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辩则暗自感慨道,国家的岁收多了,可花钱的地方也多了。
蔡邕不是第一个找准机会同他要钱的公卿了。
实际上,最先问刘辩要钱的反而是尚书令皇甫嵩,他发现尚书台存放的公文日渐增多,人员也在增加,原本的尚书台已经有些不够用了,希望能够增加尚书台的屋舍,对此,刘辩肯定是要答应的。好在台阁区还有多余的空地,而且在三署从台阁区搬到城外之后,还剩下了一些闲置的官署,倒也不用担心宫中的位置不够用。
却说刘协的婚事经过董太后做主,最终还是定下了董承的女儿、董的妹妹。但这时,刘协的心思却不在这上面了,自从隐姓埋名跟着华佗行医之后,刘协可谓是见多了世间疾苦。
这一日,刘协少有地回了宫。
董太后则又举办了一场家宴,邀刘辩参与,家宴之上,刘辩瞧出刘协的欲言又止,并在事后找到刘协问起。
刘协倒不讳言,小小年纪便略带感怀地说道:“皇兄,这段时间我跟着华公行医,所见病患……非一言所能论之……虽然鸿都门学的医科已经在大力发展多年了,但学医本就非数年之功,便是在河南尹治下,我亦见过不少被庸医所害之人。”
“我听说在其他州郡,乃有百姓连庸医都寻不到,只能求助于巫术符水等。”
刘辩知道,此事归根结底还是良医的数量不够,尽管他已经在着力培养了,但对于整个天下而言还是沧海之一粟。
其实早在华佗和张仲景入鸿都门学之初,便定下了培养弟子遣派至各郡国的大略。
刘辩见刘协如此作态,心中还是有些欣慰的,想了想他对刘协解释道:“原本朕便有意在郡国及县乡设立医官,只是受限于可用之才不足、国库钱粮有限等缘故,一直没有施行。眼下若想在县乡普及,还有不足,郡国一级应能完全可以实现了。”
“郡国之医官除了负责掌药方、草药等外,还当于郡国学校教授医学生,与医学生一同治病救人,并常出巡县乡。”
刘协根本没想到在这个层面他的皇兄竟然早有规划,看向刘辩的目光更加崇敬。
他也明白,按照皇兄的要求,想要为天下郡国找到合适的医官并非一件简单事。
只是想到他的皇兄在不知道多早之前就已经考虑过这件事,并做好了准备,而他面对这种事却束手无策。
刘协忽然想到了之前华佗曾经对他说的事,到此时,他忽然下定了决心,对刘辩说道:“皇兄,此前华公曾经跟我提起,他这些年一直在雒阳行医,至今已有多年,原本想要编写的医书也已经编写完了,还培养了数个能够继承了其技艺的弟子。华公言身为医者不可故步自封,当游历天下以观疑难杂症,并且进一步补全医书。”
“皇兄,我想要跟随华公一起去!”
刘协一脸郑重的说道。
刘辩知道刘协有一颗医者仁心,但却没想到刘协竟然还有这种觉悟。
他倒没有怀疑刘协有什么异样心思,只怀疑刘协能否承受得住四方奔走的辛苦。
而且……刘辩对着刘协说道:“如今你的婚事已定,还未成婚,祖母不会同意你离开的。”
提到自己的婚事,刘协有些皱眉,这的确是他所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
然稍加思索之后,刘协心中萌生了一个奇妙的想法:“皇兄,我若是提前成婚,那是不是就可以跟着华公离开了?”
刘辩没想到刘协还有这种奇思妙想,成婚之后让新妇独守空房是吧?
渣男!
心中吐槽了一句刘协的天真,刘辩说道:“若你能让祖母同意,我也没有意见。”
但董太后能同意才怪,她正盼着多几个曾孙呢!
“皇兄……”刘协也知道想要让董太后同意的难度,他对着刘辩继续哀求起来。
但却被刘辩果断拒绝了。
他可不愿意没事找事,去触董太后的霉头。
刘协有些悲伤的离开了。
事实证明,刘协的悲伤没有结束,刘辩猜的很对。
面对刘协的要求,一直以来都非常疼爱刘协董太后第一次发了狠。
刘辩没有亲眼去看,但听何太后八卦似地说道:“这一回协儿是被打得狠了,听太医说,接下来好几日都得在榻上躺着了。”
“对了,协儿是不是见过你之后才有的这个念头?”
面对何太后的疑问,刘辩想了想,发觉还真有这个可能,说不定是自己的什么话坚定了刘协的信念。
但认是不可能认的:“想来是协儿原本就有此意,昨日他同我提起,我便告诉他,只要祖母同意,我便不会反对……”
“你呀!”何太后听后立马明白刘辩在其中充当了教唆的角色。
刘辩则无辜地笑了笑。
话虽如此,但郡国医官以及郡国学校的医学生都该提上日程了。
于是乎刘辩先是着尚书台议定合适的医学生数量,并在再度召见了蔡邕,宣布了他的决定――各郡国学校依据人口、下辖县数,收医学生十至二十人不等。
因为这些医学生除了学医之外,也要承担一部分问诊的工作,是以对他们的筛选也得慎重。
而蔡邕见刘辩这么果断的就为了医者设立了专门的医官,看这架势,说不得以后还会设到县乡,心中不禁再度有了大道和小道之争的疑惑。
想到自己收到的来自樊陵的拜帖,蔡邕本来不打算邀请他过府一叙的,但眼下,他却想听听修了许多沟渠的樊陵的想法。
于是乎,当日回到家中,蔡邕便给樊陵回帖,邀请樊陵在他的下一个休沐日相见。
而另一边,正在继续对沟渠查漏补缺的樊陵见到蔡邕的回帖,心头一喜,看着案头的成堆的资料,感觉身上的疲惫都少了几分。
谁能拒绝蔡伯喈的颂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