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一百六十六章 新春诗第一

祭祀庆典开始。

赵祯与赵骏他们出了崇德殿,向着前宫的方向而去。

今年由于大庆殿前面又修了一些院落,被新部门占据,就把祭台改在了端礼门外。

此时随着时间接近庆典时候,百官们陆陆续续,排着队伍从右掖门进入。

在礼部官员的指挥下,包括各文武百官,武将勋贵以及宗室子弟,分成三个大方阵,走入会场。

端礼门外用木头修筑了一个大祭坛,赵祯与赵骏他们走了过去,各自被安排好位置。

台下三个大方阵,赵祯一个人站在最前方,等到台上礼部尚书王掞做完了祭祀活动的前奏礼仪之后,祭祀才总算是正式开始。

接着赵祯上台,按照王掞以及晏殊的布置,带领着文武百官一一跪拜、祷告、祈求等等复杂的仪式活动。

宋代祭祀仪式无非是天地、鬼神以及先祖,但每一样都有特别的仪式,所以颇为繁缛。

此刻赵骏也在人潮当中,而且还是比较靠前的位置,处于文武百官的首列,旁边就是吕夷简、王曾等人,仪式地位非常高。

他抬起头,前方就是祭坛。

祭坛上摆着很多牌位,有赵匡胤、赵光义以及赵朓、赵珽、赵敬、赵弘殷等老赵家列祖列宗。

下面除了文武百官之外,还有其余大量赵姓宗室子弟。

这些人他一个不认识。

其中在宗室子弟最前面领头的,是一个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

吕夷简低声告诉他,那就是大宗正赵允让。

赵允让的脸色阴沉着,此刻面无表情,整个人目光垂着,似乎低头斜视着地面,双手笼在袖子里,实在看不出态度。

但显然估计心里很不舒服。

虽然目前赵宗实依旧养在宫中,可皇后娘娘怀孕之后,就把五岁的赵宗实交给宫里的嬷嬷抚养,不再亲自带着。

而且很有可能一旦皇后或者张美人诞下龙子,赵宗实被送出皇宫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赵允让怎么开心得起来。

不过这一切都跟赵骏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赵允让不闹幺蛾子,那就跟他没什么关系,所以他只是看了眼对方,就继续仪式过程。

文官集团站在祭坛下方中间,宗室子弟站在左侧,武将勋贵则站在右侧。

上面有礼部官员主持仪式,不断唱着礼赞。

下方众人站着。

不时随着礼赞到一定步骤,百官及宗室和勋贵们都要拱手行礼,有的时候甚至还要跪拜。

在一个多时辰的仪式过程当中,赵骏都在好奇地四下打量着祭祀庆典。

他还是第一次参加那么高规格以及如此隆重的活动。

以前村子里每年倒也会举行祭祖,问题是他当时在村子就是个小辈,一切规格都是由那些老人和长辈操办,能够排在前面的要么是有钱有势,要么是德高望重,跟他没多大关系。

基本上他就是在人潮后面跟着大部队在祠堂给老赵家列祖列宗磕个头,然后等到中午和下午,全村几百上千号人在祠堂内外吃席,一起欢欢乐乐过新年。

现在不仅是在最高规格的皇家庆典上参加仪式,还站在队伍最前面,并且直接祭祀赵匡胤、赵光义、赵桓等人,这体验还真是新鲜。

最有意思的是,原本在村子祠堂牌位里的宋仁宗赵祯,现在是主要祭祀者,自己变成次要祭祀者。

不知道千百年后,要是后世南方中部地区那个叫赵家湾的小村庄还在的话,列祖列宗的牌位里,会不会加上自己的名字?

“礼毕!”

等到晌午时分,随着礼部尚书的一声呐喊,冗长的仪式总算是结束。

赵祯从祭坛上走下来,往往紫宸殿而去。

中午时分,紫宸殿以及周围宫殿,布置了大量的宴席,赵祯大宴群臣,百官共同庆贺,晚上还要去东华门看烟花。

赵骏作为位高权重的政制院知院,跟在赵祯左右,一路到了紫宸殿内,便正式开席了。

诸多高级大臣在内殿,其余官吏、勋贵、宗室则在侧殿和外殿。

按照往年习俗,内殿这边正式一点,外殿那边则随意许多,诸多文人大士,互相写词邀对,一片歌舞升平的迹象。

所以眼下外殿当中,上百名中下级文臣们便已经举办起了文会,一个个写起了诗词来。

“次公兄,我这词如何啊?”

“不错不错,写得很好。”

“子常兄,来看看我这词,评价一番。”

“写得不错,就是缺失了几分韵味,若是这绿树改成碧树更好。”

外殿宽阔,摆了上百张桌子,大家席地而坐,地面铺着竹席,虽然是晚冬时节,天气还冷,可室内各种炭火点燃,温暖如春。

由于没有高级官员以及皇帝在场,所以这些穿绿袍子的中下级官员都颇为放荡,不怎么拘谨。

别看都是五品以上的绿袍子,但他们其实都是各部的员外郎、知制诰、阁侍讲、诸司郎中、御史、谏官之类,目前改制之后,都是各部门实权中级官员,再进一步可以外出知州。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除了政制院以及十多个部门的尚书、侍郎以外,他们就是下面的中坚力量,再过几年,都是有资格成为尚书侍郎乃至宰相的人。

