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对赵张二人并不惧怕,自云他的儿子就在临乡当小吏,颇得上官赏识。
言谈之中,赵云问道:“老丈,这附近像你一样汉话说的好的多吗?”
老翁哈哈一笑:“我算是学的慢的,当初那些学得快的,还得了不少赏钱哩,我也就得了一次!但我悄悄告诉你们,那些学得快的,大多原本就会汉话,为了赏钱故意装成不会……”
“你们别告诉旁人啊!”
张辽问道:“那老丈在学之前会汉话吗?”
老翁带着特有的淳朴和狡黠,但笑不语。
赵云与张辽也心领神会。
其实目前活跃的东羌基本可以说没有完全不懂汉话的,至于原因……这一切与当初段在凉州的十年德政脱不开关系。
毕竟高举着的屠刀可是指路明灯。
两人拜别老翁,路上,他们讨论着,这个赚赏钱的漏洞说不定都是故意留下的。
行到一处村子,忽听里面十分热闹。
吵闹的声音中有他听不懂的羌话,时而夹杂着他能听得懂的汉话。
待他们走近一看,发现了不少熟人已经在围观了。
西园军的校尉黄忠、赵瑾,还有军假司马张杨、徐晃等。
北军将校王匡、鲍信、丘毅等亦在。
双方所站的地方泾渭分明。自西园军设立以来,在北军看来抢了好几次北军出动的机会,此次同行,双方自上而下都不愿示弱。
皇甫嵩见他们的竞争在限度之内,便听之任之了。
张杨第一个发现张辽,作为一同来京之人,立马向他招手示意。
而他的动作引来了王匡的注目,王匡呼唤道:“文远,快来这里!”
张杨见此也不装了,同样呼唤起了张辽。
张辽曾在何进的大将军府任军假司马,与王匡乃是同僚。
一边是同乡,一边是原本的同僚,但又不止是与谁更熟这么简单。
张辽刚一犹豫,却察觉到身旁的赵云拉着他的手臂向前,边走边说:“当着我的面就想拉走文远,岂不是太明目张胆了?”
与张辽相比,赵云与两边都不算熟。可他曾在东宫和皇宫任职的履历让双方都不敢小觑他。
见此,黄忠与鲍信几人顺着赵云的话语说笑了两句。
最后,赵云和张辽停在了双方中间。
王匡与张杨互瞪了对方几眼,转头看起了热闹。
说起来,眼前这事的起因还与朝廷出兵有关。
皇甫嵩减少了中央军的出兵数量,这也就意味着郡兵及胡人义从的数量要增多。
而义从的来源之一,便是参与屯田的羌人。
对于傅燮来说,选拔义从的前提条件是已经被编户的羌人在失去一个壮年后还能继续屯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