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商人感叹:“咱们这回是赶了躺了,这些农具运到南方正好是秋收,压根不愁卖啊。”
“是啊,如今大明的农具是供不应求,朝廷到处买铁,也只有这么大同能买到这么好的农具了。”
这也是商人们的吐槽,大明的军政军备耗费的铁太多了,基本上全部的铁都拿去铸造兵器跟盔甲箭头了,民间存铁量极低,老百姓使用的农具多数是一些残次品。
这其中也跟元朝的管制有关系。
元朝时期,南人百姓出现过一个村共用一把菜刀的事情,元朝对于刀械农具的管控,也是百姓们根本无法生存的一大原因!
不过在明朝并不禁止民间买卖农具,农具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道具,也是首要道具,以朱元璋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不给百姓农具那就是要老百姓双手刨土,一年又刨的出几粒粮食?
农具的价格在大同钢厂这边很低,远低于中原腹地的价格,运送到中原,这个价格很可能翻几番。
但是朱棡并没有制止他们抬价,初期合适的抬价才能促使商人们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同府采购农具,这边才有钱可挣。
周仁又道:“今日除了开办交易,还有两件事,第一是为了外包钢厂矿石运输的项目。”
“第二则是向诸位商户推荐咱们兴国商会最新制造的‘行路者号’驴车。”
这里用驴车,主要是因为商籍是贱籍,不能乘马车,只能乘坐驴车。
一听是驴车,各家商号的人也都开始动心了。
还是那句话,商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不妨碍他的钱是香的。
有了钱,想买什么东西都可以巧立名目去买。
天子不让我们坐马车,那我们就坐驴车不就行了?
一看到那新型驴车的减震装置,商人们彻底坐不住了。
“娘勒个乖乖,这马……这驴车是一点不颠啊!”
“好东西,老朽得买一台,老朽的腰背不好,这不弄个减震的,怕是没几年就颠散架了。”
“奇了,当真是奇了!”
坐在驴车上,商户们是左看看,右看看,这驴车跑起来轻快的很,走到有起伏的道路上也是轻微的颠簸,丝毫没有硬邦邦的板车那颠的人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的感觉。
没有减震的车那就是跟地面实打实的碰,根本没有半点缓和。
一般只能通过放垫子来缓和颠簸,但说实话,效果微乎其微。
可如今,这个问题解决了。
周仁笑着将商户们引下来,道:“这行路者号目前只有十几台,但是后面陆陆续续会源源不断的制造出来。为了酬谢诸位的惠顾,兴国商会特意推出活动。”
“前五十辆带编号的行路者号为车行终身贵宾,可享受三年退换,过三年以旧换新的高级贵宾服务!”