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七年,四月齐王李元徽以天策上将行兵马大元帅,发关中之兵十二万,洛阳之兵八万,北伐晋阳。
关中之兵先行,先行赶到河东集结。
李元徽则率洛阳之兵顺着黄河而上,走水路赶至弘农郡陕县境内,走陆路过三门峡,再走水路至河东。
而弘农太守和陕县县令这两个紧要位置,都提前换成了洛阳霸府举荐的人选。
因为河东所需要的粮草数量巨大,关中的粮食可以从渭水直接进入黄河在汾水直接支援前线,但单单是关中的粮食支持二十万大军的消耗还有些吃力,缺口自然是需要洛阳方面填补。
所以李元徽直接把扬州刺史李百室召回了霸府,以其为司州刺史、兼任弘农太守,负责粮草转运。司州所辖的地区并不大,但却包括了洛阳、河内、弘农。
左卫大将军、谯国公柴荣,右卫大将军、褒国公段雄,左骁卫大将军代国公窦琮,右骁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左领军卫大将军、河间郡王李肃,右领军卫大将军、陈国公侯浚,秦州都督、征西大将军、河东郡王李沧,夏州刺史、雁门郡公薛万均等一众将领都在河东迎候李元徽。
四月末,李元徽至河东,以河东郡王李沧为前军总管率军六万步骑先行。
自率大军沿着汾水一路直上,五月初,围困晋阳。
北汉皇帝刘玄机悉发河北之兵,得十五万人前往救援。
李元徽以李沧所领六万步骑与李怀真率领的西河之军两万余人共八万人围城,自率大军与刘玄机对峙在上党。
唐军这次出兵二十万,但原本在并州就有将近六万大军,其中左金吾卫大将军徐懋功所领的十五个折冲府驻扎在平阳,在李元徽率大军北上之后,徐懋功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卫汾水沿线。
而双方的主力合起来三十多万人都集中在了上党的屯留、长子、壶关一带,围绕着漳水上游的浊漳水展开了对峙。
六月李元徽率领大军先后攻下上了上党的长子和屯留,汉军则守着浊漳水跟唐军对抗。
双方一直对峙到九月,唐军强渡漳水,汉军发起反扑,双方在西涧展开会战。
左武卫大将军朱德裕亲率万余精兵渡河,汉军半渡而击,唐军则前死后继,在付出千余人伤亡的代价之后,成功架设浮桥,在东岸列阵。
汉军的反扑更加猛烈了,朱德裕则亲冒矢石率领老军精锐死死的顶住了汉军的反扑。
这时候常雁衡率领骑兵奔袭了数百里终于赶到战场,猛攻汉军侧翼,让朱德裕所部的压力大减。
常雁衡一如既往的一马当先,先行杀入敌阵。
而紧随其后的却是李元徽的次子北海郡王李承道,年近十六却武勇过人,原本出击序列在后面,却仗着马快直接冲到了常雁衡的身后,跟尉迟敬德学的马槊功夫已经罕见敌手,身披重甲完全无视对方的箭矢攒射,跟着常雁衡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杀十数人,又从汉军阵中杀出。
常雁衡大笑道:“好小子,可还能厮杀?”
李承道豪迈道:“自然能。”
“哈哈哈哈,再随我入阵。”
说罢一马当先再度持枪冲阵,李承道也紧随其后,勇无可挡。
不断的有战报传到西岸中军处,在河边打着天子旌旗的李元徽并没有顶盔掼甲,而是穿着一身袍服,骑在马上听着回报。
在看到左右武卫的淮西精锐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连齐王的亲儿子都冲锋在前,加入厮杀之后,一众将领全都坐不住了,纷纷请战。
右卫大将军段雄拿到了出战的机会,亲率五个折冲府的关中步军精锐加入了战场。
战事极为焦灼,汉军坐镇西涧城的是辅国大将军东方狄,急忙命令猛将薛安都和傅弘之等率军迎击,不过唐军还是在西岸稳住了阵脚,面对数万人的汉军不落下风。
而在段雄和朱德裕站稳了脚跟之后,汉军连续数次反击都没能将唐军赶回西岸,唐军则陆续增兵,李元徽命张镇恶、侯浚各率本部所辖兵马万余人过河。
但刘玄机也从壶关赶往西涧战场,在了解到战场形势之后,当即采用韦孝矩所献之策,用小船装满引火之物,去烧唐军浮桥,张镇恶和侯浚所部只有数千人过河,浮桥就被烧毁了。
位于东岸的两万多唐军当即就要面对数倍汉军的围攻。这下李元徽还没急,一众将领急得不行,纷纷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