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汉

第四百七十三章:子房

“所谓大破即大立,从这一点看,郑玄腐儒之见,汝南何休公所言才是正道。如今又到了据乱世的时候了,非得有英雄再起,结束此乱世,如此才有升平世、太平世。而我认为,结束此乱世者,正是曹公。”

如果是三年前,荀彧的谦谦君子之风,是无论如何不会直呼许劭、郑玄二人名字的,少说也要加一个公,但现在的荀彧如宝剑开锋,比过去多了沉淀的同时,又有几分锐气。

看不上,就是看不上。

曹操其实内心也非常感动,说实话他的内心对于荀彧所说的也有一丝丝认可。那就是我曹孟德不是英雄谁是?

但长久在士族圈子里的边缘化,还是让他颇为自卑的。他过往的那份放浪形骸,不就是效仿当年楚人那种“我蛮夷也”的边缘性格?

try{ggauto();} catch(ex){}

这种事情做得虽然爽快,但又何尝不是内心有那么一份渴望被认同和接纳的心思在呢?

而现在荀彧的话就感动了他,原来他自己真的真的很出色。原来,世家之翘楚的荀彧一直关注着他,将他当成能力挽狂澜的英雄。

于是,曹操也动容道,反抓着荀彧的手臂,问道:

“但这天下真的还能再复吗?如今泰山贼已建制称王,雄踞幽冀。而我汉室还在分裂,关东与关西再一次爆发大战,而我等这些关东太守们也只顾家门,勾心斗角。如此局面,这天下还有救吗?”

荀彧沉默了一会,实话实说:

“以如今的形势,确实是泰山军成事的可能大。但我们也不是没有机会。我对泰山军素知之,其以千万黎庶之心,欲改天换地。暂不论对错,只从这点来看,泰山军就不能速得天下,因为其不能与士大夫之族相容。而无此辈相助,泰山军就要培养自己的吏,如此非一代人之功也,也就是二十年。”

说着,荀彧将贴在怀里放的帛书摊开在案几上,却是一张河济地图。

荀彧指着舆图,继续道:

“孟德你再看,而今泰山拒燕赵之地,但他整个范围却全在燕山以南、太行山以东,其势力并没有前出,可见张冲是做好了安定内部的打算。这个时间来看,我预估要一年以上。再加上其恢复生产,整军备武,又要一年。而这两年就是你的机会。”

他指着青州和下面的徐州道:

“昔日齐与秦并称两帝,就可见此地之饶富形胜。这两年中,我们倾力向南,取青州、下徐州,再合军向东,驱鲁中南之泰山军。到时候,我们与中原之袁氏兄弟互盟,有山河之助,未必不能与泰山军一战。”

曹操大喜,忙让荀彧细讲:

“如今的青徐形势非常好。一个是平原一带的刘虞,其人素为长者,麾下有孙坚、审配等猛将,又有清河士族为辅弼,甚至雄视北疆的幽州突骑也有一部。可以说兵强马壮,但可惜刘虞不能用之,此为天授主公。再论青州余郡,如司马和、管亥、管承等辈皆是草寇海贼,不能当孟德一击。而徐州陶谦年老体衰,素无大志,可传檄而定。”

曹操被说的热血沸腾,但脑子却依旧清醒,他问了一个关键问题:

“夫争世,有天、地、人三方。泰山贼有黄天之志,地有河朔山海之固,人可结万千黔首。袁本初有木德之兴,地据汝颍之饶富,人可收天下士心。而我曹孟德有何?能与二人相争?”

