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第280章 占城稻

苏尘绘制地图时,找遍了安南(越南)附近所有区域,也没找到占城国。

甚是疑惑。

随即想到,或许是唐朝这会可能不叫占城国。

“陛下为何发笑?我能确定那幅地图绝对不会出差错,但就是找不到占城国。”

苏尘很是不解

“玄龄,你来为苏侯爷惑。”

房玄龄拱手一礼,而后面带微笑,道:

“苏小子,此舆图甚是详尽,占城国亦在其中。或许你不曾了解占城历史,因而找出不其所在。”

房玄龄起身微微一笑,指着一个叫林邑的区域,道:

“秦汉时期,占城被称作象林县属交趾。东汉末年占人起兵,攻占日南郡建立占城国。

随后从东汉独立而出,称作林邑国。

前隋大业元年,隋炀帝派遣将军刘定攻破其国都,至此沦为藩属国。

至今林邑每年派遣特使向我大唐进贡,即使现在长安城亦有林邑客商居住。”

房玄龄说完,苏尘拱手道谢。

“苏小子,林邑国莫非有何特殊之处?”长孙无忌捋须淡定问道。

“长孙伯父,我想问问大唐水稻亩产大概多少?”

「现在也不确定有没有占城稻,更不知道它产量多少。

占城稻好像是北宋时期才引进。」

“水稻主要江南道种植较为广泛,亩产约两石上下,收成好将近三石。”

长孙无忌略加思索道。

“一石即为一百斤。”随后又补充一句。

苏尘点点头,他庄园尽管水源好还有那么多土地,确实没有稻田。

大唐百分之七十的粮食为北方小麦。

水稻产量太低,遇到干旱直接绝收,因此种植面积很少。

“小子,你是想说林邑国以种植水稻为主?”

李世民难以置信,竟然有人将亩产低下的水稻,作为主要粮食种植。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我只是听说他们那里有一种水稻,名为占城稻亩产很高有五、六百斤。

而且一年可种植两季,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苏尘摇了摇头,真假掺半相告。

李世民闻言惊呆了,立即站了起来,双手撑在书桌上脑袋伸向苏尘。

“小子,此事说笑不得!莫要道听途说。”

李世民慎重其事劝道。

“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只是听人说起过。

想要弄清也不难啊,在长安找一个林邑国的商人问问就知道。”

苏尘双手一摊,微笑道。

“辅机,即刻派人前往鸿胪寺,将林邑使臣带来庄园问话。”

李世民一刻也等不了,竟有这种事?

眼看大唐百姓吃不饱,胆大包天的林邑使臣,明知有如此高产粮食不进献?

鸿胪寺,专供各国使臣居住之所。

其内鸿胪客馆国外使臣最多时,高达一千余人。

“等等陛下,现在已经十点半,马上要开席了。这事不必急于一时半刻,散席后再带人来问话不迟。”

苏尘当即阻止道。

李世民闻言稍作思索,微微点头。

“老货!”

书房门口王德发急步走进书房。

“方才所言可有听清?

一个时辰后,朕要见到林邑使臣跪于朕面前请罪!”

李世民完全相信苏尘所言,亩产八百斤那必定为真。

一年两季节啊!

大唐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口,占三成左右!

王德发被吓的一激灵。

“诺,老奴这就派人前往鸿胪寺,将林邑小国使臣拿来,等候陛下发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征伐天下
征伐天下
关于征伐天下:都说江南好风光我看到的却是江南柔风吹弯了汉家天下的腰都说塞外黄沙漫天我看到的却是边塞男儿血染征袍的豪气干云我无端来到这个世界本以为躺在那里饿死自己就好偏偏你把那仅有的吃食分给了我一半你告诉我活下去就有希望我本以为那就活下去吧总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的可凡事总会与理想背道而驰我们都只是想活着可这世道却让我们活不下去那么我本是路边将死之人你给了我一条命那我便还你一个天下一个只能你坐的天下
披甲莽夫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
关于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张有为为了赚取彩礼车祸而死,穿越到一个穷得娶不起老婆的世界。好消息:官府免费发老婆!坏消息:别人都不要,全塞给他了!七个!整整七个!温柔贤惠的大姐、火爆脾气的二姐、病弱娇气的三妹……张有为:???我一个社畜,哪养得起这么多老婆啊!然而,当他战战兢兢接下这天大福利后,却意外发现这些老婆,个个不简单!大姐是落魄商女,二姐懂机关秘术,三妹竟有惊天身份……别人笑他接盘,谁知
海洋
太子无敌
太子无敌
关于太子无敌:周凌枫穿越大周,成为东宫之主。可却被陷害夺嫂淫乱,剥蟒袍、烙黥印,扔进乞丐堆里当棋子。三年食腐,一心搞钱,终成吞天巨蟒!蛰伏的巨蛟,该饮血了。
绯雨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关于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他:封建余孽,粘杆处侍卫他:反动先锋,手沾血债他:废柴大叔,失婚失业三个灵魂一个身体,从甲午到二战,从和平到战争,深入骨髓的是抗日的执念。、、、
邪恶的胖子1981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关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北宋末年,宋徽宗昏庸无道,任用六贼祸乱天下。身患绝症的杨元嗣穿越到了政和八年,距离靖康之耻还有不到十年。留给他拯救神州陆沉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本文无无无,有的是一个普通青年的成长和波澜壮阔的一生。
昶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