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1

第九十三章 屡败俺答——曾铣

曾铣,字子重,浙江台州府黄岩县人,曾贾之子。十二岁即出口成章,父经商结识江都好友,托友携江都延师授课,遂落籍江都,明代抗蒙名将。任福建长乐知县,后升御史,巡按辽东、山西,平定叛乱。明中叶,蒙古俺答控制漠南,拥有10万骑兵,多次入侵陕西、山西等地。曾铣任兵部侍郎,总督陕西军务,以数千之兵拒敌塞门,命参将李珍偷袭敌军马梁山大本营,俺答腹背受敌,溃不成军。

曾铣上《请复河套疏》,修筑大同西路、宣府东路边墙,主动出击河套,俘敌千计,拒绝俺答求和。世宗对收复河套信心不足,首辅夏言支持曾铣再上《重论复河套疏》。权臣严嵩为置政敌夏言于死地,向世宗进言收复河套会“轻启边衅”;并串通败将仇鸾,诬告曾铣掩败不奏,克军饷巨万;贿赂夏言,意求加官进爵。世宗罢免夏言,将曾铣逮回京师,三法司不敢以律论断,揣摩世宗意图,以交结近侍律斩,妻、子流二千里。曾铣临刑慨然赋诗“袁公本为百年计,晁错翻罹七国危”,史称“天下闻而冤之”,后人将这个冤案编成戏曲《盘夫索夫》,成为名剧。

曾铣,自入学作为诸生,就以才华自豪,成为进士,授官长乐知县,征召为御史,巡按辽东。辽阳发生兵变,叛卒抓住都御史吕经并加以侮辱,曾铣当时巡抚金州、复州,急传檄文征召副总兵李鉴停止吕经的苛政,并为叛乱军士请求赦免。吕经被释放,急走广宁,悍兵于蛮儿等人又捉住吕经进行侮辱,就在这个月抚顺士兵也缚住指挥刘雄父子。正巧朝廷派遣侍郎林庭木昂前往勘察,乱兵很害怕,辽阳兵变的倡首人赵劓儿暗中到广宁去与于蛮儿合谋,想等到镇城官上奏章时,就集众叛乱,被总兵官刘淮察觉,阴谋未得逞。复又结盟死囚,想等到林庭木昂到达,关闭城门搞兵变。

曾铣刺探得到二城及抚顺为恶之人的姓名,密授诸将,将赵劓儿等数十人同一天捕获。曾铣向皇上说:“过去甘肃大同兵变,处置得过轻。群小人说侮辱朝廷命臣,杀主帅,罪罚不过于此,于是相继作乱。现在首恶应当急诛。”于是召回林庭木昂,命令曾铣勘察核实,将诸首恶全部斩首,将首级悬挂边城,全辽大定。朝廷提升曾铣为大理寺丞,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

俺答多次入侵内地,曾铣请求修筑临清外城,完工后,进为副都御史,过了三年,改派巡抚山西。经过一年敌寇没有犯边,朝廷认为是曾铣的功劳,进职为兵部侍郎,依然负巡抚之任。敌寇十万多骑兵从宁塞营入侵,大肆侵掠延安、庆阳境地,曾铣率兵数千驻守塞门,而派遣前参将李珍捣毁敌巢于马梁山北,杀敌一百多人。敌寇听说后,才开始逃遁,捷报奏上皇帝,赏赐他银币。既而敌寇多次入侵,游击高极战死,副总兵肖汉败绩,曾铣上疏皇帝报告诸将的罪状,被按兵律罚治。当时,河套敌寇在近塞放牧,零散骑兵往来,居民不敢樵采,曾铣正在修筑边塞,怕被他们扰乱,于是选精兵打击他们。敌寇逐渐退到北方,间或用轻骑入侵抢掠,曾铣又率领诸军将他们驱赶到远处。参将李珍和韩钦多有功劳,皇帝下诏增加曾铣的薪俸一级,赐银币有加。

