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从愚公移山开始

第六百六十四章 求同存异

杨蛟摇了摇头:“盘古盟也好,玄门也好,都是洪荒世界的势力。鸿钧祖师爷都能和后土娘娘合作,说明我们双方并不是不死不休的关系。既然不是不死不休,我们何不求同存异,在某种程度上,和对方达成合作呢?”

try{ggauto();} catch(ex){}

在地道成形的那一刻,玄门就不可能灭掉盘古盟了。双方只能做对手,不能做死敌。

想象一下,要是天道和地道水火不相容,洪荒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鸿钧老祖和后土娘娘早就领悟了这一点,他们不仅达成合作,还无限的容忍对方势力的发展。

就像方阳,他可是鸿钧老祖亲手收入地道的。

所以,即便站在截教教主的立场,杨蛟也没有对付无生教的想法。

“和无生教合作?”

无当圣母都被杨蛟的话吓了一跳。杨蛟的想法太危险了,有点欺师灭祖的感觉。

要知道,在紫霄宫中,杨蛟曾经放言,要出手对付方阳。

无当圣母哪里知道,杨蛟根本就是胡吹大气。别说杨蛟本来就是方阳,就算他从方阳的身上独立出来,想对付方阳,也是痴人说梦。

杨蛟的会的东西,方阳全部都会,方阳会的东西,杨蛟却不一定会。

杨蛟拿什么和方阳斗?

杨蛟微微一笑,反问:“为何不能合作呢?未来,和无生教开战是一回事,与无生教合作又是另外一回事。要知道,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

“红藕青荷白莲花,我们人阐截三教的关系,就如白莲花一样的干净。可是封神量劫一到,人阐两教照样成了我们的敌人。”

“反过来,方阳曾经告诉我等定海珠的秘密,帮助老师修成准圣。老师觉得,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通天教主自身性情刚毅、果断,他教导出的弟子也受到他的影响。截教大部分的弟子,都是死脑筋,不会变通。

杨蛟这么一说,赵公明和云霄仙子就想到了过去的事情。

他们发现杨蛟说得很对,他们和方阳之间没有任何过节,反而有一些交情。

这表明,即使方阳是盘古盟的人,也是能够和他们交流的。

“如果我们和无生教合作,玄门中其他的人会怎么想?”

云霄仙子迟疑片刻,质疑道。

杨蛟反问:“封神量劫时,阐教要灭我截教满门,玄门中的其他人又是怎样想的?”

有一句实话杨蛟没有说出来,截教在洪荒中没有人脉。

这个事实,也是他当上教主后明白的。

除了天庭、阐教、人教、佛门之外,其他大势力举行什么论道交流会,从来都不邀请截教,彷佛截教真的已经灭教了一样。

截教得罪的人太多了,截教再怎么做,都挽回不了那些人的心。

既然如此,截教为什么还要顾忌那些人的想法?

霄仙子没有话说了,赵公明、无当圣母也无言以对。

截教最衰落的时候,他们深深的体会了什么叫“人走茶凉”。要不是杨蛟崛起得快,截教的各种资源早就被玄门中的那些势力给瓜分了。

“我截教和想要灭了本教的人阐两教都能合作,更不用说无生教了。本座会亲自前往衡山洞天,和方阳道友商议合作之事。”

杨蛟拍板定案。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后我靠武力求生存
穿越后我靠武力求生存
关于穿越后我靠武力求生存:璃青青一睁眼竟发现自己魂穿成了农家养女,家里为了免交八百文丁口税,每天都想将她嫁出去。好嘛,此处不留我,自有留我处。那个,我会打猎,会治病……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不如,你娶我呗?哥们,江湖救急,你可别逃!你……你管杀敌当打猎?空间太弱,武力值来凑,不杀敌,我如何过我悠闲的田园生活?
桃花依旧爱乱想
一生一世娇宠她
一生一世娇宠她
关于一生一世娇宠她:这是在一个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三国鼎立,相恨相杀的时代里,有一个看起来娇弱实则却坚强的贵族女子,和那个敌国内心霸气的三皇子展开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故事。她本过着悠闲自在,逍遥出世的日子,奈何至亲叔父夺权成功,她也随之一跃,从平民成了皇族,从郡主到公主再到女皇的一生里,谁又将成为这位乱世佳人心头的朱砂痣呢?
玉卷荷
时光回文
时光回文
关于时光回文:一次意外的时光回溯,程婉清回到青葱岁月,决心抛弃平庸的生活轨迹,以全新的选择书写不负此生的璀璨篇章。
柠檬糖葫芦
重生在宝可梦,我的后台超硬
重生在宝可梦,我的后台超硬
关于重生在宝可梦,我的后台超硬:世界级的非酋神奇宝贝主播,为了刷出一只闪光神奇宝贝连肝七天七夜,意外重生到了神奇宝贝世界。上一世的非酋,换这一世的欧皇。梧桐:我宣布,我的神奇宝贝全只要闪光的!粉色肌肉猛男巨沼怪,银色杀手大针蜂,黑白双喷火龙……:啊对对对,我们都是闪光的!
热心的冰块
重生港岛,我能看到忠诚度
重生港岛,我能看到忠诚度
关于重生港岛,我能看到忠诚度:一本让重生后的叶皓轩在港综世界如鱼得水。他总是能够在各路猛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出现,并伸出援助之手。他的雪中送炭,加上拥有招贤光环的加持,让各路猛人心甘情愿成为他的手下,每一个忠诚度满满。阿布、吉米仔、骆天虹、小马哥、封于修、高进、龙五、邱刚敖、飞龙、天养生、关祖、高晋、王建军...手下赚钱大哥花。手下打江山大哥享受。若干年后,他的势力遍布港岛、脚盆鸡、棒子国、东南亚乃至
临海听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