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四百六十五章 庆历十二年,又一轮新政

:→:

大宋庆历十二年的新年刚过,到一月份,一轮轮新政如期而至。

朝廷通过各种方式,把政令下达。

而报纸则成为大部分普通百姓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

一月二十六日。

新年假期加天圣节假期加上元节假期才刚过去没多久,一连串的新政消息传出。

昨日,也就是二十五号早上朝会结束,政制院就把加盖了皇帝玉玺印,以及政制院签章的诏令,下达各处。

这样的新政自然不是说把所有内容写在一张纸里,然后发布出去就完事。

而是把对应的命令,专门下发到对应的部门。

比如说朝廷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那么就把关于这方面的内容下发到教育部,由教育部进行实际操刀执行。

政制院则会负责监督管理,催促他们尽快把政策落实下去。

事实上这样的小改动每年都会进行,比如司法改革。

刑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时时刻刻都要打补丁,防止犯罪嫌疑人找到漏洞。

唯有今年是大规模集中变动,可以说是一轮较大的全面革新。

几乎是二十五号早上朝会结束,政令下达之后,所有的相关部门都接到了改革执行稿和意见稿。

之所以分执行稿和意见稿,是因为有些已经定下,有些还要经过部门内部讨论研究。

但消息在中午就传播了出去,到第二天早上,二十六日的时候,大宋日报就整理了各方面相关消息,刊登在了最早的报纸头条上。

外城西大街,这里是南城最繁华的街市,因为临近南熏门,连接着城外城乡结合部,每天的人流量非常大。

此时的西大街早就变了模样,虽然整体建筑因还没有拆迁的缘故,保持着之前的样子。

然而画风却是大变。

以前西大街就是普通的古代街市,两侧二三层楼房,有酒楼、店铺、居民楼,各类招牌林立,下方外面有摊贩,人潮涌动。

现在则自行车的铃铛声穿梭,黄包车呼喝着跑动。

还有一根根电线杆竖起,电线从人们的头顶穿过,路灯立在了十字街口,充满了一种古今交汇的怪异感。

这种感觉在城外还真体现不出来。

因为城外已经是高楼大厦林立,自行车穿梭其间,甚至还有火车站、电报站、报刊亭等等。

街道也非常宽阔,马路整齐,为以后预留出了公交车道、汽车道路,与内城的街市仿佛是两个世界,有点像后世民国的上海。

而由于城里建筑物太狭窄,道路逼仄,很多设施跟不上,加上建筑物过于古香古色,反而更像是后世千禧年后,某个极为偏远的古镇古村或者横店宋朝影视城。

西大街最出名的就是茶摊遍地,由西向东横穿了整个汴梁,在南熏门里大街与西大街的十字口处,靠近蔡河龙津桥一带,更是绿茵遮天,参天大树下,遍地都是茶摊。

“诶,听说了吗?”

“怎么了?”

清早几个老茶客就坐在那聊了起来。

“朝廷昨天又有新政令了?”

“是吗?”

“那是,听说变动很大。”

“都有什么?”

“官场上,民间里,林林总总,都有。”

“那总该有个说头吧。”

“额我也就只知道我从兄那边说是要建新大学,你也知道我兄长在教育部公干。”

“就这点东西?不是说变动很大吗?”

“这不才出来嘛,我也只是听我兄弟提了一嘴,反正这次涉及得很广。”

“你就净骗我玩吧。”

早上人不少。

汴梁人喜欢喝早茶,真正意义上的早茶。

早上来一杯茶,再吃个早餐,然后该上班上班,该出工出工。

相比于不关心时政的百姓,汴梁人因为报纸的存在,或多或少就必须了解一些。

所以昨天各类政令下达之后,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就早早地过来当谈资。

但可惜的是因为这次新政涉及的方面实在是太多,相关部门也只知道自己部门内部改动,根本不知道其它部门情况。

因而大家也就都是一知半解。

就在茶摊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时候,随着“叮铃铃”的声音响起来,很多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

那并不是自行车铃铛声音,而是报童铃铛声音,他们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报纸,一边摇动手里的小叮当,吸引路人关注。

等大家都看过来后,他们才喊道:“卖报卖报,大宋日报,特大新闻,政制院昨日一次性下达一百三十九项改动,包含三十多个部门,涉及各个方面!”

