的好意却不能背叛大明,战场上大家是对手,但私下他却要感谢皇太极善待自己子侄。
所以祖大寿对皇太极说,请皇太极照顾好自己的子侄,自己虽不能投皇太极,却对皇太极却很是佩服,谢谢他的来信。
皇太极接到信后,看完继续书信一封,说大明已经不行了,崇祯皇帝和朝廷对祖大寿防备甚多,而且自袁崇焕死后,也没人能信任和重用祖大寿,祖大寿在大明那边又有什么意义呢?倒不如投靠自己,自己一定会重用祖大寿,只要祖大寿能投诚,他皇太极必然厚待。至于他的子侄不必担忧,皇太极说祖大寿的子侄就是自己的子侄,在他那边无论安全还是富贵都能保证,他日夜期盼能见到祖大寿的一日,希望祖大寿可以好好考虑他的建议,不急一时。
对此,祖大寿又回信一封,信中再次感谢了皇太极的看重,同时也再次说明自己不能投对方的原因。但相比上一封信,这封信中祖大寿的言辞要温和许多,还再次对皇太极表示敬佩。
接着,皇太极又来信,这信中说:“将彼处险易明白修书,速遣妥员来报我等。我厉兵秣马,但候将军之消息。勿为此处之子弟及众官兵忧虑,尽我穷国之力养赡之。我等既同舟共济,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倘蒙天眷而事成,则以将军为王,赐以权柄,当是自然。将军骤遭灾难,力所不支,难保自身,则请将军遣人约期,当遣人往迎。”
这信的意思更是明确,甚至愿意给祖大寿王爵厚待,祖大寿看完这封信没再给皇太极回信,这信也给祖大寿悄悄烧了,不过皇太极信中的内容却被他记在了心里,就不知道他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了。
辽东方面双方僵持,似战又未战,时间久了,辽东那边也渐渐放下心来,觉得皇太极这一次只是摆出一副要进攻的架势,并没有真正打算南下的举动。
而且之后不久,从北边传来又一个消息,更让辽东方面彻底松了口气。因为听说皇太极派多尔衮领兵北征草原,似乎并没有打算在辽东开战,而是有意图先平定蒙古的样子。
听到这个消息,辽东各部连忙查探情报真实性,不久后这个消息得到了证实。从北方的探子回报,皇太极的确派了多尔衮去了草原,眼下已带兵抵达察哈尔了,正在聚集察哈尔的蒙古各部意图西进,看样子是要去打土默特。
多尔衮这次带了一万五千骑兵,都是八旗精锐,等到察哈尔各部兵力汇合,组成大军后就会西进出征。从这点来看,皇太极不可能两面开战,而且建奴也没这个实力,也就是说辽东暂时不会再有事。
鉴于这个情况,辽东各部商议后决定给朝廷报捷,他们自然不会告诉崇祯皇帝真相,只会说辽东各部和建奴交战,防守严密打退了建奴多次进攻,逼迫皇太极退兵。这样的话功劳有了,赏赐也有了,上上下下皆大欢喜,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