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规定海盗不能当大明首辅

第173章 东虏求和

在多尔衮带领东虏精锐和大明开拓军打生打死的时候,野女真和韩国的联军在大明教导团的带领下成功偷家。

联军从鸭绿江畔誓师出征,一路攻破东虏控制区防守薄弱的城寨。

因为有野女真的一路宣传,加之大明开出的优厚条件,许多和东虏面和心不和的女真部落都加入了联军,共同反抗以爱新觉罗家族为首的军事强盗集团。

辽东百姓苦东虏久矣。

以前他们没得选,现在他们想跟着大明干。

多尔衮率军在西平堡和明军大战的时候,联军也包围了盛京东南大门威宁堡。

虽然威宁堡的东虏守军只是东虏的二线部队,但是威宁堡的防御工事完善,而且威宁堡的守将是东虏骁将叶臣。

叶臣是努尔哈赤时代的老将,冷静沉稳,在他的指挥下,威宁堡固若金汤。

面对坚城,没有攻城重炮的联军只能对威宁堡围而不攻。

虽然野女真和韩国的联军一路攻城掠地,看似势不可挡,其实联军只有野战能力还凑合,一旦遇上坚城就会束手无策。

野女真的军队都是未经整训的部落勇士,打仗全凭个人勇武,根本不懂什么叫配合。

野地浪战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凭借一腔血勇冲击敌阵,攻坚这种带点技术的活,他们还真干不了。

相比之下,韩军比野女真军就好很多,他们被大明教官团训练了大半年,基本上掌握了三段击等新式战术。

而且韩军的战斗意志很高,因为有小道消息称,若是他们在战争中表现优异,就有机会获得大明户口。

众所周知,在朝鲜人眼里,给大明当狗都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更何况获得大明的户口。

但是韩军也有致命缺点,他们老是喜欢背着教官团搞小动作,偷鸡摸狗,看不起野女真的友军。

基于现实考虑,教官团决定对威宁堡围而不攻,因为教官团很清楚,辽东战事的关键点不在威宁堡。

只要开拓军能击败多尔衮,威宁堡自然能不战而降。

果然,东虏摄政王多尔衮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到威宁堡,威宁堡的东虏守军立刻军心动摇。

威宁堡人心思动,城内不少墙头草开始接触联军,想配合联军攻城,获取些许功劳,保全一家老小。

见此情况,教官团立刻下令联军攻城。

同时锦衣卫辽东局潜藏在威宁堡的细作也开始发难,配合大军攻城。

外有强兵,内有奸细,兼之军心不稳,就算叶臣是百战老将也无力回天,只能弃城逃回盛京。

明军占领西平堡和威宁堡之后,东虏的京师盛京完全暴露在大明的兵锋之下。

多尔衮率领的大军全军覆没,多铎率领的大军渺无音讯,如今东虏的京师盛京只剩下一群老弱病残和孤儿寡母。

盛京危矣!

在锦衣卫辽东局的有力宣传下,东虏摄政王多尔衮被生俘、盛京西南大门和东南大门被攻破等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辽东传开。

顿时,东虏在辽东半岛南部的统治开始动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
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
关于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一场重生,刘景穿越到了大启帝国末期,面对鹰视狼顾,利用八国打的老佛爷四顾不及的时候猥琐发育,从民团发家,一路灭土匪,练新军,用真理拳头打服一个个列强,收回本金和利息,将国家和民族重新带回世界之巅
小土鸡
龙与帝王:化作真龙降临历史之中
龙与帝王:化作真龙降临历史之中
关于龙与帝王:化作真龙降临历史之中:朱元璋:天压龙首低,虽低不着地,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李世民:今大唐有谪仙临尘,徒兵一千可敌夷狄数万,蛮夷纵有千万万,有何惧哉!刘备:大汉有先生保佑,历经三番劫难而不衰,幸哉。刘彻:汉霄君可兴天下丰饶,扫尽四海九州,大汉独尊道家之术又何妨?嬴政:天尊赐予朕长生不老药,那这大秦就无需再有第二个神明。看这史书之中,有多少英雄豪杰化作冢中枯骨都心有不甘,渴求仙人下凡
逍遥九霄丶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关于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刚穿成扶苏的长子就听见自家老爹在找死怎么办?赢野表示,讲道理不如发疯!怼天怼地怼空气,我爷爷始皇帝我跟你丫的讲道理?淳于越:此子凶悍,可比桀纣!六国贵族:此子比那个暴君还要暴君!简直是千古第一暴君!而嬴政则是微微一笑:什么暴君,这明明是朕的好圣孙,我大秦的二世皇帝!
给钱就行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关于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冯瑞科穿越1853年;成为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的儿子;然而,他却是在被卖猪仔的船上;好在,冯瑞科有一艘外星飞船上……他准备在海外建国;人口怎么来?外星飞船有传送阵,从此开启了移民潮,先移一个亿,南美一个亿、北美一个亿、非洲一个亿;大洋洲?嗯,再来一个亿。……冯瑞科可不满足于此,他要让整个南美成为华人的天下!欧罗巴有意见?想挨揍?大洋洲、非洲、北美洲都是我的;只有中华
轻煮岁月丨慢煮茶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
关于抗日:功德系统,打造一个合成旅:一次意外,姜勤穿越到了二战时期抗日战场,利用先进的训练方法,和领先于时代的武器装备,打造出一支特色合成化部队。一寸山河一寸兵,十万青年十万军,用侵略者的鲜血祭奠牺牲在这场战争中的军民。
骑驴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