“哟,还真有大变动了。”

“快买来瞧瞧。”

“来,给我一份。”

“我也要一份。”

当即茶客们纷纷要起了报纸。

虽说现在汴梁人口剧增,但实际上汴梁日报的销量增长速度却日益艰难。

原因在于外来人口大量都是务工人员,只有极少数是来汴梁的商人,缺乏大规模扫盲运动的情况下,识字的人就这么些。

也就是不管你汴梁人口是一百万还是三百万,实际上报纸受众却没有增加多少,市场没有太大变化。

可十多年下来,汴梁的公营和私营报社却如雨后春笋一样爆发性增长。

如果不是大宋日报最早为汴梁旬报,十天一期抢先占据了市场,并且迅速向周围县扩张,恐怕早就被卷得销量大跌了。

毕竟大宋日报官营的色彩导致政治氛围太隆重,话题自然也就是过于庄重,多是官腔报道。

而私营报纸就不一样了,为了抢占头条,各种花边新闻层出不穷。

甚至还有小报记者爬那些达官贵人的墙头,前段时间吏部尚书陈执中因为鞭打家中女仆迎儿被报道出来,一时间引起轩然大波。

陈执中勃然大怒想要用权势把事情压下去,并且治那个小报报社的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闪婚老伴是富豪
闪婚老伴是富豪
关于闪婚老伴是富豪:老男人温钧荣与老女人杨淑珍以雇佣关系闪婚后,温钧荣装穷暗中考验杨淑珍,杨淑珍善良以待,不仅不再问他要工资,还摆摊养活他。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我用后半辈子报答你。这穷,他再也装不下去……
梓涛
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
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
关于苏小姐断情独美后,商总下跪求娶:商家继承人有病,命不久矣,需未婚女子做药引。苏沐成为了他救命的药,每当夜深人静,她就会被他叫进房里,天亮再出来。苏沐没名没分的跟了他两年,他只谈风月,不谈感情。商总病好,他白月光回来,苏沐被抛弃。苏沐远走他乡,商总才知道她是他戒不掉瘾,疯狂寻找她,却发现她在和别的男人结婚。一向处变不惊的商总疯了……
燃北
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
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
关于亲妈修仙回来后,受气包们杀疯了:钟岁岁刚生完孩子就被害死,魂魄去修仙界转悠几百年后再回来,蓝星时间已经过去二十年。当年自己生的三胞胎都长大了。有后妈就有后爸,但没关系,她会出手。大儿子车祸瘫痪在床,还要承受打骂?二儿子营养不良被关在笼子里当狗?女儿要手洗全家衣服,在家挨打当出气筒,在外面被欺负?没关系,她会出手!三胞胎:我有一妈,至高可乱杀。
星星紫薯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
关于重生千禧年,我带领全村发家致富:清醒大女主,一心只想搞事业!!!因为一个名额,田馨被人残害致死,家破人亡。一觉醒来,她发现自己竟然重生了,真是老天开眼!人渣们!统统给我死!您有新任务启动——什么?当村官?带村民致富?是的,整个村都归你管。那还废什么话?干起来呀!你风华正茂,不谈个恋爱?谈什么恋爱,姐姐要搞事业!田馨把袖子一撸,干了三件大事!没想到这一干,竟然把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搞成了全国先进示范
离思不离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
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
关于假千金换亲后,抱走了未来权臣:上辈子,假千金姜怀虞戏剧性地嫁入侯府。世人纷纷传她被幸运之神眷顾,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荣华富贵,更与那位英姿飒爽的世子,结下了生生世世的情深缘浅。真千金却屈就于一位寒门书生,企图借助权势提升地位,却未料到反遭周围人的白眼与排斥,最终在孤苦无依中凄惨离世。命运似乎开了一个玩笑,两人竟然奇迹般地重生。这一次,真千金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夺回原本属于姜怀虞的姻缘,取代她成为
猪蹄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