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486章 对抗

安庆知府汤峰等地方官员一直屁颠屁颠跟着巡抚大人,见巡抚大人终于处理完事情,他们才敢话:

“巡抚大人,下官有句话不知该不该?”

史可法淡淡看汤峰一眼道:

“你们今日的表现让本官很失望,作为安庆百姓父母官,在流寇攻城时竟然龟缩在府中,幸亏护国军及时救援,不然你们都是安庆的罪人。”

汤峰也是东林党人,并且还是东林大佬明末理学大师刘宗周的门生之一,看在刘宗周的面子上,史可才不打算弹劾他。

见史可法脸色阴沉,汤峰急忙躬身施礼认错,态度很是诚恳:

“是是,巡抚大人教训的极是,下官定与安庆共存亡。”

史可法对汤峰的态度还算满意,于是问道:

“刚才何事?”

汤峰急忙再次躬身道:

try{ggauto();} catch(ex){}

“大人,您真的打算给护国军如此多钱粮?有人认为皇太子会借机插手江南之事,清查土地乃是和下士绅作对,杀星肯定还有其他后招未出,比如开海禁收商税等,此举和流寇有何区别,请大人慎重……”

南方士绅确实厉害,朱慈烺后招未出已经被他们猜到,看来他们都在注意着皇太子一举一动。

一旦朱慈烺对南方动手,所有南方士绅商贾肯定会联合起来对付朱慈烺,除洪武和成祖外,大明还没有哪个皇帝斗得过他们。

启皇帝利用魏忠贤确实让东林党很受伤,可启皇帝自己同样付出生命代价,二十三岁意外落水不治身亡,这里面难道和文官集团没有任何关系?

崇祯皇帝所杀文官,都是在军事上有过失或者有罪的文官,他从不敢和整个文官集团硬刚,难道不是崇祯皇帝意识到什么?

朱慈烺穿越过来首要任务,并非立即平定流寇灭掉建奴,而是首先改善灾民和流民生存现状,至少不能让大明北方继续赤壁千里饿殍遍野。

流寇问题并非军事问题,乃是政治问题,绝大部分流寇乃是无辜饥民,他们不造反就会被饿死,大明万万农民是杀不完的。

就算暂时剿灭他们,若没有解决流民吃饭问题,他们很快又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想彻底剿灭流寇,必须让流民有饭吃。

没有河南和陕西的流民,无论张献忠还是李自成,若想像历史上那般轻易做大做强绝不可能,这时官兵才能轻松将其剿灭。

朱慈烺一直没有对流寇动手还有其他原因,他不会养寇自重,但他想借刀杀人,若快速把流寇平定,他要借的那把刀没有了。

南方士绅地主奸商看了朱慈烺,他们以为皇太子会凭借军事实力强行推进改革。

一旦如此肯定陷入绝境,因为北方有建奴寇边,南方有士绅地主商贾反对,加上各地军阀和到处流窜劫掠的流寇,会让皇太子四面楚歌,看他如何改革?

所以,得知护国军救援安庆后,南方士绅已经悄悄联合起来,决定拒绝给护国军提供钱粮,不给军队提供后勤补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护国军再强,难道不吃饭还能打胜仗?他们目的就是让江南成为皇太子麾下护国军的禁地。

史可法又不傻,汤峰这番话他岂能不明白,分明让他打响反抗皇太子的第一枪,史可法当时脸色就变了。

虽然同为东林党,同为江南士绅地主商贾的代言人,但史可法内心却是忠于大明的官员,他不会对抗皇太子。

史可法目光渐渐变得冰冷:

“皇太子麾下护国军及时来援,他救了安庆全城百姓和本官以及你们的性命,难道你们让本官做一个无情无义不忠不孝之人?”

汤峰急忙躬身道:

“大人息怒,下官无权干涉大人决断,只是提醒大人慎重,若大人决意为护国军提供钱粮,下官一定照办!”

史可法缓缓从座椅上站起,在房中不停来回走动,安庆知府汤峰一直紧张的盯着他,感觉眼睛都被他晃花。

终于史可法停下脚步,口气很坚决的道:

“不用多,按照清单筹集钱粮,一文钱一粒米都不能少,至于护国军渡江之后的事情,本官管不了也不屑去管,退下吧!”

“是,大人保重,下官告退!”

汤峰躬身一礼,转身走出巡抚衙门。

河南归德府

一位气度不凡的老人站在田间地头,正在观看府中家丁和百姓捕捉皇虫,这时一个气宇轩昂的年轻公子迈步走到他面前。

“父亲,皇太子暴政老都看不惯降下谴,您为何还让府中之人出来捕捉谴,侯家土地被分给泥腿子大半,难道您不心疼?”

老人闻言脸色一变厉声呵斥:

“住口,北方士绅皆如此,难道作为曾经六部尚书之一,我侯家还能对抗朝廷?如此大逆不道,难道你不怕我侯家三族尽灭?”

