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第458章 援军索命

"上刺刀!"蒋近一声令下,所有士兵纷纷抽刀往枪口上安装,几个呼吸功夫森森寒光耀眼。

"弟兄们上去帮忙吧,咱们再躲京营弟兄后面,锦衣卫的名头也要丢了!"许显纯说完吩咐锦衣千总带着两百弟兄加入了战团!

一炷香后,太平教兵只有二十多人还活着,十余人喘着粗气以半跪的姿势勉强拄着刀支撑,三护法少林和尚出身,此刻虽然还站着,可是也已经到了极限浑身带血,他身上被戳了不下五处。

"许指挥使,一会活捉了那个疯子!妈的!得好好伺候伺候他!折在他手里的京营兄弟不下三十人了!"蒋近吐槽道!

许显纯也是一脸懵逼,暗叹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虎的人,锦衣卫在混战中放了三支冷箭,有两箭射中了这杀神,才让这人消停点!

"他们已经是强弩之末,这太平教,我感觉比高迎祥、李自成那些流贼还难以对付!"

就在众人以为尘埃落定时,前方却传来一阵轰鸣,

密集枪声响起,负责迂回包抄的京营士兵有十几名瞬间落马。众人急忙向许显纯、蒋近这边靠拢。

只见又是一支骑兵飞奔而来,人数众多,马蹄声引发的轰鸣震撼人心。

"三眼火铳?是辽东军?"蒋近知道三眼火铳是辽东军的标配,

不过马上回过神来,辽东军也是大明军队,怎么可能不分轻重贸然开枪!

他们京营的黑色旗帜黑甲可是标志明显,全国独一份不可能认错。

许显纯、蒋近都参与过浙江湖州的好卢元朔的围剿。

"不好,是漏网的枭羽骑兵!"许显纯喊道。

"撤撤撤!"蒋近说了三声撤急忙跟许显纯开始掉头狂奔。

对面黑压压的起码有几千人,自己这边刚经过恶战,弹药消耗巨大,人数没有优势,好汉不吃眼前亏,只能撤退。

"五爷,是否追击?"枭羽军首领问道。

"不必,你们是我最后的本钱,每一个人都很珍贵,不必因为追击官军而无谓的损失了!"王祈祷说道。

"兄弟你可来了,再不来我们就要上天堂了!"三护法笑呵呵说道。

近二十人都是劫后余生的喜悦。

王祈祷看着银箱上的密密麻麻的弹孔,不少黄金已经裸露在外。

"三护法辛苦了,我奉教主之命前来支援你,还好及时赶到了。"王祈祷笑着说道。

"王璇他们来了没有,教主真是英明神武,派了王先生以及王璇两波人来接应我!你带的医师没,快给受伤弟兄们止血。"三护法说道,

"带的,带的!"

王祈祷说完吩咐了手下的枭羽骑兵首领几句。

三个呼吸后,密集的枪声响起,三护法连同二十余名太平教最后的幸存人员被枭羽骑兵乱枪全部打死。

"将财物全部带走!检查有没有活口,全部格杀勿论!"

一炷香后,王祈祷带领枭羽骑兵带着满满的黄金撤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关于家父吕奉先: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董卓还没造反,吕布还没认干爹……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
关于穿唐记:太子的逆风翻盘:武德七年,穿越成为太子李承乾。想到历史上李承乾的一生,他想着如何逆风翻盘。先阻止李治的出生,保证长孙皇后的长寿,解决第一女皇武则天问题。下雨天揍弟弟,闲着也是闲着。三天找李泰茬,五天揍胖弟弟一顿。大力发展唐朝经济,开创科技先河,创立唐人标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看穿越后的太子李承乾如
90后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关于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永乐第十六年,朱高烁穿越而来,成为了朱棣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第四个儿子。此时五龙同朝,他本想低调一生,逍遥的当自己的王爷。可万没想到,他的脑海里出现了历史人物。始皇帝嬴政,霸王项羽,丞相诸葛亮,兵仙韩信.....而就在他以为自己日后可以学朱棣靖难的时候。朱棣却获得了模拟器,可以模拟所有人的人生。他模拟朱高炽,发现早逝!他模拟朱瞻基,发现汉王造反被烹!他模拟大明留学
天蓝色的衬衫
世子无双
世子无双
关于世子无双:穿越架空历史,成为在青楼猝死的废材纨绔。王公家独苗,爷爷更是位高权重,手握兵马的军神。本想勾栏听曲,花船找女,纸醉金迷,夜夜笙歌……但……番邦蛮夷想他死。世家门阀想他死。就连皇帝也做局想弄死他。卫渊很慌,但却不完全慌。以纨绔人设,一路横冲直撞,从京师到江南,从庙宇到朝堂,从边关到草原,留下赫赫威名。当所有人反应过来时,发现他追随者名将如云,手握百万雄师,拥兵自重。
宁峥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关于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三国志为蓝本杂记英雄记为辅杀伐果决爽文偏群像介意勿入)青州黄巾渠帅之子张玉衡。在张饶死后,觉醒两世记忆。知道黄巾缺粮,便请汉末第一粮食官出山。面对没有士族辅佐这个问题。张玉衡:吾本北海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
东汉末年分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