曾铣向来喜好功名,又感到皇帝的知遇,更加想有所报达,考虑敌寇占据河套,长久为患中国,于是向皇帝上疏说“:敌贼占据河套,侵扰边疆将近有百年。孝宗想收复而不能,武宗想征讨而没有实现,让吉囊占据作为巢穴。他们出河套则侵略宣、大、三关,以威震畿辅;入河套则入侵延、宁、甘、固,以扰乱关中。深山大川,形势有利于敌而不利于我。封疆之臣当中还没有对陛下说要收复河套的人,因为这是军兴重务;小有挫折损失,灾祸就会接踵到来,鼎烹刀锯,前后受刑。我并不是不知道兵凶战危,而枕戈汗马,切齿痛心已经有些日子了。私下曾谋划着这件事:秋高马肥,弓矢劲利,他们聚集而进攻我们,而我们则分散而防守,让他们占上风;冬深水枯,马无隔夜之粮,春寒阴雨,土地没有干燥的地方,他们的优势渐弱,我们利用这一时机,则中国占优势。我请求用精兵六万,加以山东枪手二千,每当春夏之交,携带五十天的粮饷,水陆交进,直捣他们巢穴。步骑齐发,炮火如雷激荡,则敌寇就不能支撑。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万世社稷所依赖的。”于是逐条奏上八项建议。

try{ggauto();} catch(ex){}

这时,曾铣与延绥、宁夏抚臣想西从定边营,东到黄甫川一千五百里,修筑边墙防御敌寇,请求金币数十万,打算三年完工。奏章一并下到兵部。部臣感到困难,请求下令诸镇文武将吏协议。皇帝下诏书告知说“:敌贼占据河套为患中国已经很久了,我日夜惦念这件事,边臣没有分担主子忧愁的人。现在曾铣倡导恢复边疆的提议很壮烈,其令曾铣与诸镇臣子悉心研究方略,给予修边费用二十万两。”曾铣于是更加坚决。但诸巡抚延绥张问行、陕西谢兰、宁夏王邦瑞及巡按御史盛唐以为困难,长久不到一起会奏。曾铣大怒,上疏向皇帝请求,皇帝责备了诸位巡抚。等到张问行被罢后,杨守谦代替他,杨守谦的意见与曾铣相同,曾铣于是集合诸臣逐条奏上方略十八事,之后又献上阵营图八幅,皇帝以赞赏性的口气下旨让朝廷讨论。

廷臣看到皇上的意思是向着曾铣,都与曾铣说的一样,皇帝忽然拿出亲笔诏书晓谕辅臣说:“现在驱逐河套逆贼,师出果真有名吗?土兵粮食果真有余,一定能够成功吗?一个曾铣何足道之,如生民荼毒怎么样?”当初,曾铣建议的时候,辅臣夏言想依靠他来立大功,因而极力主张这样做。这时听到这话,感到非常惊骇,请求皇帝自己裁决,皇帝下令刊发手诏,普遍发给参加讨论的诸臣。

当时,严嵩正与夏言有仇隙,想借此来搞垮夏言,于是极力言说河套一定不能收复。暗中诋毁夏言,故意引罪请求罢职,以便激怒皇帝。不久又明显攻击夏言,他说“:向来拟旨褒奖曾铣,我都没有事先听说。”兵部尚书王以旗会集廷臣复奏,于是全部与以前说的不一样,说河套不可能收复。皇帝于是派官逮捕曾铣,调出王以旗代替他;责怪科道兵不说话,一概在朝廷上用杖拷打,停发薪俸四个月。皇帝虽然恼怒曾铣,但是并不想杀他。咸宁侯仇鸾镇守甘肃时,因阻挠边事遭曾铣弹劾,被逮捕问罪。严嵩过去向来与仇鸾亲近,他获知曾铣的好友苏纲,是夏言继妻的父亲,苏纲与曾铣、夏言曾经往来通话,于是代替仇鸾狱中草就疏章,诬告曾铣掩败不奏,克扣军饷上万,并派儿子曾淳跟着他的亲信苏纲贿赂当权者。这种话绝对没有佐证验检,但皇帝深信他的话,立即将曾淳、苏纲下诏狱。给事中齐誉等人看见皇帝非常愤怒曾铣,请求早日将他依法处置。皇帝责怪齐誉党奸避事,降级调出朝廷任职。等到曾铣押到,法司将他犯的罪比拟边帅失陷城寨所犯的罪。皇帝依照法律正条,将曾铣以交结近侍的条律斩首,妻子流放二千里,即日执行刑法。曾铣死后,夏言也坐罪被斩,而仇鸾被释放出狱。

