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第124章 西北局势

朱雄英揉了揉脑袋,呵斥一声,一到朝会就是吵架,都吵的脑仁疼。

“远征帖木儿之事还需从长计议,此事休要再论!”

战争要打,但不能连年无休止的打仗,刚打完高丽,短时间内不能再发动战争了,国家的财政耗不起。

至于蓝玉所说的以战养战,那是一点都不现实,无论是西域还是撒马尔罕,都是人口稀少,资源匮乏之地,压根支撑不起庞大的军队,你就是抢都找不到人。

即使从嘉峪关运送粮草军械,也要千里之外,且道路崎岖,运输十分困难,即使要打,至少提前好几年准备。

目前朱雄英没有要继续打仗的想法,修内政,推新政,开海才是朝廷头等大事。

接着前来朝贡的是西域七国的使臣,说是七个国家其实有些抬举他们,其实都是从东察合台汗国中割裂出去的,比较强大的势力也就只有亦里八里和土尔番,其他小国不过是几城的割据,成不了什么气候。

这些小国多为蒙古人和维z掌控,进贡的东西也是一些铁石美玉之物,挺值钱的,但是没有太大用处。

朱雄英看到亦力拔里的使臣就想笑,直接明白告诉他,帖木儿有攻打你们的意思。

亦力拔里的使臣知道后吓得大惊失色,连忙跪地哀求,希望大明能出手相助,毕竟强大的帖木儿不是他们一个小国可以对抗的。

朱雄英也表态了,回去后让你们的大汗好好练兵,等到帖木儿真打过来的时候,尽量多坚持几日,毕竟关西七卫赶过去支援也要三五天。

这几个西域的小国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就说那个土尔番,对哈密地区觊觎已久,多次用兵。

永兴三年的时候,占领土尔番的黑的儿火者汗又发动了对哈密的“圣战”,驻守哈密的明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战争持续了一个月,明军给来犯的伊教军队以沉重打击,在最后的一次战斗中,黑的儿火者汗以及额什丁和卓家族的阿布纳赛尔丁和卓均被明军打死。

由此可见,这地方已经完全被y化,也是一个宗!教~政权。

哈密是绝对不能丢的,这地方是进攻西域的桥头堡,也是肃州的屏障,一旦少了这片缓冲带,嘉峪关就变成了第一线战场,西北游牧只要突破嘉峪关就能攻入汉地,汉地的边防压力大增。

而且关西七卫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相互攻伐也是常有的事,这些年肃王,庆王经略关西,效果并不大。

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让朱雄英就头疼不已,整个西北之地简直就是一锅乱炖,看来要提前把这一大片地方赶紧清扫整顿一下。

什么这个国,那个汗的,全部臣服在大明天朝脚下,不服的人就开始清理,一遍不行就两遍,直接犁,直到犁的没有胡腥味,建行省,派官员,开始去胡汉化。

彻底把西域收回来,重现汉唐天朝上国的威严。

“陛下,下一个,安南使臣觐见!”

王老头见皇帝站在大殿上,低着头,扶着额头,久久不言,他好心提醒了一声。

“宣吧!”

朱雄英打起精神,继续接见各国使臣!

片刻后,一个身穿与大明亲王蟒袍类似的安南使臣走了进来,和朱雄英差不多大的年纪。

“臣安南使臣胡元澄见过大明大皇帝陛下!”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三国之我是正经人
关于三国之我是正经人:五边形战士,无系统。不是,方天画戟怎么在我手?吕布呢?貂蝉姐姐呢?还好都在。报告,曹操来合作…报告,刘备把孙权的脑袋带来合作…不是,司马懿来干什么?张羽泡着茶品着…
卷心菜投篮手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
关于国公很厉害?看我杀出一个皇位来打脸:【单女主、系统、历史、争霸】开局老婆身份曝光,老婆二哥看不起我一个酒馆老板。是谁,给你的胆子?敢看不起,我这个拥有系统的穿越者。随着云泽的身份,一个又一个的暴露。众人惊呼:你怎么不早说,你说了,我哪敢挑衅你....
冷汤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关于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穿越+架空历史+争霸+皇帝+无敌+爱情+搞笑+九皇子)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为大新国最废物的皇子,开局被皇帝贬到蛮荒之地。七年后,皇帝一道旨意,迎娶天下最丑的公主。新婚之夜,他发现了天下第一丑女的真面目,竟是绝世美女。俏公主以为嫁给了天下最废物的皇子,她没想到,废物皇子竟然是绝世强龙。且看废物皇子,如何赢得美人归,从蛮荒之地崛起,一步步走向权力之巅。
月逐九天1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关于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江临穿越大明,获得了快递盲盒系统。系统每天都会给他送来一个未来的快递盲盒。有太阳能发电板?有土豆、玉米、地瓜的种子……
吃藕男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
关于四合院:吃亏是福,导致儿孙满堂:非同人年代文种田文老六另类的叙述风格,42年开局,51年入驻四合院,65年大戏开锣,一个全新的四合院故事,一场跨越世纪的春秋家国梦。——永不磨损?无法升级——鳏寡孤独搭台,四邻八舍唱戏。生、旦、净、末、丑,酸、甜、苦、辣、咸。小市民的人生五味,浓缩在一座座四合院的万家灯火中。
捉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