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很难不挑到这篇,因为王文龙的文章在一众上奏文章之中视角分外清奇。
王文龙写这篇文章之时一方面是想向常州以及江南的士绅阶级传达自己的思想,另一方面纯粹就是为了应付东林党的邀请。
try{ggauto();} catch(ex){}
所以全篇王文龙只是稍稍提了一嘴税监之事,很客观的表示税监的主要问题是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存,甚至王文龙并未反对太监们找大商人收税,或者按照万历所说去收矿税。
这些文字对于皇帝的批评比起其他文章要弱不知多少,与此同时所提的三条建议内容又极具启发性。
这时的民间未免没有这样的声音,但是一来很少像王文龙这样系统性的,二来王文龙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起李三才之流那种牵强附会的神逻辑要强太多,自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而此时万历读到这篇文章便是颇为惊讶。
首先的感受就是他惊讶的发现这文章居然没有骂他。
大臣们骂皇帝还要遮遮掩掩,但是诸生的程文因为不是朝廷官员所以往往更加肆无忌惮,哪怕惹皇上生气了,总不能把一个府学的秀才全都抓起来?
甚至因为自己就是民间百姓的身份,诸生还可以拿出一些自己亲身所见的事情,来表明如今天下何等困苦,有理有据地骂人
所以之前诸生的文章田义没有摆到最上面,其实也对万历有好处,因为翻了几篇之后,皇帝发现那里头骂的话比大臣们骂的可是难听多了。
而王文龙这篇文章当初在常州得到一些士绅支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同时符合商绅阶级和皇家的利益,只不过是使得地主阶级和与之伴生的儒家士大夫的地位有些尴尬,不能帮助东林党等士大夫阶级分化皇权,所以才被东林大佬捂了盖子。
而反映在万历这里就是他发现这篇文章对于他还有对于矿监制度都比较温和,虽然也有批评,但基本是有的放矢,并没有把任何天下的错误都归咎到他头上。
第一时间皇帝就对这篇文章有了好感。
再接着看下去,就见王文龙文章之中另外的内容则是提出了三条建议:
广开言路,让百姓的声音可以进入朝廷,避免出现太监地方官盘剥地方而百姓无法发声的情况,有利于商业发展;
开放海外商业贸易,减少对于内陆普通商贩的税收;
发行船引,增加国家财政,将财政压力转移到出海贸易上。
万历看着王文龙的文章,越看越觉得前后逻辑通畅,似乎这政策之中的道理还真是挺有说服力。
“这篇文章有些意思!”
万历皇帝边看边暗暗点头。
他有下决心实行这三条政策吗?当然没有,万历不是傻瓜,他当了这么久皇帝,也知道大明朝办事的方法,这三条政策每一条都涉及大量的权利分散和利益流转,想要实行一条没有个几年的忙碌都不太可能。
他没决心去做这样艰苦的工作,但是他却乐意于把这篇文章捧上高位,因为他已经找到搞事的抓手。
田义惊讶的发现万历难得露出了笑容,悄悄瞄了一眼皇帝此时正拿着的文告,他瞬间就有不妙的感觉。
这些文章他之前都已经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