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之我的打工日记

第171章 村里的堰塘

水池挖完,郑乾又让宋婷和赵雅找了一些小石头过来,送下去之后,平铺在下面,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水体的清洁。

等郑乾铺完石子,渗出来的水都已经开始没过石子了,这地下水资源,真的是丰富。

之后婆媳两人又搬来梯子,郑乾顺着梯子爬上来,看着自己的杰作,顿生一股成就感。

可惜池子太小了,不然可以弄几秧鱼苗放进去,那才叫真正的如鱼得水。

之后,宋婷打算去水稻田里转转,田里有积水的话要放掉,到下旬晚稻就要收割了。

老两口这几年都种的不多,也就是保证每年的口粮,毕竟年纪大了,粗重的农活干不了多少,其他的耕地,都租出去了。

郑乾提议一起去田里看看,赵雅一人在家无聊,所以两人跟着宋婷去到自家的那块谷子地里。

此时的水稻已经是快达到成熟期了,谷粒金黄,只能等完全饱满之后,就能收割了。

郑乾探查了一下生长和收成情况,显示这块田里的水稻发育良好,收成率在90%,评价达到了4颗星。

这片水稻是身为“中级务农者”的郑国雄和宋婷精心打理的,90%的收成率,4颗星的评级,实属不易。

要知道自己作为“神农”,各种加增益的情况下,种植的黄豆芽,评分才4.5。

可见老两口对这片地投入了诸多的精力和心血。

“妈,咱们这块地的灌溉,也是从五弯河引过来的水吗?”郑乾问道。

五弯河,就是流经渔晚村所在的兴隆镇的一条河,听说是拐了5个大弯,所以才叫了这个名字。

之前跟清河村发生械斗,就是因为在水源稀缺的情况下,他们从上游把水给断了,所以才发生村长郑树强率领村民前去争取庄稼救命水的事情。

现在,郑乾的想法就是,如果原先的那口郑家堰池塘能够恢复的话,就可以从那里面饮水灌溉,这样,就能够利用增幅过的“神水”,给水稻来一次大提升。

当然前提是,那口池塘必须是让郑乾来亲自挖掘,池塘的挖掘就不能用铁锹和锄头了,那得用挖掘机。

宋婷回复道:“当然了,五弯河是唯一的水源,只能从那里抽水过来。”

郑乾明白母亲所说的抽水,因为院子里那堆农具里,就摆放了一台抽水泵和好几卷塑料水管,而且这种设备,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那为什么后来把郑家堰给填了啊,明显从郑家堰里面引水灌溉更方便啊。”

郑家堰就在村里面,而且周边都是农田,可惜后来被填了,种起了水稻。

“那时候的耕地不够啊,所以才不得已,把那池塘填做了耕地。”

“耕地不够?”

“准确的说,是种出来的粮食不够,交了提留,留了口粮,把剩下的卖了,落不了几个钱,而且那时候开支也大了。”

宋婷说,到九十年代的时候,物价开始涨了,村里兴起自建楼房的热潮,而且家家都有孩子上学,他家还算好的,只生了一个,更多家庭都是两个三个的,负担就重了,所以集体商量下来,就决定把堰塘填了,开发新耕地。

后来,虽然日子不像以前那么紧巴了,但村里却没有打算再恢复那口堰塘,所以维持了现状。

郑乾感叹道:“蛮可惜的,不然还能摘摘莲蓬,钓钓鱼。”

宋婷说:“如果只是这样,那恢不恢复都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最强夏天
最强夏天
关于最强夏天:新作品出炉,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光大哥哥
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
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
关于双穿亮剑:手搓机床,惊呆李云龙:在抗战年代,他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神炮手,特战兵王。还是军工厂手搓机床,研制并制造出枪械流水线,坦克,甚至飞机的大国总工。更是南洋建国,引领信息化时代到来,华夏民族伟大复兴的风云人物。而在现代,他仅仅是一位重生回高三,天机绝伦,却被误认为神经有些不正常的鬼才科学家。
少年不识愁滋味
梦想成真却是1958
梦想成真却是1958
关于梦想成真却是1958:2024年的向往,一次车祸莫名其妙的来到了一直他羡慕的京城,变成了真正的京城人,但却是1958年的京城,可他不想成为这个年代的京城人,可木已成舟,他只能被迫的在这充满饥饿的生活中,一步一步的向自己向往的京城人努力
WD小妮子
赌石:从捡漏鉴宝开始暴富
赌石:从捡漏鉴宝开始暴富
关于赌石:从捡漏鉴宝开始暴富:书中自有颜如玉,旧物自有黄金屋。古玩异宝,美玉奇珍,无所不鉴!徐良杰,一个双目失明的瞎子,一个文物系的学生,一个古董商的儿子,因缘际会之下,双眼复明,终成一代鉴宝大家!
天空之舞本尊
御兽化形:开局强制契约九尾妖狐
御兽化形:开局强制契约九尾妖狐
关于御兽化形:开局强制契约九尾妖狐:蓝星世界,妖兽肆虐。苏辰穿越蓝星已有两年半,终于在高考的前一秒觉醒属于自己的金手指——成就系统。只需要达成各种成就,便能获得各种奖励。而他获得的第一个奖励,居然是不仅可以强行契约野生妖兽,甚至就连别人的契约妖兽都能给强制契约!高考开始!谁曾想,邺城一中的校花居然也是妖兽,而且还是种族序列第七的九尾妖狐!苏辰看了看自己手里的强制契约技能,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一个大胆的
坚持写作的小沫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