对于朝堂规矩,自然是一清二楚。

年关到来,官家与百官同庆,自然也就没那么多讲究和繁文缛节,大家边喝酒,边与三五好友或躺、或坐、或靠,闲聊的闲聊,写诗词的写诗词,好一番热闹。

而内殿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原来的各枢密院枢相、计相、参知政事以及平章军国事,如今已经改成了各部门尚书,政制院同知。

二十多个穿着紫色大袍的高级官员们正襟危坐,赵祯坐在上面,旁边是怀了两个多月身孕的曹皇后。

赵骏的位置就在赵祯旁边下首第一位。

宴席开始后,赵祯先举起酒杯,笑语盈盈地对下面众人道:“诸卿,新春之时,普天同庆,望国泰民安,天下万福攸同,朕为大家喝彩!”

喝彩便是唐宋时期出现,在唐朝是指赌博时的呼喝叫采。到宋朝逐渐成为了叫好赞美的词语,在词中常常出现。

听到赵祯的话,众臣便也举起了酒杯,起身纷纷说道:“祝官家身体康泰,大宋福泽连绵。”

又有礼部尚书说道:“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朝朝暮暮,岁岁平安。”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愿君千万岁,无岁不逢春。”

“且逢良辰,顺颂时宜。”

各种各样的祝福词出现在大家的嘴中,弄得赵骏颇为尴尬。

他对古时候的祝福词的确不是很了解。

想了想,他就说道:“愿陛下欢愉且胜意,万事皆可期。愿娘娘朱颜长似,头上花枝,岁岁年年!”

“哈哈哈哈哈。”

一番祝福之后,赵祯非常高兴,举起酒杯说道:“来,饮酒!”

说着一口干了。

众臣便也饮下了酒,等坐下之后,歌舞便开始了。

一群歌姬走入厅堂,又有乐师坐在了角落,欢快的新春音乐以及舞蹈,屋内很快便其乐融融起来。

赵骏其实很不习惯这种环境,没有手机玩,没有春晚看,没有电脑用,光看这歌舞确实没什么意思,便专注于干饭,宋朝已经出现炒菜,色香味俱全,狠狠地吃起来。

try{ggauto();} catch(ex){}

等过了大概半个多时辰,一曲歌舞毕,众臣纷纷喝彩。便在这个时候,门外王守忠进来,向赵祯禀报说今年佳诗出现,要献给皇上。

这也算是惯例了。

外面的绿袍子官员们纷纷文斗,写出最好的诗词进献,也算是给新年祝福,同时若是诗词写得好,入了皇帝和宰相们的眼,以后升迁速度也快。

赵祯笑着说道:“今年是哪位大贤写出了好诗啊?”

王守忠说道:“是尚书工部员外郎宋子京。”

宋子京就是宋祁,宋庠的弟弟。

得知是他赵祯倒也不意外,宋家兄弟都有才名,诗词写得不错,就点点头道:“宣。”

“宣!”

王守忠大喊一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闪婚老伴是富豪
闪婚老伴是富豪
关于闪婚老伴是富豪:老男人温钧荣与老女人杨淑珍以雇佣关系闪婚后,温钧荣装穷暗中考验杨淑珍,杨淑珍善良以待,不仅不再问他要工资,还摆摊养活他。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用后半辈子报答你。这穷,他再也装不下去……
梓涛
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
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
关于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商家继承人有病,命不久矣,需未婚女子做药引。苏沐成为了他救命的药,每当夜深人静,她就会被他叫进房里,天亮再出来。苏沐没名没分的跟了他两年,他只谈风月,不谈感情。商总病好,他白月光回来,苏沐被抛弃。苏沐远走他乡,商总才知道她是他戒不掉瘾,疯狂寻找她,却发现她在和别的男人结婚。一向处变不惊的商总疯了……
燃北
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
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
关于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钟岁岁刚生完孩子就被害死,魂魄去修仙界转悠几百年后再回来,蓝星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年。当年自己生的三胞胎都长大了。有后妈就有后爸,但没关系,她会出手。大儿子车祸瘫痪在床,还要承受打骂?二儿子营养不良被关在笼子里当狗?女儿要手洗全家衣服,在家挨打当出气筒,在外面被欺负?没关系,她会出手!三胞胎:我有一妈,至高可乱杀。
星星紫薯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关于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清醒大女主,一心只想搞事业!!!因为一个名额,田馨被人残害致死,家破人亡。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真是老天开眼!人渣们!统统给我死!您有新任务启动——什么?当村官?带村民致富?是的,整个村都归你管。那还废什么话?干起来呀!你风华正茂,不谈个恋爱?谈什么恋爱,姐姐要搞事业!田馨把袖子一撸,干了三件大事!没想到这一干,竟然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搞成了全国先进示范
离思不离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
关于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上辈子,假千金姜怀虞戏剧性地嫁入侯府。世人纷纷传她被幸运之神眷顾,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更与那位英姿飒爽的世子,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情深缘浅。真千金却屈就于一位寒门书生,企图借助权势提升地位,却未料到反遭周围人的白眼与排斥,最终在孤苦无依中凄惨离世。命运似乎开了一个玩笑,两人竟然奇迹般地重生。这一次,真千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夺回原本属于姜怀虞的姻缘,取代她成为
猪蹄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