曹操压根就没提西边的关东、关西两朝廷,因为谁都知道那两朝廷早就是冢中枯骨,一群散发着尸臭的公卿们玩着可笑的权力游戏。

在曹操眼里,他问出的两个人是他认为最大的玩家。

其实曹操这个与其是在问,不如是在求计,他问的是这三个问题:

“我该用何等的旗帜,以哪里为根基,团结什么群体。”

面对这三问,荀彧是这样回答的:

“无论是泰山贼所讲之黄天,还是袁本初所论之木德,皆为革逆。但汉室二兴,凡世四百年,又岂无恩德于天下?抛弃三皇之无稽,夏商之撮尔,周虽寿八百,但天下攘攘,秦虽一统,不过二世而亡。只有汉室四百年给了天下真正的安定。所以人心在汉。既然泰山贼、袁本初为革逆,我就举顺兴。以匡扶汉室为旗帜,携此大义,结刘虞、陶谦等向汉派,讨司马和、二管之谋逆。再兴共和。”

曹操疑惑,咀嚼着最后的四个字:

“再兴共和?”

这个时候荀彧眼神放亮,将自己在牢寺中所想的平天下之策,细细讲来:

“没错,之前你们亲君侧,立共和的策略是对的。只是上去的人不对,彼辈公卿已经为枯骨,焉能有扶济天下之雄心?所以即便想法再好,最后还是要失败。”

见曹操在想,荀彧再讲了一段:

“这天下如何乱的?就是外戚与宦官倾轧朝野,真正为民的清流却要被迫害。而外戚、宦官何人?前者汉家之戚,后者门下之奴。所以究其二者,不过是汉室独尊的结果。但人有贤愚,寿有长短,这天下安危又岂能系一人之身?所以不如虚之,使君主垂拱而治,权柄授之于治天下之人,即霸府。”

曹操已经明白了荀彧的意思。

荀彧其实就是让汉室和当年周王室一样,虚君而立,然后让霸主宰割天下,如昔日的齐桓晋文等。

但曹操有个担忧,这会不会再如春秋战国之世,到时候还是要天下大乱。

荀彧解释道:

“此截然不同。周时为诸侯分天下,天下智谋之士各为其主,自然天下大乱。而我等共和,虚君却依旧行郡县,收天下才智治天下。焉能一样。”

最后,荀彧还说了一个理由:

“而且由孟德你提出再兴共和更是恰到,你本就是上一次共和元勋,自有一份法理在,如今要提再兴,谁能比你合适?”

曹操眼神在发亮。

紧接着荀彧就讲了后面:

“既然是匡扶汉室,再兴共和,那我等就从这海岱之地开始立业。至于这民,泰山军团结的是黔首氓夫,见短识浅。而袁本初团结的时豪门世家,贪婪无道。而我等却可团结天下之智,凡有才者,不论上下,皆能得用。这就是我为孟德献上的天地人。”

这个时候曹操哪还抑制得住,直如拨开云雾见明月,整个人有了一种掌握命运的通透,他对荀彧三拜:

“文若,如今我才知道高祖得子房是何种样子。”

……

自此以后,曹操引荀彧为谋主,朝夕相处,连席共榻,每事必引彧共之。

而荀彧也履行着为曹操招揽天下之智的策略,先后为曹操举荐了陈群、戏志才、杜袭、郗虑、辛毗、赵俨、邴原、王修。

前六人为荀彧在家乡的至交好友,后两人为其父所辟举的心腹,如今皆因荀彧的缘故投奔向曹操。

本来还有荀攸、钟繇、郭嘉三人。但荀攸奔了泰山军,钟繇留在了京都,而郭嘉也选择了离家最近的袁绍。

对此,荀彧只能惋惜。不过,即便少了这三人,曹操的幕府还是人才济济。

而有了充沛的智力后,曹操便在济南国开始大刀阔斧。先摧毁害民的祠堂,后惩处不法的土豪,最后还建立了聚贤馆,以唯才是举,招揽天下智力。

而济南国内如国、高二家因为之前被泰山军打击的不轻,实力已经大不如以前。所以面对有三千精兵的曹操,国内的豪强们选择了闭门避祸。

也是这种情况下,曹操才和荀彧有闲情在这里品茗。

当曹操和荀彧卖弄着这份从数千里之外益州弄来的茶叶时,荀彧淡淡一笑:

“前汉时期,蜀中名士王褒撰的《僮约》一文,孟德可读过?”

