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第151章 定光欢喜佛的魅力

杨戬想到自己的妹妹杨婵就差点被这些欢喜禅宗的人作贱,他一时间更是眼中喷火,怒火燃烧。

见到杨戬进来,这面目还算俊俏的僧人迅速穿好了衣物。他身着一袭珠光宝气的大红僧袍,头戴佛冠,手持念珠,静静的待在那里,注视着杨戬。

这僧人,第一眼望上去,真是人模狗样儿,好一副得道高僧的模样。

只是其虚浮泛白的面容,略显淫荡的目光,还是透露出了他的底子。

“杨戬,你来了。”

定光欢喜佛目光平静,一脸镇定地说道。

对于欢喜定光佛来说,他从不认为自己做错了。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封神之战,他见势不妙,重新寻个好主子,这没什么错误。

截教反正都要覆灭了,他不如将其卖了,换了功名富贵,逍遥快活。

此一时,彼一时。

君不见同为随侍七仙,那虬首仙、灵牙仙、金光仙都沦为了坐骑,如奴隶一般,惨的很。

可他长耳定光仙,不仅活得好好的,还被灵山封为“欢喜佛祖”,可享富贵,可纵欢喜,快活无比,这有什么不好?

兔生在世,欢欢喜喜,纵情享乐,才是真理,这是他的道,这是他的路。

至于什么品德,什么道德,什么规矩?这些与他无关,他都不在乎。

“长儿定光仙!”

“你敢算计我杨家的人。”

杨戬面色铁青,看着长耳定光仙,咬牙切齿地说道:“当初封神之战时,我便应该一刀砍了伱!”

“杨戬,你可知?”

“这天地阴阳相互调和,才能演化万事万物。”

“天无阴阳,日月不明;地无阴阳,草木不生;人无阴阳,不分男女。”

“如那桃树上之果,向阳处有日色相烘者先熟,故红;背阴处无日者还生,故青:此阴阳之道理也。”

“这阴阳交媾之道,也是三千大道之一!”

“杨戬,我欲引你妹杨婵入我欢喜佛门,与她共修欢喜大道,有何错?”

“这欢喜大道,也是捷径,也是大道,也可得正果!”

“你妹杨婵若是修了我这欢喜大道,可与我门下一众弟子日夜交合。”

“纵然她修炼资质不佳,可若是得了我欢喜佛门之助,她的修为大可一日千里,进步飞快,即便是有朝一日得证大罗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

“得了此欢喜大道,你妹杨婵还何须那么辛苦地修炼玄门道法,操持华山香火?”

“不然,以她的修炼资质,莫说大罗道果,便是金仙道果,也是遥遥无期。”

“我欢喜佛门自可以引你妹入道。”

“说起来,若你妹修此欢喜大道,以你妹的欢喜资质,大有可为!”

“我与你妹还有调教和授业之恩,你如何这般态度?”

“可悲可叹啊!”

定光欢喜佛闻言,摇了摇头,看着杨戬杀气腾腾的模样,一副实在是很不理解的样子。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少女乐队Legend
少女乐队Legend
关于少女乐队Legend:5个怀揣音乐梦想的女孩,阴差阳错组成乐队……要说目的,当然是为了通过音乐给大家带来快乐,但目的即便如此朴素,也要成为世界第一乐队!不可能不可能,世界第一什么的,怎么可能实现嘛~
高璱
情陷囍帖街
情陷囍帖街
关于情陷囍帖街:x她是市井老街的一条小青龙,脾气硬、骨头硬、拳头更硬。他是对人生摆烂的富家少爷,无所谓、无欲望、诸事懒理。纪年想离开囍帖街。但好像,没那么容易。纪年:囍帖街拆不拆,找你谈吗?裴烁:年年,我是你的谁呢?同学、邻居、债主,还是你……过河拆桥的那个,桥?
珐琅彩
炮灰不按剧情走,主角全被虐成狗
炮灰不按剧情走,主角全被虐成狗
关于炮灰不按剧情走,主角全被虐成狗:娱乐圈+炮灰觉醒+外挂群+虐渣+甜宠+爽文简介:书中角色秦渺觉醒了个人意识。按照原文剧情,她是炮灰中的炮灰。书中男主是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却对她百般算计谋财害命。书中女主是她事业上的死对头,几番谋划令她身败名裂。两人狼狈为奸,致使她家破人亡结局凄惨。但凭什么?就凭他们是世界主角就可以肆无忌惮罔顾人命吗?一朝意识觉醒,她就要告诉所有人,主角不是那么好当的,炮灰也能
东兔西乌
深林山谷之姐妹趣多多
深林山谷之姐妹趣多多
关于深林山谷之姐妹趣多多:高考结束的林春意,带着刚中考完的妹妹林阑珊回老家玩。因为不想提前开学,林阑珊抱怨还不如穿越到深山老林去种田……一语成谶,姐妹两人穿越了!金手指不给吗?系统也不给吗?还要去深山种田?也太惨了吧!18岁的林春意和15岁的林阑珊,要怎么在深山老林里活下去?那当然是……获得老天爷给的双空间!然后,种菜!学武!养宠!打猎!挣钱!在深山的山谷里,过上优哉游哉的隐居生活啦……
一只纳兰
诡异游戏:我可以无限刷新奖励
诡异游戏:我可以无限刷新奖励
关于诡异游戏:我可以无限刷新奖励:三百年前,神秘之门洞开,无数诡异降临世界,人类每时每刻都会面对诡异的猎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名为玩家的群体出现了,他们依靠猎杀诡异而获得强大的力量,依靠这群人的存在,人类建立了一座又一座基地市来抵抗诡异的入侵。徐天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三百年后的世界,本来只想要当一只快乐的咸鱼混吃等死,没想到一场凶杀案令徐天获得了玩家资格,眼见混吃等死的目标无法达成,徐天只
瑾以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