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不见马车与人的声音,苏元青伸出手,把钱抓紧,从泥身像下爬出来。他把火堆燎旺,数了数那钱,有二两零七十六文之多,寻常的农户家的全部家当加起来,都没有这么多钱,到绣春楼找个老姑娘欢好一回,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真是太富了!他因此生出内疚:“那是个好人啊,我竟然骗了她,真是不该。”
不过内疚归内疚,想想那香软,那美妙,他仍旧难以忘怀。
他把银子一枚一枚擦干净塞进钱袋,在火堆前坐到深夜,懵懂地想着前程。他决定了,明天天一亮就离开这里,去吃饭,再弄一身衣裳……
至于那包着的书,被他抛诸脑后。
在钱和“女人”的面前,他暂时忘记了它。
他把存了两天的干粮吃掉,对付这一天,在兴奋中烤了一夜火。第二天一早,他便离开这里,到路边等担着货物叫卖的货郎,买了两个饼,吃了个饱饭。而后又去附近的农户家,弄了身粗布衣裳。出来时,苏元青算有了个人样。
他甩甩袖子,颇为得意,说:“咱现在也是个体面人了。”
当乞丐并不是活命的路子。
这个年代,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年景好的时候,人家吃剩了饭,会像喂狗似的赏你一口,年景不好,老百姓自己都要饿死,怎还会好心施舍?没人施舍,乞丐还能有什么活路呢?除了上山当匪,也只有饿死一条路了。
现在的这点体面,是苏元青从前可望而不可求的大好事。
“可是,咱也不能坐吃山空。”他嘀咕一句,“要不,弄点营生?”
为了体面下去,他买了一张破渔网,弄了点麻绳,修补修补,去河中打渔。
他见过秋天的鱼,最是肥美,尤其下了大雨之后,更是到处都是,最容易捕捉。往年他就想弄一张渔网,可惜一直攒不够钱,今年有了。
要说打渔,不光得有渔网,还得有打渔的本事。
起码得知道哪条河有鱼,知道怎么撒网,怎么收网,怎么买卖。
这些事,他只见过,没试过。
但也不难琢磨,只要跟着行家走就可以。
他记得附近有个老渔夫,会捞鱼。所以找到了那人。
人家往哪去,他便往哪去,也不靠近,就在那人近处捞一些剩下的。
人家捞十条,他捞个五六条。
人家在路口卖,他也就近摆摊。
几天下来,渔网的本钱就赚回来了。
只是他毕竟没有真本事。
鱼多的时候,他能跟着捞一些,鱼少的时候,人家还能捞到鱼,他却傻眼了。
白忙活几天,没多少收获。
老渔夫见状,笑道:“小伙子,怎么称呼?”
苏元青学体面人行礼,却猴急地说:“在下姓苏,名元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