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

第238章,汉承秦制和分封的涟漪

大汉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章台宫。

徐凡召集周章,陈林,张良,郦食其,陈平,孔鲋,孙叔通等文臣商议新生大汉的架构了。

徐凡道:“天下已经属于我大汉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制定一套属于我大汉的法律体系,大汉承秦制,但大秦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法令都应该废除。

刑律当中残害四肢的刑法全部废除,死刑也就保留一种绞刑就可以了,接受死刑已经是对一个人最大的处罚了,再让他临死之前受一些罪,除了能显示朝廷的残暴,没有其他的意义,还有连诛的刑罚能废除尽量废除,保留一个叛国罪就够了。”

陈林点头道:“诺!”

周章这些人也没有意见,一是暴秦把连诛刑罚用的太过头了,最开始跟着徐凡他们造反的人都是担心连诛,干脆就跟着徐凡造反了,周章等人都清楚连诛扩大话的害处。那是逼反一家就要逼反一里百姓,逼反了一里的百姓就要逼反全县的百姓。汉军最开始起能扩张得如此之快,秦法连诛的制度可谓是功不可没。

二就是废除连诛对他们的家族也有利,普通百姓可不敢犯什么杀全家的罪行,就是他们这种上层家族最容易卷入政治风暴当中,全家被诛杀,虽然现在汉王仁慈,他们的家族不用担心,但汉王的子嗣却就未必有这么仁慈了。

“还有其他律法当中手伸的太宽的也统统废除掉,我举一个例子!”

“咳!陛下,您应该称朕或者孤。”

徐凡摆手都道:“今天我们商议的是大事,在这种称号上的小节没有意义,我都当皇帝了,一个称呼都要管着,那不这皇帝不白当了吗?”

孔鲋被说的尴尬不已。

徐凡继续说道:“秦律当中,甚至规定了,水稻每亩播种二又三分之二斗,普通的官员管这些事情做什么,他们难道还会比种了几十年田的老农民更懂得如何种田?”

徐凡知道科学种田的重要性,要是农家的弟子能增长上百倍,倒是可以有那么多技术员指导农民如何增产。

徐凡看向陈林道:“把田律当中那种伸手太长法令的通通废除。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比农夫更加懂得种田。”

陈林道:“诺!”

“还有三人聚会就要被抓,人家聚会你管了做什么,吃饱了撑着,还有偷几片树叶也要被抓,我倒不是说要放任这种小恶。

但秦朝制定这法律是为了抓刑徒而制定的,谁会吃饱没事偷几片树叶,要是哪个老爷想诬告小民,把自己家的树叶丢到别人的田地里怎么办,这些为了专门抓刑徒制定的法律也通通废除。”

陈林脸色为难道:“陛下,您这是要把秦律完全改变了,这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完的。”

小修小改业就算了,听天子的话,这是要对秦律来一番大规模的修改,这可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最起码陈林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很难做到这点的。

徐凡道:“制定法律是国之大事,不用着急,一点点来。正好各地贤者都在长安城,你可以找他们商议,总之,制定汉律的原则就是同罪同罚,罪罚相当,不要出现那种轻罪重罚,重罪轻罚的事情,我大汉不需要刑徒来服徭役。也不需要这些抓人的法令。”

“诺!”陈林苦着脸道。

这可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对一个三年前还是农夫的陈林来说并不容易。

徐凡想了想道:“你可以请教一些秦吏,他们制定法律的经验丰富,尤其是李斯,虽然人品,差但他才能是一等一的。”

说句实在话话,汉军进入关中之后,不少人对李斯喊打喊杀,因为圈地政策就是李斯最开始提议的,但徐凡最开始就说了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了,他不想做做言而无信的事情。

周章点头道:“秦法太严苛,天下百姓苦其久矣,我大汉废除秦法可以收拢天下百姓之心,无为而治,天下自可安定。”

秦法管的太严了,已经严到压制人性,这本是为战争而打造的机器,当战争结束之后,这台机器自然无用应该拆毁。

始皇帝不愿意拆除,大汉就起来帮助始皇帝拆除了,现在大汉就必须要松一松法令,让天下的百姓松口气,这也是历史上的大汉的选择,六十年的无为而治让中原快速恢复元气。

不是无为有那么厉害,而是大家怕了,天下也被压抑的太久了,放松之后,哪怕不管天下的百姓也可以照看好自己,种田百姓会自己种,做工百姓也会自己做,这里面根本不需要朝廷插手。这才有了大汉初期快速繁荣的盛世。

当然,这年头每一项政策都是有好有坏,朝廷啥都不管,天下虽然充满了活力,但也极其危险,容易出现大鱼吃小鱼,豪强遍地的情况。

到那个时候,法令又要紧一紧,压制天下豪强,徐凡的经历告诉他,时代变了,法令也要跟着变,根本没有什么万世一统的好事情,五年,十年,天下就会有大变,想要刻舟求剑,只会让天下人耻笑。

陈林眼前一亮道:“诺!”

而后徐凡看向周章道:“集权是天下大势,我大汉依旧是丞相责任制,丞相辅助天子,掌管天下政务,为大汉朝廷文官第一人,丞相要处理好天下的政务。”

周章拱手行礼道:“诺!”

