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就以“花田鬼市”那位经营户杨大爷作为业界标杆衡量,从始至终,边沐认为欧阳子夜一直都是门外汉,平时装模作样也就附庸一下风雅,小范围里装个13也就罢了。
唉!欧阳子夜这辈子活得虚头巴脑的……没劲!
眼前一亮,欧阳子夜的双手甚至都有些颤抖,多少有些抖抖索索地郑重其事的捧起那面古镜,翻来覆去地研究了老半天。
趁着这个工夫,边沐给欧阳子夜做了做“望诊”。
四下里打量几眼,边沐发现窗台上搁着有便笺纸,于是,边沐起身走到窗台那块儿,边笔带纸都拿到餐桌上,刷刷点点,边沐写了一小行字扯下来站起来走到黄伯喜身旁递了过去。
“瓦罐白米粥是没得熬制了,待会儿点菜的时候,让后厨用砂锅给他熬点白米黄豆粥吧?”字条上就这么两句话。
黄伯喜是大行家,自然一看就懂,啥也没说,直接出门找服务员安排去了。
“哪来的?”欧阳子夜目露惊喜地问道。
“朋友那儿拿的。”边沐笑着回应道。
“汉代的?”欧阳子夜沉声问道。
边沐听力相当好,听得出来,欧阳子夜的声带都变得异乎寻常了,看样子,老家伙病得不轻呢!怪不得黄伯喜这么着急。
“东汉末年,咏台款,阴镜,另外那面‘阳镜’不知流落到哪一带了,可惜了,只能算个‘半宝’,您看着还行?”边沐随口瞎编了个故事。
“太行了!真没想到,那个年代,铜镜居然能做到这种境地,光可鉴人呐!毫发毕现、神采浮现,想必你应该知道的,汉镜有个极为特别的特点,汉之前,汉之后都达不到那种火候,可谓空前绝后!”说到这儿,卖了个关子,欧阳子夜就此打住话头不再往下讲了。
得!臭毛病又犯了!
“晚辈外行得很,愿闻其详!”边沐笑着哄了哄欧阳子夜。
“神采透视!其它朝代无论制镜工艺有多高超,那也只能清晰照出人形物影而已,汉镜就不一样了,它能真实地反应出一个人的神采,对咱们这一行来讲,它就跟那x光机似的,也是挺重要的诊断辅助器材呢!碰上那比较特别的病人,用这种神镜照一照,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家父在这方面颇有些造诣,可惜……我只是了解个皮毛,一直未得真传。”欧阳子夜语带真诚地解释了几句。
一听这话,边沐当时就有些傻眼了。
必须承认,欧阳子夜这番话边沐还是头一回听说,在此之前,他是闻所未闻。
身为当红名中医,边沐自然知道,但凡能在杏林医坛独树一帜的名中医,尤其那些中医大家,几乎都有一手或者几手永世不外传的“绝技”。欧阳子夜的父亲当年号称天下十大名中医之一,手头绝对握有不传之秘,说来也是机缘巧合,身处病中的欧阳子夜竟然无意间透露了一个不传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