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六百三十六章 划时代弹药发明

盔甲厂的工匠跑去拔来插着的木靶,熊廷弼还真的将靶子翻来覆去仔细查看,确定靶子上原先并无孔洞才点点头道:“如此便没问题了。”

梅之焕闻言不禁冷哼一声。

看着那工匠又拿着靶子远远的跑去放置,梅之焕嘲讽道:“熊御史可要再拿尺量一量这把子距离,看有没有三百步?”

熊廷弼一笑:“我也晓得认靶距,这距离没问题。”

熊廷弼在读书之前也是习武的,二十出头时,熊廷弼曾考中湖广武乡试第一名,后来转而学文,在三十一岁上又考中了文乡试第一名,然后进京赶考三十二岁中进士。

论武力值,熊廷弼只怕比梅之焕还强些。

为了体现出线膛枪对比鸟枪的优势,王文龙提议王世扬来之时带上一个熟悉火器的军官,作为和线膛枪对比的对照组,军官使用自己的鸟枪和熟悉的装备和梅之焕比拼开枪速度。

新枪的试验正式开始。

神机营的军官跟梅之焕拱拱手,将自己常用的鸟枪也拿在手中,王文龙说一声:“开始!”两人便都开始装弹。

这年代的鸟枪打三百步外的靶子,根本就没有命中率可言,所以那军官只需要对空放枪即可,而梅之焕则还要瞄准,尽量确保命中率。

比试一开始,王世扬带来的军官就以最快速度打开牛角火药瓶,往枪管之中倒火药。

看到这一幕,熊廷弼不禁表情玩味看了王世扬一眼。

按照火器操典,往火枪中倒发射药要十分小心的拿量具称量足够份量再往枪管里倒的。

称量所用的量具就是火药瓶的外盖,装满一盖就是打一枪所需的发射药量。

而这军官拿着火药瓶直接就倒,只能说明他非常熟悉火器操作,凭经验和手感就能倒出合适分量的火药。

王世扬虽然表面上和东林党人亲近的不行,但却选了个十分熟悉火枪操作的老手。

面对众人的目光,王世扬脸上毫无尴尬,还笑着冲王文龙点点头。

他虽然不像熊廷弼一样对于东林党鼓吹王文龙新发明的武器采取全然负面的态度,但也不认为这武器会有王文龙说的那么神。

什么装弹速度是普通火枪的三倍、能射三百步远,只要能达到其中一条标准就已经足以让王世扬惊喜了。对王文龙的欣赏归欣赏,他可不想被东林党逼着给军队装备无用的武器

那京营军官动作非常快,一边倒发射药,一边就将一张垫底的棉质含在嘴中湿润,便将棉纸垫在枪口上,从囊中取出一枚铅丸,另一手已经抽出通条,飞快的将铅丸和用以密封的棉纸压入枪管之中。

见到军官的动作并不放水,熊廷弼这才稍稍放心,他又转头看向梅之焕,然后却不禁愣了。

梅之焕根本没有拿火药瓶,他直接拿起桌子上一个油纸包叼在嘴里,稍稍用口水湿润油纸之后就将那油纸包尾端咬开一个小口,然后便将整个油纸包连塞进枪膛中。

王世扬这时也刚注意到梅之焕的动作,忍不住问王文龙:“梅翰林这是何意?”

王文龙对两人解释:“空心弹能够快速加快装弹速度的原理就在于节省装弹步骤,我们将发射药事先包在油纸里,油纸的上端则包着弹丸,油纸包外层的油纸可以去替代用来密封的棉纸,这样在装弹时一次性就能将称量火药塞密封纸和放弹头的三个动作做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
关于憨憨相公把钱都给我: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木盆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关于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本书主要介绍中国各地的姓氏(主要是百家姓)的起源,发展与改变。中国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历史建筑、姓氏变迁。前面主要是中国的姓氏介绍,后面是文化遗产介绍。
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
关于被甩后,我一周一首霸榜金曲:三年前的一场宿醉,沈闲拿走了未婚妻的第一次,觉得伤害了未婚妻,于是下定决心呵护她,写出来的歌曲都给了未婚妻,差点把她推成情歌天后。后来一场离奇车祸,沈闲天赋消失,沉寂三年。三年后,天赋刚刚回归,未婚妻却是卷款跑路,留给沈闲的只有天价违约金。并告诉沈闲,三年前的那天晚上,沈闲伤害的是另有其人。就在此时,华语顶流,情歌天后带着萌娃找到了沈闲。说——这是你的女儿。……
徽州
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
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
关于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穿越种地,铁四角的爱恨情仇,一朝被蛇咬,太奶带我去种田。四处漏风的屋搭配一锅浓稠的毒草汤,人生就这样结束了吗?不,撸起袖子就是干,这不是我的挑战区,这是我的舒适区……
蚂蚁不吃蛋糕
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
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
关于山中队员的卧底行动:在亚波人的蛊惑下,未看过艾斯奥特曼且单身许久的洛西宁为了未婚妻穿越成为了塔克队的山中队员,亚波人命令其为卧底潜伏在塔克队伺机干扰他们的行动。由此,山中队员便开始了自己的卧底行动......(温馨提示:本文略带抽象,请勿带脑子观看)
慕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