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云记

第264章 我与四护卫一起谈诗人

李亨沉默片刻后说:“这件事我等一会儿问一下李辅国,然后再做决定吧。”他说完走进了堂屋里。

到了第二天早晨,所有人吃过早饭后,李辅国走到堂屋门口和我们五护卫说:“今天殿下要去岐王宅探望病重的岐王,此事昨天中午的时候殿下写了申请书,我去送给皇上后,皇上当场批准了。皇上让高力士安排一辆马车,一百名步行的护卫护送殿下前去。你们准备一下,你们五人也要一起去。我先到西内苑通知那位马车夫,再到高力士那里领一百名护卫。”

娄晓盘说:“好的,我们知道了。”

李辅国转身向忠王府大门走去。他走后我对这次出行充满了期待。紫薇城属于洛阳城内的皇宫,位于洛阳城西北部,出了紫薇城皇城,南面和东面都是洛阳城区。我早就想游览一下大唐第二大政治中心的城区了,这里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名流荟萃,繁华程度不输长安。

洛阳城有王公贵族和社会名流的住宅。除了岐王有宅子在洛阳城,宁王李宪,薛王李业等王爷也有宅子在洛阳城。有的公主也有宅子在洛阳城中。有的朝廷重臣,洛阳城内的官员,富裕的商人,得到上层社会认可的音乐书画家,等等精英们也在洛阳城购置了房产。

我想到要陪李亨去岐王宅了,杜甫的一首诗浮现在了我脑海里。《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是杜甫生命中的最后一年——公元770年,在江南遇到唐朝乐师李龟年时所作。杜甫在此诗中讲了725到726年,他十四五岁时,在岐王宅和崔九堂经常见到李龟年,并观看了他的演出。公元770年时安史之乱才平息了有七年,八年安史之乱后满目疮痍的大唐,已经再无法重现昔日辉煌了。而那一年李亨和李隆基都早已不在了。在安史之乱中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杜甫,与因安史之乱的影响,失去唐玄宗与宫中权贵扶持的李龟年,在江南相遇,心中应该是有无限感慨的。

我情不自禁地背诵起了杜甫的另一首诗《壮游》:“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站在我北面的宋老实说:“文游唐你背诵的什么啊?”

站在我对面的陈晓九说:“老文,我就佩服你的文化,动不动就吟诗一首。”

站在我斜对面的王平凡说:“晓九你这话说得很对啊,那天文游唐给咱们殿下按摩了安神助眠的穴位后,殿下睡着了,他在给殿下搓澡之前,还吟诗一首了呢。”

陈晓九说:“是吗?文游唐你那次给殿下搓澡前吟的什么诗啊?”

我正背诵着杜甫在766年时写的《壮游》,被这几个小子打乱了,背诵不下去了。他们还问我那天给殿下搓澡前吟诵的什么诗,我才不告诉他们呢。我说:“我那天是说了几句吉祥话,我认为给殿下搓澡前,念几句吉祥话,能给殿下洗去晦气,带来好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
关于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穿越到大明,朱桂获得系统。从此,将种花家历史,从大明翻篇。工业革命,从蒸汽机开始。然后蒸汽纺纱机,高速铁路,大炮,钢铁洪流……蓝星历史,从这里改写,凡是铁轨所到之处,皆我大明国土,凡轮船所过之处,皆我大明海域!如有不臣者,皆杀无赦!听读这话,朱元璋都麻了。行,你行,皇位给你,你接着奏乐,接着舞!
何意啥思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
关于娘子别怕,夫君助你成神:大魏皇帝常年勤政,积劳成疾,将不久于世。女帝年幼,且朝廷局势愈发动荡,皇帝遂命魏武王返京辅政。软萌可爱的女帝向魏武王撒娇道:皇叔,帮帮朕可好?好吧。.....十年后,众朝臣进谏,让女帝繁衍后嗣,巩固大魏根基。美若天仙的女帝在魏武王耳旁轻语道:皇叔,帮帮朕可好????......
三月渭城
惜芳时
惜芳时
关于惜芳时:作为冷宫里的公主,楚心从小就知道想要得到什么,便要靠自己去算计,只是人这一生总有累的时候,尤其是在绝望过后寻到一处暖阳而又被毁灭之时。…楚心:你可以算计任何人,但千万不要也算计我。萧止:任何人都是我手里的棋子,但你是我的整颗心。…一场有意的错嫁让这些承诺落了空,楚心明白自己终究也成了一颗牺牲的棋子,那一刻所有的承诺誓言通通便不做数,她绝不原谅。数年后萧止盯着那宫殿处燃起的熊熊大火,双目
芋圆奶茶
我不叫谢石头
我不叫谢石头
关于我不叫谢石头:程序猿谢石意外穿越到魏晋时期,竟然偶遇了竹林七贤?!只对历史有一点的了解的他,该怎么应对自如?开始他荒诞的穿越之旅!
欧阳安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
关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贾珏穿越到红楼世界成为贾家庶子同辈。他借助系统,凭借现代知识与过人智慧,在异族扣关时活捉单于,回朝掌握兵权。贾府之中,他收服诸多原着女子。贾珏一路改革创新,以理性、机智、心狠手辣的手段向着目标进发,开疆拓土。他在这个红楼时期的世界里,凭借各种金手指,开启一段强爽之旅。
书山有路秦为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