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6章 一个月,十二年(我爬起来了)

兴奋,还有开心。

一片欢腾。

对于606所的绝大多数工程师而言,这甚至是他们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体会到成功的感觉。

在此之前,华夏能够生产的最好的航空发动机是涡喷13。

技术水平与60年代初期的J79大致相当,综合性能还要更弱一些。

而他们眼前的这台涡喷14,已经把J79远远地甩开了几个身位。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标80年代中期的F404。

一跃十五年!

当然,这种计算方法肯定是不够准确的。

F404只不过是美国航空工业整体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那么耀眼的产物,远不是那个年代的极限。

而涡喷14则是华夏这片航空工业仍然贫瘠的土壤中长出的唯一独苗。

非要说华夏在航空动力领域跟美国的差距已经被拉近到十年以内,恐怕还是有些过于乐观。

但,那又如何?

技术层面的巨大突破是实打实的。

华夏第一次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航空动力。

而且要知道,昆仑发动机这样的项目,绝不仅仅只代表一个型号。

如果所有测试项目都能够顺利完成,那完全可以依托涡喷14的成熟核心机去开发一系列新的产品。

整个华夏航空动力产业的发展都会因此而受益。

项目研发也是讲究一个正向反馈的。

过去几十年间,航发型号一直作为飞机型号的配套存在,再加上投入又不足,让底子本就薄弱的航空动力领域愈发雪上加霜,很多时候就算拿到苏联方面的全套技术资料,仿制出来的成品性能都跟原版有一定差距。

而反观飞机工业领域,1956年总装出第一架歼5,两年之后的1958年,完全由自主设计的歼教1就成功首飞。

尽管歼教1只制造了3架原型机,并没有实现批量生产,但那主要是因为飞行训练体制的变化,以及……

410厂无法提供合格的喷发1A发动机。

虽然其中存在着各种客观因素的限制,但如此鲜明的两相对比,就更显得航空动力部门有点“不够争气”了。

在随后的将近40年中,这种发动机“拖后腿”的情况几乎一直伴随着整个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

以至于搞航发的人自己都觉得有点抬不起头来。

但是这一次,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八三工程的原始设计就是个正常二代机的水平,哪怕经过了常浩南的一番改进,最多能算是“准三代”。

而咱们航空动力部门提供的涡喷14,也是个性能直逼F404的“准三代”发动机。

不仅没拖后腿,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还走在了飞机型号的前面。

总算扬眉吐气了一回!

不过这个时候,正在那边互相庆祝的人群中突然有人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次主持修改压气机设计的也叫常浩南,之前主持修改飞机设计的人好像也叫常浩南,怎么感觉……”

那人挠了挠头,看向了正在人群外面低头查看试验报告的常浩南。

作为606所的一个普通工程师,他当然没参与过601所负责的机翼设计修改工作,只是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有所耳闻。

“嘶……”

“这TM不会是同一个人吧……”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后我靠武力求生存
穿越后我靠武力求生存
关于穿越后我靠武力求生存:璃青青一睁眼竟发现自己魂穿成了农家养女,家里为了免交八百文丁口税,每天都想将她嫁出去。好嘛,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那个,我会打猎,会治病……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不如,你娶我呗?哥们,江湖救急,你可别逃!你……你管杀敌当打猎?空间太弱,武力值来凑,不杀敌,我如何过我悠闲的田园生活?
桃花依旧爱乱想
一生一世娇宠她
一生一世娇宠她
关于一生一世娇宠她:这是在一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三国鼎立,相恨相杀的时代里,有一个看起来娇弱实则却坚强的贵族女子,和那个敌国内心霸气的三皇子展开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故事。她本过着悠闲自在,逍遥出世的日子,奈何至亲叔父夺权成功,她也随之一跃,从平民成了皇族,从郡主到公主再到女皇的一生里,谁又将成为这位乱世佳人心头的朱砂痣呢?
玉卷荷
时光回文
时光回文
关于时光回文:一次意外的时光回溯,程婉清回到青葱岁月,决心抛弃平庸的生活轨迹,以全新的选择书写不负此生的璀璨篇章。
柠檬糖葫芦
重生在宝可梦,我的后台超硬
重生在宝可梦,我的后台超硬
关于重生在宝可梦,我的后台超硬:世界级的非酋神奇宝贝主播,为了刷出一只闪光神奇宝贝连肝七天七夜,意外重生到了神奇宝贝世界。上一世的非酋,换这一世的欧皇。梧桐:我宣布,我的神奇宝贝全只要闪光的!粉色肌肉猛男巨沼怪,银色杀手大针蜂,黑白双喷火龙……:啊对对对,我们都是闪光的!
热心的冰块
重生港岛,我能看到忠诚度
重生港岛,我能看到忠诚度
关于重生港岛,我能看到忠诚度:一本让重生后的叶皓轩在港综世界如鱼得水。他总是能够在各路猛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出现,并伸出援助之手。他的雪中送炭,加上拥有招贤光环的加持,让各路猛人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手下,每一个忠诚度满满。阿布、吉米仔、骆天虹、小马哥、封于修、高进、龙五、邱刚敖、飞龙、天养生、关祖、高晋、王建军...手下赚钱大哥花。手下打江山大哥享受。若干年后,他的势力遍布港岛、脚盆鸡、棒子国、东南亚乃至
临海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