“当今子都亲自下地捕捉蝗虫,难道我侯家比陛下还金贵,快去捕捉蝗虫,今日捕捉不到三斤蝗虫,你暂时无需回府。”

年轻公子浑身一颤,虽然心里不服,但他不敢顶嘴,只好乖乖去捕捉蝗虫。

老人正是前户部尚书侯询,皇太子虽然让程国祥取代他的位置,却让侯询有机会进入内阁,那可是大明权力中心。

读书人最大心愿就是能入阁位极人臣,虽然不是内阁首辅,但侯询认为已经足够,后来身体不好辞官回到老家归德府养病。

皇太子任命李岩为河南布政使,大明内阁六部对此都很是不满。

一个举人而已,皇太子居然在没有通知内阁和吏部的情况下直接任命,要他们内阁还有何用?

可侯询回到老家后,却发现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百姓个个有有笑看似非常开心和满足。

侯询顿时愣住了,他记得有家人过归德府因为干旱,已经赤壁千里饿殍遍野,饿死百姓至少数万,可是……

路过黄河岸边时,他再次被震撼到,居然有很多百姓在建造黄河水闸,并且水渠都已经修建完成。

另外一条河流岸边更是水车林立,一群孩子在岸边嬉戏玩耍,侯询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盛世大明……

回到府上,侯询得知家族兼并的土地全部被收走分给百姓,他居然没有感到丝毫心疼,反而是儿子侯方域在叽叽喳喳!

谁知两个月后,蝗灾突然来袭,眼看着自家麦和百姓田地里不知名的农作物被蝗虫一扫而空,侯询顿时痛心疾首。

听到皇帝亲自下田捕食蝗虫,侯询对着京师方向拜倒,起身后毫不犹豫命令族人和佣人以及家丁全部出门捕食蝗虫。

保定府

高阳县城外,历史上满门忠烈的孙承忠,此时不顾年老体衰,也率领全家在捕食蝗虫,这一切都是在崇祯捕食蝗虫之后发生的。

皇帝带头捕食蝗虫的意义真的很大,所有发生蝗灾地区没有一个官员敢装逼,他们放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架子,都在捕食蝗虫。

哪见到皇帝时,他们有共同语言,甚至可以问心无愧的拍拍胸膛在心里高呼:

“陛下,吾等曾经都是捕食蝗虫之人……”

华夏吃货的力量是无穷的,经过三和蝗虫的大战,发生蝗灾地区蝗虫急剧减少。

此时尝到美味的百姓反而变成蝗虫,见蝗虫急剧减少,他们还有些失落福

崇祯现在已经不亲自下场了,他坐在马车里乐呵呵看百姓捕食蝗虫,突然一个太监急匆匆前来禀告:

“皇爷大事不好,宫中出事了……”

“读者大大们,29号有事请假一,五一补上。谢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铁蹄哀明
铁蹄哀明
关于铁蹄哀明:穿越被俘为包衣?看我如何苟着炮决了努尔哈赤!天崩开局,还让我拐了个娇滴滴的女鞑子,让蛮横的她俯首帖耳,回中原前还顺手干掉了大酋,你们说厉害不?皇太极,你知道你的汗位是怎么来的不?袁崇焕,你什么档次敢和我叫唤?李自成,这仗可不行这么打啊!郑芝龙,你听我的,海盗得这么当!皇上,我这人胆小,养些重骑,造些大炮也很合理吧!本书又名
山月怎知心事
我家有个电饭锅
我家有个电饭锅
关于我家有个电饭锅:王小川靠着一口电饭锅穿越连通两个世界。在这里,剑指洛杉矶,脚踩英吉利,平掉大洋洲,狩猎贝加尔。通通都要做我大唐的殖民地。大夏,一个和隋末高度契合的世界。在这里李世民是我哥们,平阳公主是我老婆。没事咱们还能回现代社会刷把存在感。妥妥的人生巅峰啊。
退休老干部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关于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现代青年李宏济魂穿成为明末大海商李旦的儿子李国助。他请求父亲为他聘请了三浦按针做老师,学习西方的造船、航海、天文等知识。学成之后,李国助亲自主持建造了一艘双桅纵帆船,命名为仁王号。他组织了环日本海的航行作为仁王号的首航,并邀请了颜思齐、杨天生、陈衷纪等着名的海盗加入探险队伍。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的同一年,仁王号也开始了它的首航。当船航行到海参崴的时候,李国助
眼魔的秋波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关于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凡读过者,皆知宋江终生未婚,自然无子无女。孰不知却有一私生子,原名宋大海,因其属龙,自改名字宋大龙,立志做真龙。宋大龙在其生母被宋江杀害时出生,由其姥姥抚养。十一岁时认祖归宗,,因不爱读书,与爷爷关系日渐对立;十三岁外出寻父,流落河北拜师学武,所到之处皆以我爹是宋江为名招摇撞骗;三年后宋江派人将其掳到梁山,但因受不了束缚逃离梁山,打着宋江旗号混迹江湖,拉起了自己的队
王文达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开局封侯,九品到头
关于开局封侯,九品到头:穿越到异界的无业游民,凭借华夏五千年经历,通吃一个封建帝国。立功多,惹事儿能力也不小,但没办法,皇帝信任,还好用。能动手绝对不吵吵,没什么是一刀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试试精神不正常的小侍卫的刀。
虫子阿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