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复杂的情绪中,刘瑾将一系列封赏都说了出来。
跟前几代皇帝相比起来,朱厚照登基的封赏可谓是寒酸。
除了东宫的亲近之人外,其余的几乎都没有。
连娘舅家都没一点。
不过想想太子跟那两位国舅爷的关系,又释然了。
那两位国舅爷其中一位、可还被打发到南京去了呢。
也是因这一点,内阁三老等人还算是有点心理安慰的。
终于,开始宣读新政了。
余光见刘瑾那脸色微微发苦的样子,刘健等人无不心一紧,不好的预感越发强烈。
“刘伴伴、本太、朕亲自来读。”
忽然,见到该宣读自己心血的朱厚照、彻底来了精神。
手一挥、直接起身,也不用拿圣旨,往前走了几步。
刘瑾想劝一下,不合规矩。
但一个字都没敢开口,合上圣旨、后退两步,还暗自松了口气。
读陛下的圣旨、实在也是一种压力啊。
“我大明皇帝登基,要宣布一些新政,来向大明子民宣告身为皇帝治理国家的决心、信心。
朕觉得这点很好,所以朕想了几天几夜,亲自写了朕将要施行的新政。”
朱厚照虎视众人,眼里闪烁着期待、自信。
他的新政肯定是最好的。
忽的,他眉头一挑,有些不满道:“都低着头做什么?抬起头来、看着朕,朕给你们讲解新政。”
本就愕然的近千位群臣,更是错愕。
“陛下、群臣、不可直犯龙颜啊!大不敬。”
负责督察礼仪的一位言官接到上司眼神,硬着头皮开口道。
“哪这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你们不看朕,朕怎么知道你们有没有认真听?”朱厚照不悦的轻喝,“都抬起头来。”
群臣无奈,面面相觑中、皆抬起头,直视最上方的那道身影。
玄色帝袍,威严、华丽,极为年轻的样子,充满着一股朝气蓬勃,以及肆意飞扬、气盖八方、无所畏惧的霸气、锋芒。
仿佛这大殿都要容纳不下他,要给它戳破几个窟窿。
很符合一些大臣想象中的那位少年马上皇帝。
“嗯。”朱厚照看着众人的眼神,感觉舒服了,“以后面对朕,你们都要看着朕。
什么看着朕就是大不敬了。
狗屁。
威严是靠实力打出来的,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规矩,知道了吗?”
一些官员忍不住想开口。
这是历朝皆有的,也是太祖制定的规矩。
是维护皇帝威严的。
可想想今天的场合,这位的功绩,又忍下去了。
以后再劝谏吧。
“是,臣等遵旨。”
没人劝阻,众臣开口应道。
“现在来说说朕的新政。”朱厚照满意地点了下头。
神色高兴期待、又很认真,群臣更认真了。
他们都已然意识到,陛下又开始折腾了。
但这也应该就是他的真实想法,日后的政治风向。
不认真听,就不配站在这里。
“朕现在是皇帝了,是大明所有子民的父亲。
当父亲的,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子女们生活的更好。”
朱厚照脸色尽是认真,郑重道:“所以,朕的第一条新政,就是绝不能再让大明子民有饿死的、冻死的、冤死的。
能不能做到?”
声音如龙吟虎啸,清晰无比的响在所有大臣耳边,也让他们头皮感到发麻。
这不是新政,这是不切实际的口号、更是幻想。
可自不会有人敢有异议。
“臣等誓死尽忠。”群臣默契的齐声道。
朱厚照立即皱眉了,不悦道:“朕问的是能不能做到?说什么乱七八糟其它的?
能不能做到?”
群臣无言。
这谁能做到?
我们表表态不就行了,陛下又何必逼迫我们?
没有人敢开口应话,朱厚照心情顿时不好了,“没有人敢开口,难道你们都没有信心?
内阁、你们先说。”
目光转移到内阁三老身上。
“回禀陛下,陛下爱民如子、志向高远,实乃我大明之幸。
但自古以来、没有哪朝哪代能够做到不使百姓有一人饿死、冻死、冤死。
臣等皆愿全力而为,可想要有所改变,非数十载持续努力不可。
故而、臣等皆不敢应承。
还望陛下明鉴。”刘健行了一礼、郑重说道。
群臣立即纷纷点头,这也是他们想说的。
“这是借口吗?
历朝历代做不到,那是他们的皇帝废物、大臣们废物。
朕肯定能到,朕的大臣也肯定能做到。
当然,朕也知道,这不是几天的时间,但朕要看到好的效果、变化。
谁做不到,那就立刻换人,大明想当官的人、能当官的人,多的是。”朱厚照语气严厉了下来。
try{ggauto();}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