曾铣有胆略,擅长于用兵,有一年的除夕之夜,突然命令诸将出战。当时塞上没有警情,诸将刚刚准备酒席,不想出战,贿赂铃卒,叫他向曾铣的妻子求情推缓出战。曾铣将铃卒斩首示众。诸将不得已,半夜三更披甲出战。果然遇到敌寇,并将他们击败。第二天入贺完毕,诸将请问原因。曾铣笑着说“:发现乌鹊鼓噪得不是时候,所以才知道的。”诸将都很信服,曾铣廉洁,他死了以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

隆庆初年,给事中辛自修、御史王好问为曾铣辩冤说曾铣志在立功,身遭重法,认识他和不认识他的人,至今都沉痛悼念他。皇帝下诏赠官兵部尚书,谥号襄愍。万历年间,听从御史周磐的请求,在陕西为曾铣建祠纪念。

曾铣还自己创建了一种叫做“慢炮”的火器,就犹如当今的手榴弹一般,其“炮”圆如斗。曾铣还是地雷的发明者,据史载,“曾”式地雷是这样的:“穴地丈余,藏火药于中,以后覆四周,更覆以沙,令与地平,伏火绳于下,系发机于地面人不注意处,过者蹴机,则火坠药发,石飞坠杀,敌惊为神。”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鬼物末世:这里怎么闹人了
鬼物末世:这里怎么闹人了
关于鬼物末世:这里怎么闹人了:平静的都市夜幕下,藏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恐怖。午夜窗外的无头人影、废弃厕所内的窃窃私语、路灯下鲜红如血的影子……江凡半夜遭遇猛鬼索命,觉醒诅咒进化系统,他发现激发鬼祟的强烈情绪,就可以推演它们身上的诅咒。于是乎,这个世界恐怖绝望的画风中,多了一股泥石流。人敲门,人贴背,午夜人影,漆黑房间内看不见的人,凌晨公交车上多出来的人,梦境深处最不能被提起的禁忌,杀穿了灾神噩梦的男人
苏打海盐饼干
穿抄家流放真千金,她缺德又发癫
穿抄家流放真千金,她缺德又发癫
关于穿抄家流放真千金,她缺德又发癫:末世大佬许尽欢穿越了,还是穿成了爹不疼娘不爱的真千金。本以为会上演一出宅斗复仇爽文,结果便宜爹站错队,全家都要被抄家流放了!许尽欢笑了,抄家好啊,她带着空间从许府开始搬空库房,一路零元购到了皇宫,主打一个雁过拔毛收收收。她见猎心喜,将御花园和好看的宫殿收进了空间,吓得狗皇帝以为遭了天谴。流放逃荒路上,许尽欢更是舒坦,主打一个随心所欲,绝不内耗。渣父骂她孽障,她反
芝昂张
成为顶流并非偶然
成为顶流并非偶然
关于成为顶流并非偶然:草根的逆袭之路,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有的只是勤奋与坚持。从普通的营业员一路逆袭,从所有人都不看好她到所有人以她为标杆。
爱吃兔头的胡萝卜
爹!快躺下,女儿让你做太上皇!
爹!快躺下,女儿让你做太上皇!
关于爹!快躺下,女儿让你做太上皇!:开局即逃亡,乱世女诸侯。林知皇在陌生的大济朝醒来,发现自己成为了一名县令家的嫡长女,还没等她适应周遭的环境,就偶然得知了所处的县城已被上万流民所围。OMG,别的女主穿越打开的是宅斗副本,她开局打开的却是流民围城的地狱模式逃生副本!!!乱世已现、世家当道、礼乐崩坏、民不聊生。世家恶意垄断知识,此朝代就连文字也未统一。林知皇在乱世立志,走一步看百步,谋定后动,先夺她
南婉徐
主打赚钱,其他的都是顺手而为
主打赚钱,其他的都是顺手而为
关于主打赚钱,其他的都是顺手而为:花颜,由于车祸丧生,重回出生时。没想到自己竟然成了鬼谷子的徒弟,担当起了拯救天下和苍生的责任。随着重生而来的,还有戒灵和空间,助她在这一世成就一番大事。前世与她相爱的人,这一世也被唤醒记忆,再续前缘。两世割舍不下的亲情和友情,让她重新规划他们的人生。在肩负责任的同时,也收获满满的温情。
苏声不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