曹操脸一僵,茫然摇了摇头。

随即荀彧就念了一句四骈:

“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茶尽具,已而盖藏。”

见荀彧只让曹操腹诽:

“文若哪都好,就是爱念一些生僻的诗文。这不显得我曹孟德是没文化吗?”

不过这种算是二人之间的雅事,等茶煮好,二人分别喝了一口,气氛轻松惬意。

一杯茶汤入肚,让二人彷佛又回到了少年时期,公族世家子弟们一起结伴踏青,那时候阳光明媚,青春正盛,岁月安好。

而现在,终究是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一股淡淡的伤感在茶汤翻滚着,伴着茶香一起弥漫在室内。

荀彧讨厌这个感觉,主动说起了一件公事。

那就是出使刘虞的陈群回来了,但结果并不顺利。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千载难逢缘
千载难逢缘
关于千载难逢缘:试问,千年前的局该如破?只道:邪不压正,人定胜天。少读诗书陋汉唐……堪笑愚公不自量。一切因果牵绊,是命中注定,还是缘分如此?入山的新徒儿,被陷害的百年至交,往昔故友已成敌。入局,破局。可她真正的枷锁,到底是什么?青云山,药王谷,不照城……经历种种,她绝不认命,誓要拨得云开见月明,誓要做那真正自由追风者。得道真我这条路,她走了足足三万年。
飞笛
亮剑之扬刀跃马
亮剑之扬刀跃马
关于亮剑之扬刀跃马:刘明来到了亮剑世界背景,还带来一个兑换系统,于是刘明给老李资助武器物资,开始了他的抗战之路。。。。。。。。。。。。。。
小紫月月
我勒个乖乖,穿成了傻猎户的孕妻
我勒个乖乖,穿成了傻猎户的孕妻
关于我勒个乖乖,穿成了傻猎户的孕妻:一句话故事:现代医学大佬穿越到古代山村当村医,并嫁了一个傻子猎户的故事。现代医学大佬顾梨,重生在古代山村的一个小姑娘身上。十八岁的她还有了五个月的身孕,直接喜当娘。便宜爹娘嫌顾梨被人侵犯,还怀了孩子,要她把孩子打了,卖去给邻村老鳏夫换银子。村里人也说她败坏了村子的名声,上门来抓她浸猪笼。顾梨摸着肚子,崽啊崽,你要挺住啊。傻乎乎的猎户竟是孩子的亲爹?她初来乍到,跟
暴富大门牙
变形金刚之闪电崛起
变形金刚之闪电崛起
关于变形金刚之闪电崛起:在病魔面前,任何实力,财富,权利都是难么的脆弱。曾经的古武杀手秦川死于疾病缠身,在最后弥留那一刻,他向苍天发出了一声绝望的不甘心。兴许是苍天感受到他的求生意志,所以让他以另一个身份重生。我就是霸天虎闪电,一名三变赛博坦战士。这个重生的闪电,不在被脆弱肉体所带来的疾病困扰,看他如何在纷争的宇宙中崛起,开创霸天虎更强大的盛世。
绯红公子
孤妄
孤妄
关于孤妄:2024年5月17日,由联邦研究院研发的孤妄系统正式应用于军事训练。拥有全球最顶尖技术后,联邦高层的野心逐渐暴露,与联邦研究院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联邦研究员纷纷入狱,少数提前逃离。两年后,孤妄系统开始失控,拉人变成了随机,一时间人人自危,全球恐慌。然而,关停孤妄的按钮出了问题,联邦高层被迫同众联邦研究员和谈。却愕然发现,手握孤妄核心数据的那位研究员正是提前逃离的少数之一……
听雪归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