“但贤者会和御史台,都有监察丞相和朝廷的权利,贤者会要成为常设机构,他们可以监管朝廷的施政,丞相你以后每年都要向贤者会,总结朝廷一年的施政情况。并且汇报下一年要做的事情,好让贤者们能监管朝廷施政是好是坏。”

孔鲋赞同道:“陛下您这个贤者会,继承三代的贤政,顺应天下民意,如此我大汉,必定向着三代时期大同天下前进。”

这真不是什么新鲜东西,春秋时期诸侯的子嗣亲戚被称为国人,他们有参政议政的权利,也有领兵打仗的权利,这是后世的君王为了集中权利,把这些国人的权利全部掠夺走了。但大朝会就算是这种权利的变种,只是国人手中的权利,转到官员手中。

所以历史长是有好处的,只要翻翻历史书就可以发现,我国的历史什么政体都有,这都是老祖宗一条条试错的宝贵经验。当然后世子孙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事,这就和老祖宗无关了。

周章淡然道:“臣必定鞠躬尽瘁,不负陛下的恩德。”

陈平和张良两人却皱着眉头,虽然也有限制丞相的措施,但陛下这是无限加强了相权,甚至损害部分的皇权,现在陛下在世,还能维持双方的平衡,但二世帝王只怕就很艰难了。

张良想了想道:“丞相一人处理如此繁重的政务,陛下是不是找人帮助丞相分担一二。”

徐凡听了张良的话,明白张良的担忧。的确,皇帝靠不住,大权独揽的丞相也不怎么靠得住,与其一个丞相,不如来一个群相制度,一人管一片事务。

想了想道:“可以设立两假丞相,辅助丞相处理政务,而且为了防止丞相权利过大,丞相制度一个任期,五年一任,最多两任。”

大汉的高官喜道:“诺!”

群相对他们是好事情,能当丞相的人就多了。

“而军队则设立太尉府,但不设置太尉,而是设置参军将军,监军将军,参军将军负责训练士兵,监军将军负责考核军官,再设立一个将军府,由位高权重的将军加入,他们平时不掌管军队,有领兵作战任务指派将军出战。

try{ggauto();} catch(ex){}

“再设立一武学院,以后屯长等基层军官,都尉等高级军官都要进入武学院培训之后,量才录用,木兵制度也要进行改革,只要不是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大汉国民到18岁的时候参军,三年兵役就算结束了这一生的兵役,以后不得继续征招百姓。”

周章道:“但全部让青年参军,朝廷不需要这么多士兵怎么办?”

在大汉养一个士兵对朝廷来说可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别的不说十几套服饰,还有接近小地主的伙食标准,这都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玩笑,谁要当贤后啊?
开玩笑,谁要当贤后啊?
关于开玩笑,谁要当贤后啊?:裴抒此人似乎天生好命,生于高门,父慈母爱,金尊玉贵长大。遭遇的唯一挫折就是未婚夫变心退婚,京城众人还没来得及笑话裴抒,一道圣旨送入裴家,裴抒摇身一变成了当朝皇后,之后更是一帆风顺,生下的皇子被立为太子,后又做了皇帝,裴抒顺顺当当成了太后。可深宫哪有那么好混,贤妃有子,德妃有宠,丽妃有貌,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都虎视眈眈想把她这个后来居上的皇后拉下去。其他妃嫔也惹出层出不穷
景州记
不按轨迹走?重生开局意外嫁魔头
不按轨迹走?重生开局意外嫁魔头
关于不按轨迹走?重生开局意外嫁魔头:在大徵国江州,商贾庶女楚萝,惨死于摄政王冯遮通敌卖国屠杀大徵二十万百姓之时。滔天罪孽的冯遮不但没有恶报,还找到长寿的办法。楚萝意外一次次重生,誓要阻止冯遮酿成悲剧,要替家国和数十万冤魂讨公道。要彻底杀死冯遮必须找到并破除他的长寿之法。每次重生她都会学到一些技能,成就这一世满是技能点的楚萝。琵琶技艺更是达到无人能比的高度,琵琶与往事纠缠,让她被各方觊觎抓捕,好在她
一笑千金绕
盗墓:玄冥宝鉴
盗墓:玄冥宝鉴
关于盗墓:玄冥宝鉴:避尘珠是否存在,背后有何秘密,鬼鼎用来祭祀谁,蜃海之中回荡的究竟是什么。一个个国宝背后又隐藏着什么玄绝异事。盗墓、鉴宝、黑道、江湖与主角间又有什么联系。且看盗墓类全新力作,玄冥宝鉴。一个行业小白从山西开始,真实经历的无数惊险的私家笔记。
摸鱼弯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
关于火影:开局带着二柱子来到战国:洛轻颜,天音门的最后一个传人,原本只是去秘境探索,却因捡到一个毫不起眼的镜子,被卷入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风暴之中。在众人的疯狂围攻之下,她几近绝望,生死悬于一线。然而,奇迹发生了,那神秘的镜子竟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带着她穿越时空,逃离了必死之局。当她从时空乱流中走出,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奇异之地——随后就昏迷了,然后就成了宇智波雪依。又因为宇智波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宇智
爱吃鸭蛋炒饭
穿成恶毒雌性她拯救了病弱反派
穿成恶毒雌性她拯救了病弱反派
关于穿成恶毒雌性她拯救了病弱反派:植物学家乔瑶瑶一睁眼,就穿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昏暗的山洞里臭味熏天,不远处的脏兮兮的兽皮上躺着一个泛着腐烂味道的男人。记忆和场景融合后,乔瑶瑶发现自己穿越了,而面前浑身干涸血迹的男人,是他的兽夫,也是书里黑化的反派大佬。至于她,则是一个无恶不作人人厌恶的坏雌性。反派大佬的恶毒前雌。在书里,她不光折磨男人和幼崽,还害的男人终身残疾,就连几个幼崽都没放过。当然,最后她
菲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