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也没有第一时间赶往开平王府,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好歹也是储君,没必要上杆子的去笼络蓝玉。
try{ggauto();} catch(ex){}
在大本堂,朱允笑着在听着朱高炽、朱济等人的争论,大明的皇室教育还算是成功。这也是精英教育了,这些皇子皇孙等人对于一些事情的道理都懂。
可是要做起来的话,那就是有些另当别论的意味了。
朱高炽振振有词,说道,“凡是圣明的君主必然会有好的恤民政策,水灾旱灾之时本是天意,灾民能靠什么度过?还不是要看圣主恤民?我觉得赈灾大计,首先得让百姓有活路,再图恢复生计。当减免受灾之地赋税,百姓才能休养生息。”
朱济就不太认可的说道,“高炽,那你可想过大明之大?每年都有数地受灾,赈济百姓倒是不要紧,不能让灾民乱了起来。只是灾后,该征收赋税就要征收,要不朝廷国库空虚了,那才是大麻烦!”
“岂能处处受灾?”朱高炽不认可的说道,“要我说只是给灾民施粥,他们是能活下去。活下去之后呢?还要重新盖房、重新安家,一两年都未必能弄好。这时候再收税,百姓负担何其重?到那时,他们能有活路?”
“那要是江南之地受灾呢?”朱济直接说道,“你是仁善了,江南之地本来就是朝廷粮税之地,要是受灾之后减税,朝廷必然国库空虚!”
江南的赋税比起其他地方是要重一点,尤其是苏州等地,现在大家都是私下说老朱对苏州等地课以重税是在报复当年那些人对张士诚的支持。
更本质的来说,还是江南之地相比起其他地方平稳一些,粮食的产量等等也高一点。
其他很多地方还在恢复民生,那自然也就只能是从江南之地更多的收税,这样才能够保证国库充实,才能拿出一些资源去支援其他地方的恢复生产等等。
朱尚炳递给朱允一块点心,小声说道,“他俩争什么争?到时候不还是承袭王位,在王府里逍遥快活就好。用不着他们保境安民,争那些有什么用?”
看着这个堂弟,朱允笑着打趣,“这话要是皇祖父听着了,肯定要骂你了。你是秦王世子,以后也要镇守一方。这些事情,怎么就不关你的事?”
“我有不用临民,自然不关我的事!”朱尚炳就理直气壮的说道,“我要是去征税了,那才是大麻烦。我一不征税,二不管地方政事,三不掌兵,这才能逍遥自在。”
这小子看的通透,不过这也是很多藩王的真实写照,这也算是底线问题了。
朱允就笑着说道,“你该学还是要学,以后用得着你的地方不少。像二叔那样多好,能够节制诸将,遇到战事还能督战、统兵,以后你帮着镇守,我也能安心。”
“那不行,我没父王的本事。”朱尚炳直接说道,“我吃不了苦,一点都吃不了。打仗这些事情,估计兄弟们里头没一个有本事的。”
朱允才不信这些,“这倒说不准,真要是到了那时候,该能撑得住场面。”
就比如说胖嘟嘟的朱高炽,北平被朝廷大军围住的时候,他不是很好的守住了么。这还是目前兄弟几个当中被认为最不擅长武事的,可是到了要拼命的时候,一点都不掉链子。
“回头你劝劝二叔,不要大兴土木,对王府里的人好一点。”朱允开口说道,“别的人说了没用,你的话二叔多少能听进去些。”
秦王世子朱尚炳,可不是秦王妃所生,而是朱最爱的次妃邓氏所生。虽然名义上不是嫡子,但是在朱的眼里,朱尚炳就是他的嫡长子。
朱尚炳有些为难的说道,“皇兄,臣弟说了也没用。皇祖父教训一二,肯定能行。”
能行才是怪事!
在应天府的时候,朱老老实实、本本分分。一旦到了西安,就不断的放飞自我,缺德、残暴的事情一样不少做。
朱允想了想说道,“那过两年让你回去,王府里的事情你能帮忙管一管吗?”
这一下不要说朱尚炳了,朱济、朱高炽等人也都竖起耳朵了。
在应天府读书当然不错,可是他们还是想要回封地。要不是在皇宫读书、生活都非常好,还以为他们是质子呢。
朱尚炳立刻说道,“臣弟肯定竭力辅佐父王!”
朱济也立刻说道,“允,让我也回去呗?我看晋王府这些年也在大兴土木,我回去了肯定给停下来!”
朱高炽又是期待又是担心的说道,“皇祖父能答应吗?”
“过完年就让你们回去,这事咱们几个先说好,到时候我挑头去奏请,你们可别退缩了。”朱允就笑着说道,“咱们一个人去求肯定没用,这么多人一起去求,皇祖父肯定给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